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应对极端天气.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88438139
  • 上传时间:2022-05-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9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应对极端天气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变化,是近年来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 现的重要原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 报告显示,工业化时代开启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0.3米, 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其进程取决于地球变暖的程度随着人们认 识的深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为此,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作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庄重承诺, 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 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当前,“双碳”目标已成为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学者们关注 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减缓主要是指 减少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程 度适应是指主动或被动地采取行动和措施,以减少气候变化造 成的影响对气候变化而言,社会经济系统的适应能力由很多因 素决定,其中包括财政资源、经济开展水平、科学信息、管理水 平、内部调节机制以及灾害应对系统等为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增强社会经济系统的适应能 力,降低其带来的各种损失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都是 长寿命气体,以占温室气体77%的二氧化碳为例,其平均寿命可 达几百年。

      来自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来源这些留存在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大约有50%在30年里被清除,30%在几百年里被清除, 剩余的20%通常将在大气中留存数千年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减排二氧化碳,至少要几十年以后才会 起作用,同时气候系统是对地球上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和生物 圈等组成局部的综合称谓,这些圈层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作 用,例如海洋可以有效吸收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缓解气候 变化的速度,但是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持续增多,海洋酸化 pH值降低,导致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逐渐变弱已经发生的 气候变化在短期内是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不仅反映了某个单一气象要素如温度或降水的变 化,而且反映了整个气候系统的变化,包括大气环流改变、海平 面变化、冰雪融化和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等全球气候 变化的影响显著、风险巨大,主要包括沿海洪涝和风暴潮、内陆 洪水、干旱导致的粮食平安、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损坏、海洋 和陆地生态系统及服务丧失、极端高温引发的健康问题等据统 计,1970年一2019年,全球共发生1. 1万多起由天气、气候和 水导致的灾害,造成200万人死亡和3. 6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是受气候变化 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以气象灾害为例,2020年全国暴雨洪涝 受灾面积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36%,干旱占26%,台风占19%, 风雹占14%,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占5%0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 面积1996万公顷,死亡失踪552人,直接经济损失3681亿元 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 涝灾害明显,极端的天气事件偏多,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极端气 候的应急处置能力,强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力度适应气候变化已经变得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国把主动适应 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 防范气候风险、助推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适应能力 和水平在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灾害增加的背景下,我们亟须提升 的是包括防灾减灾能力在内的适应能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开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 防灾能力,常态化加强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健全统 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应 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社会共治等,才能将气候风险降到最低 许光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主任)(2021 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