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2)教案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doc
3页7.2 物质溶解的量第_____教案_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课题7.2 物质溶解的量(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重点理解溶解度的概念难点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2.正确理解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课型新授课教法实验、对比、归纳、练习、联系实际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引入新课)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就明白: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活动探究1)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学生活动、互相交流讨论结果)(总结)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等量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克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补充)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我们规定比较溶质的质量大小,单位用克引导)结合上述总结及教师的补充,总结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四个要素引导)请大家试着描述溶解度的概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板书)一、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完成)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①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②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过渡)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的资料投影)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溶解度/g一般称为<0.01难溶0.01~1微溶1~10可溶>10易溶[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很快记住这些关系吗?4人一小组,组内竞争,争当冠军本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固体、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并且通过活动与探究总结出了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外在因素,我们还可以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作业)同步训练相应习题板书设计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2.溶解度曲线:(1)含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作用:可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3)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气体的溶解度:集体意见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