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夏代存在的日食证据.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3638951
  • 上传时间:2018-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夏代存在的日食证据姜 介 强在朱永棠教授著的《正确的商王朝年代的公元纪年》文中有:“2、考核《竹书纪年》所载殷纣 48 年 ‘二日并出’ 的天文记载的成果在《竹书纪年》中,有殷纣王 48 年‘二日並出’的 记载书中的殷纣王53 年是武王克商之年根据作者核实的武王克商年是公元前 1050 年,殷纣王48 年应是公元前 1055 年在张培瑜教授的《三千五百年历术天象》书的‘中国十三大历史名城可见日食表,前 1500 年─公元 2050 年’ 节内, (此书的第 972 页)列有一个儒历, 公元前 1055.8.31 日,儒日数 1336327,庚申 57,在国内可见到的日食日食的时间在洛阳是 11.35 AM 在安阳是 11.38 AM食分(Magnitude of Eclipse)在洛阳是 0.75; 在安阳是 0.80 ”(象牙塔网文章 10 页)“5、考核《竹书纪年》所载夏桀 29 年 ‘三日并出’ 的天文记载的成果《竹书纪年》夏桀 29 年条下有‘三日并出’ 的记载 《竹书纪年》的夏桀29 年是庚申 57,公元前 1561 年这一年也是商汤 15 年 ‘三日并出’ 和 ‘二日並出’均是一种日食现像。

      根据爱思裴乃克博士的《5000 年全球日食途径地图》, 公元前 1561 年没有在中国能见到的日食最近这一年而在中国能见到的日全食是在公元前 1551 年的儒历 4 月 29 日下页的表 4 是爱思裴乃克博士的公元前 1560 – 1541 年的全球日食途径地图 《竹书纪年》的夏桀,商汤时代‘三日并出’记载是正确的只不过留传下来的年份是误了十年 ‘三日并出’应为商汤 25 年,庚午 07,公元前 1551年不是夏桀 29 年,商汤 15 年,庚申 57,公元前 1561 年 ”(13 页)上面是朱永棠教授的研究成果只是他不知道今本《竹书纪年》中的记录,夏代因改变过干支纪年,因而凭空多了 24 年,又不知道商代的记录少了 60 年,这一点我在《夏商周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后的新发现》中已证明了的,所以对夏桀 29 年的“三日并出”日食年代判断错了夏桀 29 年为公元前 1621 年,2这次日食为公元前 1621 年 7 月 20 日发生的日全食,在刘次沅,马莉萍先生著的《中国历史日食典》中的记录为:|1621 7 20/44|t| 6:20 0.04| 6:27 0.10| 6:17 -.13| 5:29 *0.18| 5:24 0.24| 5:15 0.03|1621 7 20 t 1.02 80 110符合朱永棠教授的研究结果。

      若今本《竹书纪年》中的“二日并出” “三日并出”为记录的日食现象,那么夏代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也可能记录的是日食现象帝廑八年为公元前 1711 年,查刘次沅,马莉萍先生著的《中国历史日食典》中的记录有:|1711 5 27/57|t| | | |19:26 *0.41|19:08 *0.26|18:42 *-.32|1711 5 27 t 1.01 52 4证明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也真记录的是日食现象因为夏代用过两套干支纪年,按老干支纪年公元前 1711 年为丙寅年,5月 27 日为甲辰日正因为这次日食事件的发生,帝廑吓坏了,到日食发生后的第 6 日庚戌日,帝廑和当时的大臣们商量决定,将当年的丙寅年改为庚寅年,将当天庚戌日改为丙寅日(可能古人认为寅年寅日吉祥可以去邪) ,颁行天下从此后再未改过干支纪年纪日所以现在推算那天的干支才为庚申日同样帝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为:|2043 10 3/03|t| 9:37 0.76| 9:48 0.53| 9:52 0.75| 8:02 0.82| 8:09 0.62| 8:08 0.86|2043 10 3 t 1.04 13 -139当年的庚戌日,现在推算的干支日却为丙寅日,是同样一个原因。

      现在再简单的论述一下今本《竹书纪年》的记录中,夏代凭空多了 24 年、商代少了 60 年的论据一、 “殷商成汤,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 ”据今本《竹书纪年》的直接年代为公元前 1558 年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为公元前 1302 年,而殷墟第一期测年为公元前 1260 年——公元前 1235 年3工程依测年初步推断夏商分界当在公元前 1610 年——公元前 1580 年之间比照盘庚迁殷,汤十八年癸亥的真实年代应该在公元前 1610 年以前,为公元前 1618 年也就证明商代记录(太甲在位年数被人抹去了一干支)少了60 年二、1、禹伐三苗的“最佳年代选择是公元前 2104 年” (见江林昌先生著的《夏商周文明新探》140、198 页,这是江林昌先生在断代工程中的研究成果,断代工程报告简本中没有) ,今本《竹书纪年》帝舜“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证明帝舜三十五年为公元前 2104 年那么帝尧元年丙子为公元前 2241 年2、今本《竹书纪年》帝廑“元年己未” , 那么帝廑八年为丙寅年帝廑八年丙寅年,依今本《竹书纪年》的记录,从汤十八年癸亥为公元前1618 年算过来为公元前 1735 年,从帝尧元年丙子公元前 2241 年算过来为公元前 1711 年。

      即证明夏代改变过干支纪年,夏代的记录凭空多了 24 年而帝廑八年实为公元前 1711 年三、今本《竹书纪年》帝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尚书》仲康日食再研究’专题组……得出符合季秋的大食分日食有 11 次,其中发生在公元前 2043 年 10 月 3 日、公元前 2019 年 12 月 6 日两次日食,最有可能是仲康时发生的日食” 只有公元前 2043 年 10 月 3 日是在仲康在位期间,证明仲康日食发生在公元前 2043 年,证明 10 月 3 日为庚戌日公元前 2043 年 10 月 3 日庚戌,对照现代历表为 1946 年 10 月 3 日,那么公元前 1711 年老日干支对应 1958 年,查 1958 年年历表,5 月 27 日干支为甲辰,6 月 2 日干支为庚戌也正因为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时改变过干支记年记日,才使现在推算的日干支对不上即证明公元前 1711 年 6 月 2 日以前,中国历史上记录年代用的是老干支系统,公元前 1711 年 6 月 2 日以后,中国历史上记录年代用的是现在用的这套干支系统也就是说公元前 1711 年 6 月 2 日这一天,在作改变之前为丙寅年庚戌日,在作改变之后为庚寅年丙寅日。

      4“十日并出”现象的解释:“十日并出”既然是史官所记实录,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真正看到了这个现象而刘次沅,马莉萍先生著的《中国历史日食典》中的推算为:一种算法是中国地区看不到,一种算法是中国地区可看到带食日落总之是那天有日食,只是现在推算的有点偏西由“十日并出”这个记录来看,中原地区(帝廑“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西河在安阳市东南)应该看得到这次日全食的全过程看到的现象是:当时西边地平线上方因水汽适当凝结了细小冰晶,太阳周围显现了四个亮光斑,古人认为是五个太阳,接着日全食发生了,太阳消失了,日全食结束后,五个太阳又出现了,这样就被古人认为是“十日并出”了帝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为公元前 2043 年 10 月 3 日日食;帝廑“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为公元前 1711 年 5 月 27 日日食;帝癸“二十九年,商师取顾三日并出 ”为公元前 1621 年 7 月 20 日日食加上帝舜三十五年“禹伐三苗”时“日夜出”为公元前 2104 年 1 月 24 日日食和商纣四十八年“二日并出”为公元前 1055 年 8 月 31 日日食这几个日食现象记录证明夏代是历史真实存在的,证明今本《竹书纪年》真为我国各朝各代史官所作实录,也为《夏商周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后的新发现》中依今本《竹书纪年》的记录稍作增减得到的年表增加了几个新证据。

      尤其是夏代的证据是很难找到的古埃及的年代凭一个天狼星在东方升起的天象就可被世界认可,今本《竹书纪年》共有五个日食记录的年代证据共同证明依今本《竹书纪年》的记录稍作增减得到的年表正确,还不被国内人士认可,不会令世人觉得可笑吗再多说几句我在 08 年写“而在帝廑时有:‘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其年陟 ’由于当时用干支纪年法并不长久,而纪年历法又由帝王发布(如‘禹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颁夏时于邦国 ’)而现在又出现了从未出现过的怪异事件,当5时只有可能帝廑以为上天以此天象示警,将会降大灾害于天下,怎么消解?帝廑与大臣们商量后决定,将当年的丙寅年改为庚寅年,将当天的庚戌日改为丙寅日,颁行天下 ”这段文字时就想, “十日并出”这个事件应该发生在庚戌日前几天,只是一年有六个庚戌日,不知是那天到现在终于知道了是儒略历公元前 1711 年 6 月 2 日,夏历四月初七那个庚戌日 “十日并出”这个事件发生在庚戌日前六天在 09 年写“ 公簋铭中的‘唯王廿又八祀’应该用的是康王的年龄,公簋铭文证明,在康王二十八岁那年,康王在位四年时, ‘王命昜伯侯于晋’ ,唐建宫室、筑城几年后,于康王九年才‘唐迁于晋’ 。

      ”这段文字时就想,不知是否有四年的记录果真 2011 年 10 月 25 日前后,在东莞图书馆看到《中国历史文物》2010 年第 5 期尹松鹏先生著的《 公簋铭文“唯王廿又八祀”与西周年表》中的西周年表内有“《竹书纪年》 ‘四年,王命唐伯作侯’ ”在 62 页但不知尹松鹏先生是从那里看到《竹书纪年》 “四年,王命唐伯作侯”的,只因为这个记录既不在今本《竹书纪年》 ,又不在古本《竹书纪年》 在 09 年写“至于成王的年龄:由文王的‘王’是后来追尊(见《礼记·大传》 ) ,武王在伐纣后登上王位之前只尊称太子发,西周初期王接位严格遵循嫡长子制来说,成王应该出生在武王伐纣登上王位以后(这样才能排除武王那些年长的儿子们的继承权) 再由武王在王位六年陟,周公摄政七年,成王亲政时应该十四岁来看,成王生于公元前 1050 年,武王时年八十九岁所以周王室的遗传基因不好,再加上隔代与姜姓联姻,显得更差 ”时,没有直接证据到 2012 年 11 月在广州、深圳找到了直接证据:一、鬻熊在周文王末期武王成王在位时期为周王师,鬻熊应该知道成王的年龄,在鬻熊著的《鬻子》一书中有:“周成王年六岁即位享国,亲以其身,见於鬻子之家而问焉。

      ……” (见中华书局 2010 年 8 月出版的《鬻子校理》第34 页)证明上面关于成王年龄的判断不错二、蔡邕在《琴操》中论《金縢》时说到:“周《金縢》者,周公作《金縢》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宋】李昉等:《太平御览》 ,卷八四《皇王部九·成王》 ,北京,中华6书局,1960 年影印,第 399 页)成王元年时正好七岁说明只要判断正确合符历史真实,迟早会找到证据的中国历代(五帝-西周)纪元表五帝(约前 2500—前 2089)黄帝 (100)   2500   挚 (9)   2250颛顼 (78)   2397   尧 (100) 丙子 2241帝喾 (63)   2316   舜 (50) 已未 2138夏(前 2089—前 1619)禹 (8) 壬子 2085   泄 (25) 辛未 1826启 (16) 癸亥 2074   不降 (59) 己亥 1798太康 (4) 癸未 2054   扃 (18) 戊戌 1739仲康 (7) 已丑 2048   廑﹡ (8) 己未 1718相 (28) 戊戌 2039   孔甲 (9) 乙巳 1696少康 (21) 丙午 1971   皋(昊) (3) 庚辰 1661杼 (17) 已巳 19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