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GSM-R系统详细实例.ppt

21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7214230
  • 上传时间:2018-10-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48MB
  • / 2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GSM-R数字移动系统详细实例,,内 容 提 要,一、项目背景 (一)在建GSM-R系统工程概况 (二)国内外GSM-R技术规范概况 二、重要内容的解释与说明 (一)业务与功能 (二)系统结构 (三)核心网规划、建设原则 (四)编号计划与频率配置 (五)服务质量要求 (六)支撑系统 (七)主要设备进网要求 三、问题与讨论,,内 容 提 要,一、项目背景 (一)在建GSM-R系统工程概况 (二)国内外GSM-R技术规范概况 二、重要内容的解释与说明 (一)业务与功能 (二)系统结构 (三)核心网规划、建设原则 (四)编号计划与频率配置 (五)服务质量要求 (六)支撑系统 (七)主要设备进网要求 三、问题与讨论,,工程建设与应用情况,,已建工程:2003年,中国开始设计建设GSM-R网络,总计约2300km长目前,3条线独立运用,尚未组网大秦线 680公里,胶济线 473公里,青藏线 1142公里,青藏线,工程概况 应用业务 工程进展,青藏线-工程概况,概况:高原铁路,全线1142公里,高于4000米的地段960公里,最高海拔5072米,冻土区约600公里,11座隧道 无线覆盖同站址双网覆盖方式。

      设备组成(北电): 2套核心网设备 1套HLR/SGSN/IN/MSC网管设备 4套BSC 388套(194处)BTS 基站间距:平均6公里,最大8公里青藏线-应用业务,话音通信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 其他话音通信(工务、电务、供电、水电、机务、公安等) 列车控制数据传输(ITCS):CSD方式 数据传输:GPRS方式 调度命令传输 车次号传输 光纤直放站网管信息 冻土监测信息CTDS数据传输,风速测量 机车工况信息 晃车信息 应急通信图像数据传输 预售票(规划中),,,,,,,,拉萨,MSC,西宁,,,,BSC,,,,,,,,,,,BSC,青藏线GSM-R同址双基站双网覆盖,,,BSC,,BSC,,,,,,,,,,青藏线-工程进度,2003年11月-2004年07月,完成试验线的施工和调试工作 2005年02月-2006年06月,全线GSM-R的施工建设、系统调试、网络优化 2006年07月,正式运营工程概况 应用业务 工程进展,大秦线,大秦线-工程概况,概况:货运重载专线,开行重载2万吨组合列车全线680公里,隧道、路堑、弯道较多,共有桥梁385座,隧道52座 无线覆盖采用同站址双网覆盖方式 设备组成(华为): 1套核心网设备(MSC/HLR/SGSN/GGSN/AuC),5000用户 2套BSC 206套BTS(103处) 站间距:平均7公里,最大10公里。

      大秦线-应用业务,列车无线调度通信 机车同步操控信息传送 数据传输采用CSD方式 列车调度指挥信息传送 包括: 调度命令信息传送 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 列车尾部风压报警信息传送(试验) 数据传输采用GPRS方式,大秦线-工程进度,2004年9月动工 2005年3月核心网及单层BSS系统建设基本完成 2005年4-12月进行各类测试和单层网络优化工作 基本功能测试 网络场强覆盖测试 网络QoS测试 2006年2-12月进行双层BSS系统建设,2006年底前全部完成工程概况 应用业务 工程进展,胶济线,胶济线-工程概况,概况:繁忙干线,线路设计时速200km/h全长473公里平原地区,穿越城镇多 无线覆盖采用单层网覆盖方式 设备组成(西门子): 1套核心网设备(MSC/HLR/GPRS/IN/网管设备) MSC近期开通5000用户,软件具备近期开通25000用户条件 SGSN、GGSN 近期开通2500用户 1套BSC 77套BTS(44套车站基站、33套区间基站) 站间距:平均5公里,最大7公里胶济线-应用业务,语音通信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 货运调度通信 牵引供电调度通信 列车调度指挥信息传送: 包括: 调度命令信息传送(进路预告信息) 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 列车尾部风压信息传送(试验) 数据传输采用GPRS方式,胶济线-工程进度,2005年3月,开工 2006年1月,示范段动态测试 2006年4月,系统建设基本完成 2006年5-9月,系统测试和优化 2006年10月,系统验收,,,,,,,,,,已经开工的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项目 共计:5560公里,,基本结论(1),我国从2003年结合既有线、新建线开始建设GSM-R系统工程,已投入正式应用;从2006年开始,计划结合客运专线建设GSM-R网络。

      上述线路的规划、建设需要GSM-R技术规范提供指导和支撑内 容 提 要,一、概述 (一)在建GSM-R系统工程概况 (二)国内外GSM-R技术规范概况 二、重要内容的解释与说明 (一)业务与功能 (二)系统结构 (三)核心网规划、建设原则 (四)编号计划与频率配置 (五)服务质量要求 (六)支撑系统 (七)主要设备进网要求 三、问题与讨论,,,1、GSM-R 标准体系组成 2、欧洲GSM-R技术规范现状 3、建立适合我国GSM-R技术规范体系的必要性 4、我国GSM-R系列技术规范组成与进展情况 5、关于技术体制和智能网技术条件在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GSM-R技术规范体系,GSM-R是在公网GSM基础之上,通过增加铁路调度通信功能和高速环境组成要素,而建立起来的技术体制因此,GSM-R技术规范包括现有的GSM相关标准以及为满足铁路需求而制定的应用标准,是GSM-R领域内所有技术标准、规范的集合 相关标准组织:3GPP、ETSI、UIC等2、国外GSM-R发展现状(1),国际铁路联盟(UIC)为满足欧洲21世纪铁路一体化进程推荐了欧洲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GSM-R(GSM Railway),目前已在全球15个国家开始广泛实施,具体包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斯洛伐克、荷兰、瑞典、瑞士、西班牙、捷克、芬兰、挪威、比利时、中国、印度。

      其中,瑞典、德国、意大利、瑞士、挪威、西班牙、荷兰、中国等8个国家开通了商用GSM-R网络 从国外的应用来看,GSM-R用于调度通信技术成熟,并实现了高速铁路列车ETCS 2级列控信息的传送2、国外GSM-R发展现状(2),1999年2个国家 2002年7个国家 2005年15个国家德国、瑞典、意大利、英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芬兰、法国、挪威、斯洛伐克、瑞士、捷克、印度、中国 2008年将达到34个国家,欧洲选择GSM-R原因: 1、各国铁路互通性的需要 2、系统性能提升的需要 3、新业务的需要 4、取代目前互不兼容的模拟系统设备,节约总体成本2、欧洲GSM-R组织机构(1),欧洲GSM-R官方机构,,注:EIRENE (European Integrated railway Radio Enhanced Network )欧洲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2、UIC技术规范现状,UIC(EIRENE) GSM-R技术规范 2本规范:系统需求规范(SRS)和系统功能规范(FRS) 规定了15个方面的内容:综述、网络需求(业务)、网络配置(覆盖、网络选择、对呼叫建立时间的需求、广播呼叫和组呼区域)、移动设备核心规范、机车台、通用电台、运营电台、调度台/值班员设备规范、编号方案、用户管理、功能编号和与位置有关的寻址、文本消息、铁路紧急呼叫、调车作业模式、直通模式。

      通用性条款,不符合我国使用习惯,不满足我国实际需求,FRS – V7.0,SRS - V15.0,,,UIC技术规范现状,UIC(MORANE)GSM-R 技术规范 MORANE F 10 T 6002 3,17/05/2000FFFS for Confirmation of High Priority Calls MORANE F 12 T 6002 3,31/07/2000FIS for Confirmation of High Priority Calls MORANE E 10 T 6001 3,11/08/2000FFFS for Functional Addressing MORANE I 13/2 T 70012,11/08/2000FFFIS for Shunting Mode MORANE P 38 T 9001 3,01/02/2003FFFIS for GSM-R SIM cards MORANE F 10 T 6003 3,31/07/2000FFFS for Presentation of Functional Numbers to Called and Calling Parties,基本结论(2),GSM-R在欧洲已经广泛实施,并成功商用。

      欧洲承载主要业务是调度语音通信和列控信息传送 UIC关于GSM-R技术规范包括SRS和FRS,不定期进行升级,内容上为通用性条款,不符合我国使用习惯,不能满足我国GSM-R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制定适合我国实际应用的GSM-R系列技术规范3、国内GSM-R发展现状,我国GSM-R技术应用概况 2000年底,铁道部确定GSM-R为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方向 2001年,铁道部正式向信产部提出GSM-R使用频率的申请,2003年9月,信产部正式批复铁道部GSM-R使用900MHz频段4MHz带宽 2002年开始,铁道部组织设计、科研、大专院校以及供货厂商等单位,制定了相关技术规范 2003年起,铁道部结合重点工程,在大秦、青藏和胶济线等建设GSM-R工程,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 2006年,成立中国铁路GSM-R规范编制组和GSM-R对外工作组,负责制定系列规范和对口UIC协调工作为什么要建立适合我国的GSM-R技术规范体系?,GSM在公网取得了巨大成功,GSM-R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都是因为建立了包括设备、业务、工程、测试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这些标准在网络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科研生产、引进工程、设备制造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为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我国GSM-R发展与欧洲各国铁路的主要区别 网络规模大,需要先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与欧洲运输作业模式不同,业务需求复杂、应用范围广、需要二次开发 需要解决3个厂家设备互联互通的问题我国GSM-R技术规范体系必要性,我国铁路需求范围广、应用复杂,为确保为GSM-R在我国健康、顺利发展,必须首先建立GSM-R相关技术标准并不断健全完善,并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 为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保证网络完整、统一和安全可靠,提高服务水平、合理地利用频谱、码号等资源 为多厂家平等接入提供可循的技术依据,为网络设备质量认证和监督的根据 通过参与标准研究工作,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才的业务素质,为我国GSM-R网络的建设、运维和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我国GSM-R技术规范体系概况,我国GSM-R技术规范体系的组成和层次关系 7类,40项:综合类、系统类、应用业务类、工程类、设备、设备测试类、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类,总体上与UIC 规范相对应 4个层次,随着网络和业务的发展,还可能继续完善升级并制定后续的相关规范 我国现阶段的GSM-R技术规范体系组成和进展情况 随着网络、业务与技术发展,将来还有可能继续升级、完善。

      我国GSM-R技术规范体系组成和层次关系,,,关于技术体制,技术体制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GSM-R技术规范体系的首要标准 规范GSM-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技术框架要求,保证GSM-R技术健康、顺利发展,为全网规划与建设、工程设计、设备研发、业务提供与运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保证网络统一、完整、安全、可靠、高效、畅通 针对GSM-R网的网路结构、网路组织、功能特性、编号计划、互联互通、服务质量、信令协议、接口要求、网络管理、设备系列及基本进网技术要求等有关组网、成网、互联互通等方面做原则性的规定关于智能网技术条件,智能网技术条件在GSM-R技术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GSM-R技术规范体系中重要的技术规范之一 用来规范GSM-R网中部分特定业务的技术条件,为智能网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和互联互通提供技术依据,保证网络统一、完整、安全、可靠、高效、畅通 针对GSM-R智能网的功能和网络结构、业务技术条件、信令流程和测试要求、服务质量、软件要求、管理与维护、同步要求、主要设备技术通用技术条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