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5 古人谈读书》.pptx

23页
  • 卖家[上传人]:黎****
  • 文档编号:112184610
  • 上传时间:2019-11-0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16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25课 古人谈读书 课题导入 古人对于读书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 习呢? 生字广场 耻 皆恒岂 诵诲谓 窥 缺 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 认读园地 耻 矣 岂 yǐ qǐ chǐ 重点词语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谓之 诵读 岂能 恒心 窥天 皆无 缺一 相关链接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 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 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 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 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 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 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 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 著作之一,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四书”, 再加上《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 总称“四书五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课 文 讲 解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 教 知:同“智”,智慧 识:记住,这里读zhì 厌:满足 诲:教诲 课 文 讲 解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 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 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谈的是学习态度 还是学习方法? 课 文 讲 解 这句话是写学习态度的,不以向地 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 容谦虚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态度? 课 文 讲 解 人们要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 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 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 气 是知也的“知”,是智慧的意思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课 文 讲 解 这一则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默默地记 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 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句话反应了孔子的 教育思想 课 文 讲 解 朱熹(1130年9月15日— 1200年4月23日),字元 晦,又字仲晦,号晦庵, 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 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 (今江西省婺源),出生 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 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 理学家、思想家、哲学 家、教育家、诗人,闽学 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 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 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 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课 文 讲 解 谓:说 漫浪:随意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 、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 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 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 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 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既然 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课 文 讲 解 译文: 这一段告诉我们读书应该注意什么?最重 要的是什么? 课 文 讲 解 作者认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 到最重要的是心到,“心既到矣,眼 口岂不到乎?” 曾国藩(1811年11月 26日-1872年3月12 日),初名子城,字 伯涵,号涤生,宗圣 曾子七十世孙中国 近代政治家、战略家 、理学家、文学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并称“晚清 中兴四大名臣” 课 文 讲 解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 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 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 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 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课 文 讲 解 士人:读书人 恒:恒心 下流:下等,劣等 译文: 课 文 讲 解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 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 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 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 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 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 这三件缺一不可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 文 讲 解 为人做事一定要有志向,有奋斗的理想 ;另外还要有学识,这样才能有洞察是 非的能力以及做事不懈的坚持如果一 个人有奋斗的志向,就不会自甘堕落与 碌碌无为的人一起虚度一生,如果你有 知识就会发现学海无涯,不敢因为学到 一点知识而自满自足了,反而会激起你 求知的欲望,不断进步 拓展延伸 课 文 讲 解 1.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加点字在文中的 意思和现在的常用字义有什么不同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 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 · 本文通过介绍《论语》中古圣人读书 方法及态度、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曾 国藩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及 态度 总 结 总 结 《论语》:勤学好问 古人谈读书 朱熹:心到、口到、眼到 曾国藩:有志、有识、有恒 收束全篇 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 别忘了经常复习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