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作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76438080
  • 上传时间:2022-04-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9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作用                    摘要:目的:研讨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选66例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为两组,Ⅰ组按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救治,Ⅱ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救治,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急救情况结果:Ⅱ组相对Ⅰ组在分诊时间、总救治时间上均有显著缩短,在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上均有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问卷调查,Ⅱ组相对Ⅰ组在服务总满意度上有显著提升,达到93.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开展系统的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可行急救方法,能够优化急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值得推荐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急救作用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是指脑内动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狭窄加重甚至彻底闭阻,使组织无良好的血氧供应而引起的一组脑血管疾病,也是目前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据资料统计,目前所有脑卒中患者中,约60%~80%是由急性脑梗死引起[1]。

      因此,重视对急性脑梗死的及时救治与护理,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疾病预后均至关重要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尝试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开展急诊护理流程救治,经研究证实该方案较常规护理更可行现作如下表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统计观察,其中男患者37例,女患者29例,年龄段52~79岁,平均(64.2±8.6)岁;所有患者均经系统检查(包括头颅CT、MRI等)确诊,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依据吻合[2],知晓且同意参与本次实验对患者进行随机非盲实验分组,Ⅰ、Ⅱ组(33例/组)各项基线数据经统计对比(P>0.05),满足研究对照条件1.2方法Ⅰ组按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救治,患者通过家属或急救车送至院内,经基础病情评估后,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并给予生命体征监护、溶栓准备等处理Ⅱ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救治,具体包括:1.2.1优化接诊救治过程急诊人员在接诊≤3min及时对患者病情展开评估,在接诊3min后利用绿色通道将患者第一时间送往急诊室,同时联系相关科室(如影像科、神经内科等)医师,以共同完成对患者的急诊救治此后再协助患者家属前往办理挂号、住院等手续。

      1.2.2建立脑卒中急诊救治单元建立脑卒中急诊救治单元,及时备齐溶栓药物及相关药物剂量换算表,完善各项急诊措施,同时增设床位与溶栓物品,以便急诊预检台发出通知后,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溶栓急救1.2.3合理安排急救及转运工作①在救治时间方面入室后≤2min,及时为患者供氧,同时对其各项生命体征(如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进行严密监测;入室后2~5min完成对患者的血液采样,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②在责任方面注意做到分工明确、合理,其中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对个体的急诊救治,护士长负责协调急救的各个环节③在转运方面事先与CT室取得联系,以便患者在转运至CT室后能够第一时间接受头颅CT诊断,在证实病情后,护士长负责向主治医师递送报告结果,同时了解患者近段时间是否有接受抗凝治疗,有无出血史、外伤史等,确定患者存在溶栓治疗指征后,第一时间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溶栓计划责任护士若发现患者有过重的心理负担,还需向其提供情绪安抚及鼓励等[3]1.3评估项目观察统计两组下列几项项目指标:①分诊时间,②总救治时间,③后遗症发生率,④梗死再发率,⑤服务满意度其中服务满意度由我院自行设计的服务问卷表进行调查和记录,选项设有“服务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项。

      1.4统计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输入统计源软件(版本:SPSS17.0)处理,由X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x±s)]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方案对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Ⅱ组在分诊时间、总救治时间上分别为(0.68±0.19)min和(3.25±0.28)min,Ⅰ组相应数据为(2.03±0.52)min和(5.18±0.72)min;可见Ⅱ组相对Ⅰ组在分诊时间、总救治时间上均有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上,Ⅱ组分别有2例(6.1%)和4例(12.1%),相对Ⅰ组的8例(24.2%)和11例(33.3%)均有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方案对患者服务体验的影响经问卷调查,显示Ⅱ组患者中,服务满意20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2例,总服务满意度为93.9%;Ⅰ组患者中,服务满意12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8例,总服务满意度为75.8%可见Ⅱ组相对Ⅰ组在服务总满意度上有显著提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主要与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有关。

      脑梗死后形成的缺血半暗带在病理生理上有别于缺血坏死区,其并非完全缺血,通常仍有一定的血流供应,因此只要把握急救护理时机,仍能够做到逆转损伤,修复和保护患者的神经元细胞[4]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能够将流程进行量化管理,使转运、诊察及急救等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相对常规护理标准下进行的急救,该模式更能够发挥急救团队的作用,并且急救过程更系统、分工更到位[5]本研究中,我院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开展急诊护理流程,结果显示,Ⅱ组经此护理优化后,该组的急诊时间、总救治时间均显著缩短,患者出现后遗症及梗死再发的概率均大大下降,并且在服务问卷调查方面,Ⅱ组的服务总满意度高达93.9%,整体急诊救治效果相对Ⅰ组更为令人满意,这与上述研究看法也大体吻合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开展系统的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可行急救方法,能够优化急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值得推荐参考文献:[1]杨琼,王普清.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3):1834-1836.[2]闫红.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3):174-175.[3]翟微君.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1):248-249.[4]曹美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33-35.[5]吕晓.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237-23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