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3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60792501
  • 上传时间:2023-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4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1工作程序和内容1.1 风险评价准则根据作业场所或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程度、 接触水平和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有害因素对风 险的影响权重,结合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人数、 防护水平和健康效应,借助风险评估的经验公式量化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判定风险等级1.2 工作步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步骤为:a) 基础资料准备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并对其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或测量)或搜集有效的检测数据b)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 接触时间、检测结果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进行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c)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根据作业岗位工人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 权重系数、接害人数、防护措施及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确定职业病危 害风险级别d) 分级管控按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实施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和分级 管理1.3 风险点确定通过详实的职业卫生调查和工程分析, 明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空分布和岗位接触情况,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岗位工人接害的工作地点或设施, 非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接害的岗位工人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 部位、场所或区域总和(例:锅炉巡检工接触粉尘、噪声和高温)1.4 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1.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采用工程分析法、经验对照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参见附录B1.4.2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GBZ 2和GBZ 160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1.4.3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时空分布、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 进行分析1.5 风险评价1.5.1 风险评价方法a)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参照GBZ/T 229.1的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按式( 1)计算:G =Wm Wb Wl (1)式中:G ——分级指数;VM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 W取值见附录A.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W直接取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 B, B=>尘浓度实测值+接触限值。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附录 A.3,权重数W取值见附录A.4根据分级指数(G),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 1表1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 1相对无害1 16重度危害b) 接触化学物作业参照GBZ/T 229.2的规定,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指数按式( 2)计算:G =Wd Wb Wl (2)式中:G ——分级指数;W——化学物危害程度的权重数;w ——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其中,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W取值见附录A.4,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由其危害指数(THI)决定,THI按附录C十算,危害程度的权重数 W取值见附录A.6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W直接取化学物的耳R业接触比值 B, B=t学物浓度实测值+接触限值根据分级指数(G),将接触化学物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 2表2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G< 1相对无害1 24重度危害c) 接触高温作业根据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和 WBG^U量结果按照GBZ/T 229.3的规定将高温作业分为轻度危害 (I级)、中度危害(n级)、重度危害(出级)和极度危害(IV级)。

      d) 接触噪声作业接触稳态噪声和非稳态连续噪声作业依据 8小时等效声级(LEX,8h)或40小时等效声级 (Lex,w)测量结果、接触脉冲噪声彳^业依据声压级峰值( Lpeak)和工作日内的脉冲次数(n) 测量结果,按照GBZ/T 229.4的规定将噪声作业分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和极度 危害e) 接触电离辐射作业密封源和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根据作业工人接触的年有效剂量( E),参照GB18871规定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分为四个级别,见表 3年有效剂量(E)的测量参照GBZ128表3电离辐射作业分级年有效剂量(E)作业分级<1/10剂量限值轻度危害<3/10剂量限值中度危害< 1/2剂量限值重度危害《剂量限值极度危害1.5.1.2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f) 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按式(3)计算:nT == v Ci PM S (3)i 1式中:T ——风险值;n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序号, i-n对应的取值(1〜n);Ci ——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的权重数;M——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S ——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的权重数P ——各作业岗位劳动定员的权重数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的权重数 Ci取值见附录A.7。

      作业岗位劳动定员的权重数 P取值见附录A.8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的权重数 MX值见附录A.9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的权重数 S取值见附录A.10o根据风险值(T),将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 4个级别,见表4表4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风险值(T)风险分级T< 1低风险1 32重大风险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色标注1.5.3 重大风险的确定原则将以下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确定为重大风险:—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的风险值 (T)大于32的作业岗位;— —存在矽尘或石棉粉尘的作业岗位;— —存在“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质或者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岗位;— —存在放射性危害的作业岗位1.6 风险控制措施1.6.1 风险控制措施分类风险控制措施的类别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隔离、通风、净化回收、密闭、应急等 );— —个体防护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1.7 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风险评价准则根据作业场所或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程度、 接触水平和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有害因素对风 险的影响权重,结合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人数、 防护水平和健康效应,借助风险评估的经验公式量化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判定风险等级。

      1.8 工作步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步骤为:e) 基础资料准备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并对其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或测量)或搜集有效的检测数据f)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 接触时间、检测结果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进行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根据作业岗位工人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 权重系数、接害人数、防护措施及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确定职业病危 害风险级别h) 分级管控按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实施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和分级 管理1.9 风险点确定通过详实的职业卫生调查和工程分析, 明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空分布和岗位接触情况,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岗位工人接害的工作地点或设施, 非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接害的岗位工人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 部位、场所或区域总和(例:锅炉巡检工接触粉尘、噪声和高温)1.10.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采用工程分析法、 经验对照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参见附录B1.10.2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GBZ 2和GBZ 160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10.3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 时空分布、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进行分析1.11 风险评价1.11.1 风险评价方法1.11.1.1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a)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参照GBZ/T 229.1的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按式( 1)计算:G =Wm Wb Wl (4)式中:G ——分级指数;W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 W取值见附录A.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W直接取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 B, B=>尘浓度实测值+接触限值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附录 A.3,权重数W取值见附录A.4根据分级指数(G),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 1表5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 1相对无害1 16重度危害b) 接触化学物作业参照GBZ/T 229.2的规定,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指数按式( 2)计算:G =Wd Wb Wl (5)式中:G ——分级指数;W——化学物危害程度的权重数;w ——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其中,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W取值见附录A.4,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由其危害指数(THI)决定,THI按附录C十算,危害程度的权重数 W取值见附录A.6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W直接取化学物的耳R业接触比值 B, B=t学物浓度实测值+接触限值根据分级指数(G),将接触化学物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 2表6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GK 1相对无害1 24重度危害c) 接触高温作业根据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和 WBGTU量结果按照GBZ/T 229.3的规定将高温作业分为轻度危害 (I级)、中度危害(n级)、重度危害(出级)和极度危害(IV级)d) 接触噪声作业接触稳态噪声和非稳态连续噪声作业依据 8小时等效声级(LEX,8h)或40小时等效声级(Lex,w)测量结果、接触脉冲噪声彳^业依据声压级峰值( Lpeak)和工作日内的脉冲次数(n) 测量结果,按照GBZ/T 229.4的规定将噪声作业分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和极度 危害e) 接触电离辐射作业密封源和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根据作业工人接触的年有效剂量( E),参照GB18871规定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分为四个级别,见表 3。

      年有效剂量(E)的测量参照GBZ128表7电离辐射作业分级年有效剂量(E)作业分级<1/10剂量限值轻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