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ppt-杜甫诗歌.ppt
93页一、一、““诗圣诗圣””杜甫杜甫二、杜诗二、杜诗““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解风格解三、杜诗赏析三、杜诗赏析 一、杜甫生平:一、杜甫生平: 杜甫生于杜甫生于““奉儒守官奉儒守官””并有深厚文学传统的家庭并有深厚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杜审言之孙7 7岁学诗,岁学诗,1515岁扬名,岁扬名,却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后世却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后世被称为被称为““诗圣诗圣””,诗歌被称为,诗歌被称为““诗史诗史””,但在唐朝,但在唐朝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杜甫写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杜甫写““初唐四杰初唐四杰””的的《《戏为六绝句(其二)戏为六绝句(其二)》》说:说:““王杨卢骆当时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诗人的自比其中不乏诗人的自比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四个时期: 1 1、、读书读书和和漫游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漫游吴越,,5 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遇高适,三,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别,这便是““诗仙诗仙””与与““诗圣诗圣””的最后一的最后一次相见2 2、、困居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向唐玄宰相李林甫为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杜甫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宗说无人中举杜甫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锁匙的小官) )的职位。
这期间他写了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兵车行》》、、《《丽人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朱门酒肉臭, 路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再述惆怅难再述 ))尤为著名,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3、、陷贼陷贼和和为官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成《《月夜月夜》》、、《《春望春望》》、、《《哀江头哀江头》》等诗后他潜后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因忠言直谏,被贬华州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因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他用诗的形式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他在此段时间的见闻,成为不朽作品他在此段时间的见闻,成为不朽作品““三吏三吏””、、““三别三别””。
三吏三吏””::《《石壕吏石壕吏》》、、《《新安吏新安吏》》、、《《潼关吏潼关吏》》;;““三别三别””::《《新婚别新婚别》》、、《《无家别无家别》》、、《《垂老别垂老别》》 4 4、西南、西南漂泊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随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至成都,在携家随人民逃难至成都,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剑南节度使严武的的资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后严武死,资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后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最后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湖南一带,最后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品有《《春夜喜雨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高》》、、《《登岳阳楼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而《《登高登高》》中的: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更是千古绝唱二、杜甫诗作名句欣赏二、杜甫诗作名句欣赏 1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春日忆李白春日忆李白》》3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4 4、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兵车行兵车行》》5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6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春望》》7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春望》》8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9 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1010、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 --《《小寒食舟中作小寒食舟中作》》11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登高》》121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咏怀古迹五首咏怀古迹五首》》131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秋兴八首》》141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旅夜书怀》》151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6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绝句四首(其三)绝句四首(其三)》》171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绝句二首(其一)》》181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9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02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戏为六绝句戏为六绝句》》212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22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2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水槛遣心二首(其一)》》242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春夜喜雨》》 2525、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江村》》26 2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望岳》》三、三、““诗史诗史””杜甫与杜甫与““诗圣诗圣””杜甫杜甫 1 1、、““诗史诗史””:: 杜甫以诗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反杜甫以诗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所带来的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在他的诗中有非常详细而生动的记载社会动荡,在他的诗中有非常详细而生动的记载他的诗歌记录了历史,佐证了历史,弥补了历史,他的诗歌记录了历史,佐证了历史,弥补了历史,堪称唐朝堪称唐朝由盛而衰的由盛而衰的诗史诗史,又有同时的史书所不,又有同时的史书所不及者,及者,所以被称为所以被称为““诗史诗史””。
2 2、、““诗圣诗圣””:: 杜甫被尊为杜甫被尊为““诗圣诗圣””首先首先源自对其人格品质的源自对其人格品质的赞誉杜甫一生杜甫一生人格高尚,忠君爱国、心忧天下,人格高尚,忠君爱国、心忧天下,爱民如子,爱民如子,具有深邃的具有深邃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悲天悯人的情怀杜甫虽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抱有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抱有积极的入世积极的入世热情,对热情,对社会怀有社会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即使;即使自处困境自处困境,却总是,却总是悲己及人悲己及人,终身,终身情怀博爱情怀博爱是为““圣圣”” 其次,杜诗是集大成之作他的诗歌创作,其次,杜诗是集大成之作他的诗歌创作,无论无论从体例、题材、内容、风格、章法、造从体例、题材、内容、风格、章法、造语等各个方面都有登峰造极的突出成就,所语等各个方面都有登峰造极的突出成就,所谓谓诸体无不兼备,无体无不精工,内容博大诸体无不兼备,无体无不精工,内容博大精深,风格沉郁顿挫,律切精深,精深,风格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诗艺精湛诗艺精湛 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无人无人能够企及能够企及。
因而被后世尊为因而被后世尊为““诗圣诗圣”” 有有《《杜工部集杜工部集》》,成就极高成就极高四、杜甫诗歌赏析四、杜甫诗歌赏析 1 1、、 《《又呈吴郞又呈吴郞》》 2 2、、 《《哀江头哀江头》》 3 3、、 《《月夜月夜》》 4 4、、 《《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 5 5、、 《《宿府宿府》》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题解 大历二年(大历二年(767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而有意地用了“呈呈”这个似乎与对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 认真读几遍此诗,认真读几遍此诗, 自行质疑,然后自行质疑,然后就诗意的理解提出你不懂的地方就诗意的理解提出你不懂的地方 注释注释宁:哪宁:哪转:更加转:更加防:提防防:提防远客:指吴郎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多事:多心征求:指官吏征收的征求:指官吏征收的苛捐杂税苛捐杂税。
鉴赏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自叙以前事自叙以前事自叙以前事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以启发吴郎以启发吴郎以启发吴郎委婉劝吴郎委婉劝吴郎委婉劝吴郎委婉劝吴郎民苦的根源民苦的根源民苦的根源民苦的根源思想普通的打枣小事普通的打枣小事人民的水深火热人民的水深火热老泪纵横老泪纵横说明:说明:这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这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渡难关!渡难关! 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 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征求”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
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 艺术 首先,以诗代书信,词语明白如话首先,以诗代书信,词语明白如话却又委婉含蓄却又委婉含蓄 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如作转接如“不为不为”、、“只缘只缘”、、“已已诉诉”、、“正思正思”,以及,以及“即即”、、“便便”、、“虽虽”、、“却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节奏感,又有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节奏感,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本诗有什么艺术特色?本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陕西有民歌唱道陕西有民歌唱道“唐朝诗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就?请就《《又呈吴郎又呈吴郎》》这首这首诗分析说明诗分析说明1 1、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不但自己任她扑枣:不但自己任她扑枣:“堂前扑枣任西邻堂前扑枣任西邻”,还劝吴郎不要插上篱笆不让老妇人,还劝吴郎不要插上篱笆不让老妇人打枣:打枣:“便插疏篱却甚真便插疏篱却甚真”,艰难岁月,,艰难岁月,大家要互敬互爱。
大家要互敬互爱2 2、诗的尾联,他想到战乱给人民带来、诗的尾联,他想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忧国忧民,以至痛心流泪:的痛苦,忧国忧民,以至痛心流泪:“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3 3、对吴郎,他也不是横加指责,而是、对吴郎,他也不是横加指责,而是次赴心肠,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次赴心肠,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委婉,入情入理1 1、杜甫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简介、杜甫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简介1 1)忧念时局,关心社稷)忧念时局,关心社稷,突出表现杜甫的爱国思想,突出表现杜甫的爱国思想2 2)描绘)描绘山水山水,题画,题画咏物,咏物,托物托物言志言志3 3)咏物)咏物讽谕,针砭讽谕,针砭时事,揭露现实,具有深刻的时事,揭露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警社会警策策意义意义4 4)抒写爱子)抒写爱子情切情切,伉俪,伉俪情笃情笃,兄弟,兄弟情浓情浓 ,友朋,友朋情深情深。
《《北征北征》》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便下襄阳向洛阳 2 2、杜甫诗歌泛读、杜甫诗歌泛读《《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深竹静两三家,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应须美酒送生涯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村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多病所须唯药物, 微躯此外更何求?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杜甫 作诗,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开词句锤炼风气:语不惊人死不休,开词句锤炼风气: 星星垂垂平野平野阔阔,月,月涌涌大江大江流流——杜甫杜甫《《旅夜书怀旅夜书怀》》风起春灯风起春灯乱乱,江鸣夜雨,江鸣夜雨悬悬杜甫杜甫《《船下夔州郭宿船下夔州郭宿…… 》》细雨鱼儿细雨鱼儿出出,微风燕子,微风燕子斜斜杜甫杜甫《《水槛遣心二首水槛遣心二首》》风风含含翠筱翠筱娟娟娟娟净净,雨,雨洗洗红蕖红蕖冉冉冉冉香香杜甫杜甫《《狂夫狂夫》》 1 1、孤灯、孤灯燃燃客梦,寒杵客梦,寒杵捣捣乡愁 ——岑参岑参《《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2 2、曲终人不、曲终人不见见,江上数峰,江上数峰青青。
————钱起钱起《《湘灵鼓瑟湘灵鼓瑟》》3 3、红杏枝头春意、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宋祁宋祁《《玉楼春玉楼春》》4 4、山、山抹抹微云,天微云,天粘粘衰草 ——秦观秦观《《满庭芳满庭芳》》5 5、绿情红意、绿情红意两逢迎,扶春来远林两逢迎,扶春来远林——洪荼洪荼《《阮郎归阮郎归》》6 6、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 --齐己齐己《《咏早梅咏早梅》》 7 7、雨中、雨中黄叶黄叶树,灯下树,灯下白头白头人 -- --司空曙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喜外弟卢纶见 寄寄》》 3 3、杜诗赏析、杜诗赏析 诗歌鉴赏之诗歌鉴赏之““四抓四抓”“”“三么三么””::一、一、抓题目抓题目::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二、二、抓作者抓作者::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三、三、抓诗句抓诗句::((三么三么::写写了什么?了什么?表达表达了什么?了什么?怎么怎么写?写? )) 意象意象/ /意境、技巧、情感意境、技巧、情感…………四、四、抓注释抓注释::①①难理解难理解的词语;的词语;②②传递诗歌当中传递诗歌当中隐隐含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当中不换韵 按规定,按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可对可不对词语对仗的要求:词语对仗的要求:词义必须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对平;结构结构必须必须对称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避免同字相对节奏:节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拍)为““二二二一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二二一二”” 《《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杜甫 diāo wū sēn 玉露玉露/ /凋伤凋伤/ /枫树枫树/ /林,巫山林,巫山/ /巫峡巫峡/ /气气/ /萧森。
萧森 yīnyīn 江间江间/ /波浪波浪/ /兼天兼天/ /涌,塞上涌,塞上/ /风云风云/ /接地接地/ /阴 x xì ì 丛菊丛菊/ /两开两开/ /他日他日/ /泪,孤舟泪,孤舟/ /一系一系/ /故园故园/ /心 zhēn zhēn 寒衣寒衣/ /处处处处/ /催催/ /刀尺,白帝刀尺,白帝/ /城高城高/ /急急/ /暮砧。
暮砧 抓题目自肃宗乾元二年(自肃宗乾元二年(759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知交零落,壮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志难酬,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处在人生之秋,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不免触景生不免触景生情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秋兴》》《《秋兴秋兴》》,即,即因秋感发诗兴(触景生情),因秋感发诗兴(触景生情),共有共有八首,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八首,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思,““玉露凋伤枫树林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为全是其中的第一首,为全诗序曲,统帅后面七篇诗序曲,统帅后面七篇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接连不断,《《秋兴八首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社会背景写成的。
的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首联:借景抒情首联:借景抒情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1 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意象把握思想感情把握思想感情2 2、寻找诗中关于、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文章主旨的表达情的表达情感的语感的语句句问题:哪句诗最能表明诗人感情?问题:哪句诗最能表明诗人感情?丛菊丛菊两开他日两开他日泪泪,,孤舟孤舟一系一系故园故园心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玉露玉露凋伤凋伤枫树林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气萧森凋伤、萧森凋伤、萧森:败落景象,气氛阴: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玉露凋伤枫树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气萧森•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萧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漂泊沦落,,转徙他乡;联想到转徙他乡;联想到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衰败,何等哀伤。
何等哀伤•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哀感深哀感深沉沉心境 问题:问题: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写了哪些意象?)(写了哪些意象?) 江间江间波浪波浪兼天涌,兼天涌, 塞上塞上风云风云接地阴 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 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相贴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相贴骇浪滔天,似暗寓了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潮的翻卷不息;;阴云接地,又象征着阴云接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从中流露出忧国忧国忧民忧民的愁绪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暗含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暗含感情,感情,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意蕴丰富。
意蕴丰富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抒发感慨,景物描写之中表达景物描写之中表达了诗人和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了诗人和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以及心中翻腾起伏的忧思和郁勃不平之气以及心中翻腾起伏的忧思和郁勃不平之气问题:问题: 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刀尺声”“”“捣衣声捣衣声””,其用,其用意何在?意何在?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的羁旅伤感之情用意:蕴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于刀尺、捣衣声 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由夔州想到故土长安,又由对故园的思念回到由夔州想到故土长安,又由对故园的思念回到现实,实现了抒情上的一个现实,实现了抒情上的一个回环往复回环往复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诗人不仅是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之感和家国之秋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题解 大历二年(大历二年(767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而有意地用了“呈呈”这个似乎与对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 认真读几遍此诗,认真读几遍此诗, 自行质疑,然后自行质疑,然后就诗意的理解提出你不懂的地方就诗意的理解提出你不懂的地方 注释注释宁:哪宁:哪转:更加转:更加防:提防防:提防远客:指吴郎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多事:多心征求:指官吏征收的征求:指官吏征收的苛捐杂税苛捐杂税。
鉴赏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自叙以前事自叙以前事自叙以前事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以启发吴郎以启发吴郎以启发吴郎委婉劝吴郎委婉劝吴郎委婉劝吴郎委婉劝吴郎民苦的根源民苦的根源民苦的根源民苦的根源思想普通的打枣小事普通的打枣小事人民的水深火热人民的水深火热老泪纵横老泪纵横说明:说明:这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这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渡难关!渡难关! 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 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征求”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
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 艺术 首先,以诗代书信,词语明白如话首先,以诗代书信,词语明白如话却又委婉含蓄却又委婉含蓄 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如作转接如“不为不为”、、“只缘只缘”、、“已已诉诉”、、“正思正思”,以及,以及“即即”、、“便便”、、“虽虽”、、“却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节奏感,又有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节奏感,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本诗有什么艺术特色?本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陕西有民歌唱道陕西有民歌唱道“唐朝诗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就?请就《《又呈吴郎又呈吴郎》》这首这首诗分析说明诗分析说明1 1、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不但自己任她扑枣:不但自己任她扑枣:“堂前扑枣任西邻堂前扑枣任西邻”,还劝吴郎不要插上篱笆不让老妇人,还劝吴郎不要插上篱笆不让老妇人打枣:打枣:“便插疏篱却甚真便插疏篱却甚真”,艰难岁月,,艰难岁月,大家要互敬互爱。
大家要互敬互爱2 2、诗的尾联,他想到战乱给人民带来、诗的尾联,他想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忧国忧民,以至痛心流泪:的痛苦,忧国忧民,以至痛心流泪:“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3 3、对吴郎,他也不是横加指责,而是、对吴郎,他也不是横加指责,而是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入理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忆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昭阳殿里第一人, 同同辇辇随君侍君侧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白马嚼啮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一、解题:一、解题: 这首七言乐府诗是至德二载(这首七言乐府诗是至德二载(757757)春天,杜甫陷于叛军占领)春天,杜甫陷于叛军占领的长安时所作此诗的的长安时所作此诗的诗眼是诗眼是““哀哀””字,主要字,主要描写描写作者身陷叛军作者身陷叛军之中,春日独自潜行于曲江,之中,春日独自潜行于曲江,有感有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生离死别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生离死别之事,之事,抚今追昔,触物伤怀抚今追昔,触物伤怀,感叹李唐王朝的盛衰巨变,,感叹李唐王朝的盛衰巨变,充满了充满了国破家亡的巨大悲痛国破家亡的巨大悲痛 曲江原是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经过唐开元年间的疏凿修建,曲江原是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经过唐开元年间的疏凿修建,亭台楼阁参差,奇花异卉争艳,每到春天,彩幄翠幛,匝于堤岸;亭台楼阁参差,奇花异卉争艳,每到春天,彩幄翠幛,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榖,真是说不尽的烟柳繁华、富贵风流鲜车健马,比肩击榖,真是说不尽的烟柳繁华、富贵风流。
现现在呢?在呢? 少陵老人忍气吞声地抽泣不停,春日里偷偷到曲江深处漫行曲少陵老人忍气吞声地抽泣不停,春日里偷偷到曲江深处漫行曲边江的宫殿千门紧锁,边江的宫殿千门紧锁,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新蒲,他们都为谁而绿他们都为谁而绿?想当年皇帝的旌旗仪仗浩浩荡荡,来到芙?想当年皇帝的旌旗仪仗浩浩荡荡,来到芙蓉苑,苑中是万物生辉,风光无限昭阳殿里最受宠爱的人,与皇蓉苑,苑中是万物生辉,风光无限昭阳殿里最受宠爱的人,与皇上同车出入陪伴皇帝左右御车前矫捷的女官,人人背带弓箭,白上同车出入陪伴皇帝左右御车前矫捷的女官,人人背带弓箭,白马嘴里衔嚼全部是黄金做成有个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一箭马嘴里衔嚼全部是黄金做成有个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一箭就射中了一对比翼齐飞的鸟眼睛明亮,牙齿洁白,美貌异常的杨就射中了一对比翼齐飞的鸟眼睛明亮,牙齿洁白,美貌异常的杨贵妃而今何在?可怜她成了满脸污血的游魂,只有在旷野荒草间飘贵妃而今何在?可怜她成了满脸污血的游魂,只有在旷野荒草间飘荡,欲归不得了清清渭水不停地向东流去,而入蜀道中的剑阁是荡,欲归不得了。
清清渭水不停地向东流去,而入蜀道中的剑阁是那么深邃;贵妃和玄宗一去一留,生者死者彼此永无消息人生有那么深邃;贵妃和玄宗一去一留,生者死者彼此永无消息人生有情,想到世事变化,有谁不泪落沾襟?江水流呵江花飘,年年依旧,情,想到世事变化,有谁不泪落沾襟?江水流呵江花飘,年年依旧,岂有终境?黄昏时,胡骑往来践踏,尘埃满天,想往南逃却往北,岂有终境?黄昏时,胡骑往来践踏,尘埃满天,想往南逃却往北,方向无法辨清!方向无法辨清! 译文译文二、层次:二、层次: 可分成三层:可分成三层:第一层第一层:写诗人:写诗人潜行曲江潜行曲江,目睹长安沦陷后的衰败景象,,目睹长安沦陷后的衰败景象, 内心无限哀伤与悲痛。
内心无限哀伤与悲痛第二层:第二层:用用追叙追叙的手法极写昔日曲江之繁盛与杨贵妃的骄的手法极写昔日曲江之繁盛与杨贵妃的骄 奢淫逸的生活奢淫逸的生活诗歌以乐衬哀诗歌以乐衬哀第三层第三层:写诗人在曲江头: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产生的感慨 前四句直接承继第二层,感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前四句直接承继第二层,感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 爱情悲剧爱情悲剧后四句总结全篇,后四句总结全篇,写杜甫对世事沧桑写杜甫对世事沧桑 变化的感慨变化的感慨 全诗以全诗以““哀哀””为题,也以为题,也以““哀哀””为核心,笼罩全篇为核心,笼罩全篇 篇首篇首第一句第一句就创造出就创造出强烈的强烈的哀氛哀氛,接着,写春日潜行曲江,接着,写春日潜行曲江是哀是哀;;睹物伤怀,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睹物伤怀,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还是哀还是哀;进而;进而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更是以昔日之乐,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更是以昔日之乐,反衬今日反衬今日之之哀哀;;再转入叙述贵妃归天,玄宗逃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再转入叙述贵妃归天,玄宗逃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哀之极哀之极矣矣。
最后,不辨南北,也暗示着:那是极度哀伤的表现最后,不辨南北,也暗示着:那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全诗的全诗的这种这种““哀哀””情,是复杂的,深沉的全诗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巨情,是复杂的,深沉的全诗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巨恸,是李唐从盛世走向衰微的恸,是李唐从盛世走向衰微的挽歌挽歌 诗的结构跌宕波折诗的结构跌宕波折诗人的视角诗人的视角由眼前到回忆由眼前到回忆,,由回忆到现实由回忆到现实的的不断转换不断转换,给人造成一种,给人造成一种纡曲有致,波澜起伏纡曲有致,波澜起伏的感觉,读之令的感觉,读之令人感到人感到凄切哀悯,肝肠寸断凄切哀悯,肝肠寸断 杜甫的杜甫的《《哀江头哀江头》》,实际是,实际是借杨贵妃与唐玄借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悲剧宗的爱情悲剧,来抒发自己对国破家亡的巨恸。
来抒发自己对国破家亡的巨恸哀哀””字是全诗的灵魂,以乐衬哀字是全诗的灵魂,以乐衬哀诗歌的诗歌的结构安排结构安排,,跌宕起伏跌宕起伏,体现了杜诗,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意境深邃意境深邃的特点今夜鄜今夜鄜((fu阴平)阴平)州月,闺中只独看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作于至德元载(此诗作于至德元载(756756)八月初)八月初陷贼时本年五月,杜甫携家避难鄜陷贼时本年五月,杜甫携家避难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八月,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八月,杜甫闻讯只身奔赴行在,中途为叛军杜甫闻讯只身奔赴行在,中途为叛军所执,拘于长安所执,拘于长安诗即被禁长安望月诗即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思家而作诗人诗人身陷身陷叛军占领之地,叛军占领之地,安危难测安危难测当此之际,当此之际,亲情最难释怀亲情最难释怀,于是写下这首五律,表达对离乱,于是写下这首五律,表达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 诗写诗写离乱中两地相思离乱中两地相思,,构思新奇,情真意切,构思新奇,情真意切,明白如话,深婉动人明白如话,深婉动人。
可谓天下第一等情诗可谓天下第一等情诗 点题不从自己落墨,而是不从自己落墨,而是从对方着笔从对方着笔——体贴、体贴、挚切挚切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妻子一人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妻子一人在鄜州闺中独看在鄜州闺中独看开篇写得既突兀又形象开篇写得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身在长安,不写不写长安的月夜,长安的月夜,却写却写起鄜州的月色;起鄜州的月色;不写不写自己怀念妻子,自己怀念妻子,反而写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妻子想念自己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种这种写法写法虽虽违常规违常规,但细细玩味,它已包含自己在内但细细玩味,它已包含自己在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想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想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思念自己在思念自己只独看只独看””,,虽是描写想象中妻子孤独望虽是描写想象中妻子孤独望月的形象,使人既感到她望月时感情的真挚和凝重,又月的形象,使人既感到她望月时感情的真挚和凝重,又能令人体味出诗人对妻子的挚切情感能令人体味出诗人对妻子的挚切情感正面写妻,字里正面写妻,字里又饱含诗人情感这种又饱含诗人情感这种寓主观于客观寓主观于客观,,以客观写主观以客观写主观的的手法,手法,新颖而别致新颖而别致。
深蕴亲人之间的深蕴亲人之间的切切思念切切思念之情 紧扣上联的紧扣上联的““独独””字,更进一步以小儿女的字,更进一步以小儿女的不解忆不解忆,,反衬反衬闺中妻闺中妻子的子的独看、独忆独看、独忆这一联写诗人在远方思念着小儿幼女们,想他这一联写诗人在远方思念着小儿幼女们,想他(她)们还不懂想念远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解母亲的望月怀人!(她)们还不懂想念远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解母亲的望月怀人!更显出妻子之更显出妻子之““独独”” ““遥怜遥怜””一词,一词,道出诗人无限忧思与怜爱,道出诗人无限忧思与怜爱,更反衬出妻子的遥念和伤悲清代仇兆鳌更反衬出妻子的遥念和伤悲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杜诗详注》》说:说:““意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之不能思,至念及儿女之不能思,又进一层又进一层须溪(刘辰翁)云:须溪(刘辰翁)云:‘‘愈缓愈悲愈缓愈悲’’是也。
是也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着力着力描写想象中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想象中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夜深露重,,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散发着芳香的头发已为雾气所湿;月光如水你乌云似的散发着芳香的头发已为雾气所湿;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应该感到凄寒两句描绘出清幽的夜,你如玉的臂膀,应该感到凄寒两句描绘出清幽的夜景,更勾勒出妻子笼罩在清光夜雾中的倩影,可谓景,更勾勒出妻子笼罩在清光夜雾中的倩影,可谓语丽语丽情悲情悲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妻子妻子担心丈夫的安危,不免担心丈夫的安危,不免黯然泪下黯然泪下诗人诗人想到妻子想到妻子忧心不寐,自己也忧心不寐,自己也忍不住伤心落泪忍不住伤心落泪两地““独看独看””,双,双行行情泪情泪这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这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 ““双照双照””,,指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与指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与““独看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团聚的期望诗以结尾最难诗以结尾最难,既要,既要收得住收得住,又要,又要宕得开宕得开,,给人以遐思此诗结句可谓给人以遐思。
此诗结句可谓深得其中三昧深得其中三昧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评解 这首诗以这首诗以《《月夜月夜》》为题,抒写为题,抒写 夫妻怀念的之情,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夫妻怀念的之情,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 思之苦全诗思之苦全诗语浅情深,曲折含蓄,章法紧密语浅情深,曲折含蓄,章法紧密,,而不失而不失流畅清丽流畅清丽,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五律至此,无愧诗圣矣!五律至此,无愧诗圣矣! 相思之情本抽象,因而多相思之情本抽象,因而多缘景物而发缘景物而发,或睹物思,或睹物思人,或触景生情望月怀人,自古皆然,但人,或触景生情望月怀人,自古皆然,但一代一代诗圣,诗圣,落笔见奇落笔见奇,清代浦起龙,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读杜心解》》评:评: “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悲婉微至, 精丽绝伦精丽绝伦又妙妙在在无一字不从月色无一字不从月色 照出照出也 戍鼓断人行,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乾元二年(乾元二年(759759)秋,杜甫弃)秋,杜甫弃官华州司功,携家流寓秦州(今官华州司功,携家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时安史之乱未平,甘肃天水)时安史之乱未平,史思明叛军在黄河南北很猖獗,史思明叛军在黄河南北很猖獗,西面吐蕃亦不时侵扰,秦州地处西面吐蕃亦不时侵扰,秦州地处边塞,形势比较紧张边塞,形势比较紧张 杜甫最笃于兄弟情谊,干戈杜甫最笃于兄弟情谊,干戈扰攘中,衰病中的诗人格外思念扰攘中,衰病中的诗人格外思念音信不通的诸弟,音信不通的诸弟,遂在凄清孤寂遂在凄清孤寂的秋夜,的秋夜,写下了这首写下了这首凄楚动人凄楚动人的的忆弟诗诗忆弟诗诗写天涯忆弟之情,骨写天涯忆弟之情,骨肉离散之苦肉离散之苦,可谓字字,可谓字字忆忆弟,句弟,句句有句有情情 首联提摄全篇首联提摄全篇,在,在凄凉沉寂的氛围凄凉沉寂的氛围中,写出强中,写出强烈的忆弟之情烈的忆弟之情。
点明时、地,已隐含忆弟之情戍点明时、地,已隐含忆弟之情戍鼓鸣,行人断,正是战乱景象戍鼓声犹在耳,接着鼓鸣,行人断,正是战乱景象戍鼓声犹在耳,接着传来孤雁哀鸣,不禁传来孤雁哀鸣,不禁牵动起诗人思弟之情缕牵动起诗人思弟之情缕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古人常用古人常用““雁行雁行””、、““雁序雁序””喻兄弟,喻兄弟,孤雁失群,孤雁失群,则使人联想到兄弟分散况且在这荒远边地的萧瑟的则使人联想到兄弟分散况且在这荒远边地的萧瑟的秋夜,这孤雁念群的悲叫声,听来更使人怆然涕下秋夜,这孤雁念群的悲叫声,听来更使人怆然涕下因为因为漂泊流离漂泊流离,杜甫对雁声有着一种特殊的,杜甫对雁声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敏感首联十字,可谓一字一咽,字字血泪,切不可草草看过联十字,可谓一字一咽,字字血泪,切不可草草看过这首二句是提摄全篇的,它这首二句是提摄全篇的,它写出忆弟之情,又揭出忆写出忆弟之情,又揭出忆弟之由,那就是战乱弟之由,那就是战乱 颔联为名句,围绕题目颔联为名句,围绕题目““忆忆””,紧承,紧承““秋秋””、、““月月””,将江,将江淹淹《《别赋别赋》》中中““明月白露明月白露””写成写成十个字,显示了十个字,显示了诗人化平凡为神诗人化平凡为神奇奇的本领。
的本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二句,紧承颔联二句,紧承““秋秋””字、字、““月月””字,加倍写字,加倍写““忆忆””这两句诗,这两句诗,将江淹将江淹《《别赋别赋》》的的““明月白露明月白露””四四字翻作十字,运用上一下四句式,字翻作十字,运用上一下四句式,将将寻常语离析倒装而用之,语峻体寻常语离析倒装而用之,语峻体健,意亦深稳,遂成妙绝古今之名健,意亦深稳,遂成妙绝古今之名句 语气十分沉痛,抒发了作者语气十分沉痛,抒发了作者弟兄失散、国破家亡的痛楚之情,弟兄失散、国破家亡的痛楚之情,实际上也是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实际上也是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受忧患丧乱生活的概括受忧患丧乱生活的概括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颈联二句,申明三、四,颈联二句,申明三、四,言乱言乱后家乡阻隔,音讯莫闻,则望月愈后家乡阻隔,音讯莫闻,则望月愈久,忆弟思乡之情愈切久,忆弟思乡之情愈切分散而通分散而通音问,则谁死谁生,尚可问知;现音问,则谁死谁生,尚可问知;现在是既分散而又不通音问,连死活在是既分散而又不通音问,连死活都无从问处。
都无从问处语极悲切语极悲切尾联二句,紧承五、六,照应开头,尾联二句,紧承五、六,照应开头,将家愁将家愁国难作一收束,国难作一收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无限的忧虑之情抒发了诗人内心无限的忧虑之情 含蓄蕴藉,无限深情含蓄蕴藉,无限深情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代宗广德二年(代宗广德二年(764764)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使严武严武保荐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都城外的浣花溪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
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宿府””,,就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独宿”” 首联首联倒装,第二句应在前倒装,第二句应在前独宿独宿””是诗眼是诗眼通过环境的烘托,渲环境的烘托,渲““独宿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睁眼看先,起势峻耸睁眼看““蜡炬残蜡炬残””,其夜不能寐凄凉孤,其夜不能寐凄凉孤独的心境苦衷,已见于言外独的心境苦衷,已见于言外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颔联颔联写诗人看写诗人看月听角、独宿不寐,月听角、独宿不寐,无人共语,无人共语,以此显露自己以此显露自己沉郁悲抑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的复杂心情方东树所指出:方东树所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景中有情,万古奇警””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颈联紧承上联,直接表达战乱未息时自己强烈的思乡颈联紧承上联,直接表达战乱未息时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风尘荏苒音书绝风尘荏苒音书绝””,,正是那许多正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感慨的中心内容。
风尘荏苒风尘荏苒””者,战乱侵寻也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者,战乱侵寻也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却由于““风尘荏苒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啊!,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啊!此联此联直抒直抒““宿府宿府””之情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尾联照应首联尾联照应首联,更,更直接叙述了诗人彷徨无奈、辗转反直接叙述了诗人彷徨无奈、辗转反侧的境况侧的境况那饱含辛酸的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都已经忍受,如今为何又在这幕府忍受如今为何又在这幕府忍受““井梧寒井梧寒””呢?用呢?用““强移强移””二二字,表明自己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字,表明自己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一枝””,实无,实无奈啊用一奈啊用一““安安””字,字,是自我解嘲是自我解嘲看看这一夜徘徊徬看看这一夜徘徊徬徨、辗转反侧的景况,能算是徨、辗转反侧的景况,能算是““安安””吗?吗?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杜甫的理想是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无数。
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所以早在乾元二年(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所以早在乾元二年(759759))他就弃官不作,摆脱了他就弃官不作,摆脱了““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的的牢笼生活此次再出,实为无奈,由此可解诗中情感表牢笼生活此次再出,实为无奈,由此可解诗中情感表达之达之““沉郁顿挫沉郁顿挫”” 特点:特点:抒情沉郁,深切幽远章法谨严,对仗工巧抒情沉郁,深切幽远章法谨严,对仗工巧 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疏寒;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疏寒;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从青年到老年,从青年到老年,杜甫诗歌创作甚丰,风格多样杜甫诗歌创作甚丰,风格多样前人曾指出:前人曾指出:““杜诗杜诗…….. ..考其辞力,考其辞力,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非妙于文章,,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致此。
不足以致此即使从横向看,他也有几副笔墨,多种风格如即使从横向看,他也有几副笔墨,多种风格如雄浑雄浑、、秀丽秀丽、、悲壮悲壮、、豁朗豁朗等,但仍有其等,但仍有其主导的风格主导的风格——————沉郁顿沉郁顿挫挫贯穿始终,给人以贯穿始终,给人以““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的包容感,这与他的包容感,这与他““转益多师转益多师””,,多方面吸纳前人的风格精华多方面吸纳前人的风格精华又又能熔于一炉的苦心经营有关对此元稹评价说:能熔于一炉的苦心经营有关对此元稹评价说:““至于子美,盖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高””杂徐庾之流丽,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人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专也尽得古人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专也 4 4、杜诗、杜诗““沉郁顿挫沉郁顿挫””的风格解:的风格解: 所谓所谓““沉郁沉郁””主要表现为杜诗的主要表现为杜诗的意境开阔壮大,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感情深沉苍凉; ; 所谓所谓““顿挫顿挫””,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而非平滑流利非平滑流利或或任情奔放任情奔放。
杜甫诗歌的杜甫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感情基调是悲慨,,““沉郁沉郁””,表明其,表明其诗歌诗歌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顿挫顿挫””,是指,是指杜甫忧国杜甫忧国忧民的深邃感情忧民的深邃感情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读书报告:读书报告:《《“诗仙诗仙”李白与李白与“诗圣诗圣”杜甫杜甫》》 ((1000以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