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肺外呼吸道 (2)(精品).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40385266
  • 上传时间:2023-1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肺外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小结]  一、外鼻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上部狭窄,突于两眶之间,称为鼻根向下延为隆起的鼻背,鼻背下端的最突点为鼻尖,尖的两侧扩大为鼻翼在平和呼吸时鼻翼无显著活动,当呼吸困难时,可出现明显的鼻翼扇动外鼻下方的一对开口称鼻孔  二、鼻腔 被鼻中隔分成左右两个鼻腔向前以鼻孔通外界,向后经鼻后孔通咽腔每侧鼻腔均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  1. 鼻前庭 为鼻翼所围成的空腔内面衬以皮肤,并生有粗硬的鼻毛,可滤过空气中的灰尘由于该处缺乏皮下组织,故发生疖肿时,疼痛较为剧烈  2. 固有鼻腔 是鼻腔的主要部分,简称鼻腔,内覆以粘膜  (1) 固有鼻腔的壁:鼻腔的外侧壁可见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以及各鼻甲下方的相应的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它的内侧壁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鼻中隔软骨两部分构成[图示1][图示2]  (2) 固有鼻腔的粘膜 可分为嗅部和呼吸部   嗅部位于上鼻甲和上鼻甲相对的鼻中隔部分,内含嗅细胞,感受嗅觉刺激  呼吸部为嗅部以外的部分,内含丰富的血管、粘液腺及纤毛,能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能净化其中的细菌和灰尘  三、鼻旁窦(副鼻窦)由骨性鼻旁窦衬以粘膜构成,共四对,都开口于鼻腔。

      名称是: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筛窦又分前、中、后小房三群分别位于其同名骨内鼻旁窦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鼻旁窦的开口:上颌窦、额窦、筛窦的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由于鼻旁窦的粘膜与鼻腔的粘膜相延续,故鼻腔的炎症可蔓延至鼻旁窦引起鼻旁窦炎由于上颌窦的窦口高于窦底所以上颌窦炎症化脓时,常引流不畅致窦内积脓 咽  (一) 咽的形态和位置  咽呈漏斗形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体下缘高度(平环状软骨弓)续于食管,全长12cm  位于上6个颈椎之前,在鼻、口和喉腔之后,因此咽的前壁不完整,而后壁是完整的   咽是消化管,是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腔与喉腔的要道,因此,咽是消化和呼吸共用的器官  (二)咽腔的分部和结构 [图示]  咽腔可分为 ①咽腔鼻部 ②咽腔口部 ③咽腔喉部  1. 咽腔鼻部(鼻咽部)  位于鼻腔后方,向前借鼻后孔与鼻相通在侧壁约下鼻甲的后方有咽鼓管咽口,空气可经此口进入中耳的鼓室,以维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咽鼓管咽口的后方有一个凹陷,称为咽隐窝,为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2. 咽腔的口部(口咽部)  位于口腔的后方,向前借咽峡与口腔相通。

        3. 咽腔的喉部(喉咽部)  位于喉的后方,向前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与食管相续  注意咽的交通:咽向前直接和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向下直接和食管相通,鼻咽部向两侧通过咽鼓管和中耳鼓室相通  喉 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喉向上开口于喉咽,向下与气管相连成年人喉的上界约对第4、5颈椎体之间,下界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女性者略高由于喉与舌骨和咽紧密连结,故当吞咽时,喉可上、下移动  一、喉的位置和毗邻  1. 位置:较表浅,颈前部正中的皮下,可触及  2. 毗邻:前方被皮肤、筋膜和舌骨下肌覆盖;后方是咽腔喉部;两侧有颈部的大血管、神经及甲状腺左、右叶  二、喉的结构:较复杂,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肉连接,内衬粘膜组成 喉肌为骨骼肌  1. 喉的软骨 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各一块及一对杓状软骨[图示]   ① 甲状软骨 是最大的喉软骨位于舌骨的下方,环状软骨的上方由左右两块方形软骨板构成,两板在前方愈合形成前角,前角的上端为喉结,成年男子明显两板后缘游离,向上、下各有一对突起,上方的一对为上角,下方的一对为下角,下角与环状软骨构成关节[图示]  ② 环状软骨 是喉和气管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

      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做成喉的底座前部低窄称为环状软骨弓,后部较高称为环状软骨板[图示]  ③ 杓状软骨 成对,左右各一位于环状软骨板的上方呈三棱锥形,尖朝上,底朝下  ④ 会厌软骨 是喉的活瓣,与开放或关闭喉口有关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形似树叶,上宽下窄  2. 喉腔 [图示]  ① 位置:由喉口至环状软骨下缘是喉壁围成的管形腔  ② 交通:向上通咽,向下通气管  ③ 喉腔侧壁的结构: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为前庭襞,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称为前庭裂;下方的一对称为声襞,其内含有韧带和肌纤维,共同构成声带,声带具有发音功能,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发声时,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裂,可以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气管和主支气管[图示]  一、气管  1.形态:为后壁略平的圆筒形管道,成人长约11~13cm  2.位置:上端平对第六颈椎下缘与环状软骨相连,向下至第四、五胸椎体交界处(相当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为气管杈  3.构造:主要由14~16个气管软骨组成,气管软骨呈“C”形,缺口对向后方,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封闭。

        二、主支气管  为气管杈与肺门之间的管道,左、右各一  1.左主支气管的特点:长、细、较水平,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  2.右主支气管的特点:短、粗、较垂直,异物易落于右主支气管和右肺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