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使用简介.doc
11页word3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简介一、 项目概况1、1丙烯介绍:丙烯是利用最早的石油化工原料,也是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重要烯烃之一,丙烯的需求增长速度已超过乙烯,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2000-2005年丙烯的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3%,比乙烯高出0.9个百分点预计2005-2010年,世界丙烯年均需求增长率将为5.1%,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5倍,比同期乙烯增长率高0.5个百分点全球的丙烯消费量已由2000年的52000kt开展到2010年100000kt其中,中国的增长速度最快,2000-2009年世界近一半的丙烯需求量来自亚洲拥有丰富而廉价资源的中东地区是丙烯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丙烯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同时大量生产丙烯腈、丁醇、辛醇、环氧丙烷、异丙醇、异丙苯、丙烯酸、羰基醛与壬基酚等此外丙烯的齐聚物也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近年来,丙烯机器衍生物的需求和产能均以较高的增长率开展,2000-2005年,世界丙烯与其下游的聚丙烯、苯酚丙酮等年均增长率均在3%以上,其中聚丙烯的增长率较高1、2丙烯开展现状1、2、1速增长状态近年来,世界丙烯与其衍生物需求旺盛,市场多呈供不应求状态。
受下游衍生物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丙烯的消费量大幅提高主要丙烯下游衍生物需求增长情况见表1表1 丙烯下游衍生物需求增长率品种2000年2005年200-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2005-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丙烯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苯酚丙酮1、2、2 需求推动丙烯与其衍生物产能快速增长为满足下游需求,世界丙烯与衍生物产能和产量增长快速,装置开工率持续较高2005年丙烯装置开工率达到88%许多丙烯下游衍生物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丙烯与其下游衍生物产能还将继续高速开展预计2010年世界丙烯产能将超过1亿吨/年,达到1.018亿吨/年丙烯下游衍生物如聚丙烯、环氧丙烷、异丙苯、苯酚、丙酮等产品的产能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以上,预计2010年它们的产能将分别达到8600万吨/年、760万吨/年、1400万吨/年、1080万吨/年和660万吨/年1、2、3 北美和西欧丙烯产品链开展速度趋缓,亚洲和中东地区快速增长 亚洲、北美和西欧是世界三大丙烯生产和消费地区,2000-2005年,世界丙烯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为3.4%,而北美为2.0%,西欧为2.2%,2005年北美和西欧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51.7%,下降3.7个百分点。
与此相反,亚洲和中东地区在世界丙烯市场扮演也来越重要的角色亚洲地区是世界丙烯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2000-2005年近1/2的需求量来自亚洲,2005-2010年亚洲丙烯需求量将以6%的速度开展到2010年,亚洲占世界丙烯总产量的39.3%,中东地区将占8.7%1、2、4 聚丙烯在丙烯下游衍生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聚丙烯是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由于其用途越来越广,在丙烯下游衍生物中比例呈上升趋势,1995年,50%的丙烯用于生产聚丙烯,2000年达到58.2%,2005年达到61%,预计2010年将达到64%1、 3 国市场分析和世界市场一样.近年来我国丙烯的开展速度也逐渐超过了乙烯2005-2010年,丙烯的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和%.较期间乙烯的年均增长率分别增长了、和个百分点.预计这一开展趋势在短期还会持续丙烯需求增幅较大而国供给不足,丙烯年进口量骤增至20万~30万吨之间,丙烯年出口几乎为零到2010年,我国丙烯总产量将1049~1096万吨,对丙烯的当量需求将达到1905万吨而在我国丙烯的主要需靠聚丙烯的生产推动的,在2007年就已增至世界丙烯消费量的62%其中,在我国丙烯最大的应用是生产聚丙烯,其次为丙烯腈,消费结构为:聚丙烯71%,丙烯腈10.9%,丁/辛醇5.8%,苯酚/丙酮4.7%,环氧丙烷2.5%,其他5.2%。
在今后一段时间.聚丙烯依然是丙烯最大的衍生物.其消耗的丙烯占丙烯总需求量的比例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腈纶装置以与ABS2005-2010年,我国新增近10套大型乙烯生产装置,同时炼厂生产能力还将继续扩大.这将增加丙烯的产出2005-2010年,我国丙烯装置的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010年,乙烯联产丙烯的生产能力将达到约722万吨/年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080万吨/年乙烯装置联产的丙烯占丙烯总供给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但同期下游装置对丙烯的需求量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丙烯资源供给略微紧2010年我国丙烯的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049万吨2005-2010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从当量需求来看.丙烯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5-2010年,丙烯当量需求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超过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对丙烯的当量需求将达到1905万吨,供需缺口将达到825万吨,我国丙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1 、4 原料丙烷介绍1、4、1 原料质量指标成分 mol %含量二氧化碳 CO2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丙烯-异丁烷正丁烷丁烯-异戊烷总计100H2S ppm 重量<13RSH ppm重量<50COS ppm 重量<36总硫ppm 重量<85H2O 饱和1、 4、2 丙烷原料介绍:丙烷脱氢装置用富丙烷原料生产丙烯,3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需要36万吨/年丙烷原料,丙烷原料纯度要求达到97%,总硫含量100ppm以下。
国产液化气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是一种混合气体,杂质含量与硫含量较高,国产液化气中丙烷质量无法满足丙烷脱氢工艺原料要求油田伴生气是石油开采过程中伴生的副产品,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石油和油田伴生气同时喷出,利用装设在油井上面的油气别离装置,将石油与油田伴生气别离油田伴生气中含有5%左右的丙烷、丁烷组分,再利用吸收法把它们提取出来,可得到丙烷纯度很高而含硫量很低的高质量液化气现有国外丙烷脱氢装置均采用湿性油田伴生气为来源的高纯低硫丙烷为原料,而我国湿性油田伴生气资源较匮乏,因此在国建设丙烷脱氢装置必须进口以国外油田伴生气为来源的丙烷纯度很高而含硫量很低的高质量液化气,进口液化气经低温冷冻液化后远洋运输,其丙烷纯度和硫含量可以满足丙烷脱氢工艺原料要求国目前每年进口大量液化气国外油田伴生气为来源的液化气成为我国依存度最高的能源产品 2009年国总计进口液化气535万吨,进口液化气行业的集中度比拟高,前十位的总进口量占整个进口液化气市场份额的87.25%进口液化气原料为国外油田伴生气,世界各油田的原油产量对进口液化气的供给有着同方向的影响油田开采的过程中,随着海外各大油田开采进入成熟期,开采的油气比〔油井生产时,采出每吨原油所带出的天然气体量〕会不断升高。
随着国际各大油田开采的深入,液化气的国际供给相对石油将上升液化气的产量将相对越来越高中东地区液化气供给连续增长,是全球液化气供给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在2010年前,作为世界主要的液化气供给地区,中东(包括巴林、伊拉克、伊朗、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液化气出口有重新增加的趋势,到2010年出口量可达到3000万吨非洲地区〔包括刚果、安哥拉、尼日利亚和阿尔与利亚〕到2010年的液化气出口量将达到1700万吨随着国际液化气供给的相对增加,其国际价格将相对石油降低,这将有利于我国向国外进口液化气国际液化石油气市场供给整体向好如建设3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每年需进口36万吨丙烷, 丙烷原料需求量相对国进口丙烷总量和国际液化气市场贸易量比例较小,不会造成整体市场格局变化而引发进口丙烷价格上扬此外,国际液化气贸易是我国能源领域最早放开贸易管制的领域,符合国家开展多种能源的产业政策,我国不会对进口液化气实行贸易管制;同时液化气出口国政府均是以原油开采、出口为主要产业的国家,不会基于能源控制等原因对其出口给予限制,遭受出口管制的可能性极小总之以进口液化气作为化工原料,其资源供给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液化气国际贸易供给商必须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因而国际液化气供给由为数不多的跨国贸易商垄断经营全球的主要液化气贸易商为Glencore InternationalAG(嘉能可国际公司)、Ferrell International Ltd(Ferrell国际公司)、VITOLS.A. GENEVA(维多公司)等大型的跨国贸易公司,这些国际贸易商直接向中东等地的石油生产商采购〔采购基数为100万吨/年丙烷〕国进口液化气经营企业采购规模在国际上大多偏小,主要是向各液化气国际贸易供给商采购国际贸易供给商往往不愿意与没有交易记录的公司进展类似的大宗交易,国际液化气采购对采购主体即液化气一级经销商的进入门槛是比拟高的对新进入液化气国际贸易的公司设置了较高的进入限制条件,在资信证明、存储设施、码头条件以与付款时间、方式上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新的投资者一般难以进入这一行业同时由于国际液化气采购以大型冷冻船运输,国际液化气供给市场大型冷冻船装载量一般都为4 万吨以上,所以进口液化气通常必须拥有交通便捷、可以停泊大型液化气冷冻船的液化气专用装卸深水码头、大型低温冷冻罐等设施目前我国对陆河道的码头、尤其是危险品码头的新建审批已经非常严格控制,码头资源的稀缺性形成了进入进口液化气行业的一个较难跨越的壁垒。
丙烷原料价格对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生产本钱影响较大,在国工业化应用关键是能否获得长期、稳定、相对低廉的丙烷资源,因此如能与有进口液化气采购渠道和物流仓储资源的公司共同合作建设,将大大降低项目风险国进口液化气的各主要贸易商、储运商大都多年参与国际液化气采购,积累了长期的国际采购经验和国际交易优良信用记录,国际采购经验和交易资信优势可以在国际采购环节上享受多种便利,采购的灵活性将大大增加,有效降低采购本钱;码头、岸线、仓储等资源优势使原料物流采购本钱大大降低项目所在地依托新港,疏港铁路专线已将投入建设,和运集团5万m³丙烷、5万m³LPG、10万m³液体化工产品储运罐区正在设计当中二、 脱氢技术介绍〔美国UOP技术〕目前,全球70%丙烯来自蒸汽裂解乙烯联产,28%来自炼油厂精炼副产1990年之后,丙烷脱氢技术已成为第三位的丙烯来源,现丙烷脱氢技术生产丙烯占世界丙烯产量的2%丙烷脱氢技术比烃类蒸汽裂解技术能生产更多的丙烯当用蒸汽裂解技术生产丙烯时,丙烯的收率最多只有33%,而用丙烷脱氢生产丙烯,总收率可达74%~86%单一原料生产单一产品,丙烷脱氢技术的设备投资比烃类蒸汽裂解技术低33%,并且能有效地利用液化气资源使之转化为有用的烯烃。
已经成功工业化的美国UOP公司技术〔Oleflex工艺技术〕Oleflex工艺是UOP公司所拥有的一种烷烃脱氢专利技术,经过80年代的不断开展完善,1990年泰国国家石油公司采用该工艺技术建成第一套生产装置;1997年用第二代Oleflex工艺技术建成250kt丙烯生产装置至1999年,全世界已建成投产6套Oleflex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装置,总生产能力为920kt/a该工艺的主要反响为C3H8 C3H6+H2即用富含丙烷的液化石油气〔C3LPG〕作原料,在压力为3.04MPa,温度为525℃,Pt催化剂作用下脱氢、别离和精馏,得到聚合级丙烯产品Oleflex丙烷脱氢技术分为三个局部:反响局部、产品回收局部和催化剂再生局部三、 技术经济分析3、1丙烯生产本钱分析丙烯产能3000,000吨/年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