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布霍德尔与史观的建构.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10975125
  • 上传时间:2023-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7.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布霍德爾與史觀的建構    林家裕 影響法國與西方史學思想極為深遠的法國年鑑學派 (Ecole des Annales) 史學家布霍德爾 (Fernand Braudel, 1902-1985 ,如右圖 ) ,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曾經有學者評論布霍德爾時指出:「如果諾貝爾獎能夠頒發給歷史學家,布霍德爾肯定是獲獎的不二人選 一、布霍德爾的生平重要階段與學術經歷簡介 1902.8.24生於法國東北部洛林省的 Luméville en Ornois (Meuse) 小村1923原本想學醫的 Braudel 畢業於巴黎大學 (Sorbonne) 歷史系1923-1932通過歷史國家會考的 Braudel 被分發到北非阿爾及利亞教書這段期間他開始對地中海產生興趣,慢慢構思他眼中廣義的地中海(結合地理與歷史)1935-1937在巴西的聖保羅 (São Paulo) 大學教書這段時期是他研究題材的轉變,可說是他「生命中的重要時期」 1937 年回巴黎輪渡中結識了費甫爾 (Febvre) ,在學術上因而師承費甫爾,影響布霍德爾至極1939-1945戰俘營生活,這段期間構思出三種層次的歷史時間概念來處理他有關地中海的論文題材。

      1947通過國家博士學位1949原創性著作《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期的地中海世界》 (La 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époque de Philippe II) 出版, 1160 頁1950接任 Febvre 在法國最高榮譽教學機構 — 法 國 講座學院 (Collège de France) 的教職,擔任現代史教授至 1970 年1956-1972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 (EHESS) 院長; 1956 年 —1969 年間獨立主持《年鑑學報》; 1962 年設立人文科學之家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在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皆有他的門生,使年鑑學派在法國學術界發揮了相當大的影響力,也影響了法國本土之外的學術界1979《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 15-18 世紀》 (Civilisation matérielle, économie et capitalisme.XVe- XVIIIe siècle) 出版,共三冊1984.6當選法蘭西學院的 Académie Française 院士1985.12與世長辭。

      1986另一著作 — 《法國屬性》 (L’identité de la France) 出版,原有四部分,只出版前兩部分:第一部分《空間與歷史》 (Espace et histoire) , 1986 年 4 月出版,第二部分《人與物》 (Les hommes et les choses) 於同年 9 月出版;第三部分討論「國家、文化、社會」,第四部分討論「海外的法國」資料來源:筆者根據 賴建誠 譯著,年鑑學派管窺(上)(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1996 年)整理製表   二、 1949 年之前的史學革新運動         布霍德爾歷史觀的建構與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的「革命」運動有很大的關係在此所謂的「革命」運動指的是十九世紀後半部,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界出現一股反對既存的研究方法與制度的思潮,而年鑑學派運動是在此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我們所稱的年鑑學派,其開端是指費甫爾 (Lucien Febvre, 1878-1956) 與布洛克 (Marc Bloch, 1886-1944) 這兩位法國史學家於 1929 年在史特拉斯堡大學 (Strasbourg) 創辦了《經濟社會史年鑑》 (Annales d’histoire économique et sociale)         關於實證史學,利格 (Paul Ricoeur) 將實證史學總結為以下五個特點         首先,傳統史學只注意文字記載的史料,對於可以解釋歷史事實的非文字記載史料(考古遺跡、統計資料等,以此可以理解為何 布霍德爾對國家檔案館內的檔案文件深感興趣) 不予重視,加上文字記載的史料在當事人記錄時已受當事人切入角度的影響,呈現出的史實難以是純客觀的,也是局部性的史實 三、布霍德爾的歷史時間單位:「長久持續」與「短暫波動」的辯證關係        布霍德爾的博士論文 《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期的地中海世界》 ( 以下簡稱《地中海》 ) 於 1949 年出版, 這本醞釀了二十年光陰的著作,不僅體現費甫爾與布洛克追求的目標:將歷史與其它人文社會科學學門相結合,重視集體的歷史、結構史與社會經濟史的研究,跳脫出個人、事件史與政治史研究的束縛, 布霍德爾 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發展出他對歷史時間的獨到見解,指出傳統史學的局限性:單一層次的時間單位。

        布霍德爾將歷史時間劃分為三種不同層次的時間單位並加以運用來建構他的歷史觀與地中海世界,其引人與獨特之處在於他提出原創性的歷史時間概念: 長久持續的時間單位, 布霍德爾稱之為 la longue durée 而布霍德爾將屬於不同速度、性質與發展方向的時間單位放在一起的研究方式也是一大貢獻就布霍德爾所劃分的時間單位,筆者已整理製成圖表一, 是 布霍德爾歷史時間概念的簡化模型 層次持續的時間波長 (duration)歷史的性質與領域表層短暫的個別時間 (individual time)事件史 (events) :政治、軍事、外交、人物的歷史,是傳統歷史學家專注的領域中層中期的社會時間 (social time)景氣變動 史 (conjonctures) :強調經濟與社會的歷史,注重經濟、農業、人口變動的趨勢或情勢,以及在一特定時代、地區、社會的歷史底層長久的地理時間 (geographic time)結構史  (structures) :自然地理環境、文明與人類群體的歷史,是長久持續時間的歷史 (long duration)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 Barraclough Geoffrey ,楊豫 譯,前揭書,頁 60 ; Bernard Bailyn ,“Braudel’s Geohistory—A Re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11, no.3(1951),p.278-279 ; Alfred J.Andrea , “Mentalities in History,” Historian , Vol.53, no.3 (1991), p.605. ; John Bintliff , op.cit., p.135-136. 整理製表         從 布霍德爾的 《地中海》一書第一版序言與全書的架構來看,第一部分(環境的角色)是以長久持續的時間單位處理地中海的人文地理面向,為他最重視的部分,「論述一種幾乎靜止不動的歷史,是人與其周遭環境之間的關係。

      是一種緩慢變化、經常出現反覆、一再周而復始的歷史」第二部分(集體命運與總體趨勢)分析趨勢性的歷史,「在幾乎靜止不動的歷史之上存在一種節奏緩慢的歷史,可以稱為社會史,是群體與組織的歷史」最後一部分(政治、事件與人)「是傳統的歷史,不是群體人類規模的歷史,而是個人規模的歷史, …… 是事件史,也就是表面波動 …… 短暫迅急與緊張變動的歷史 四、經濟世界         布霍德爾除了提出「長久持續」的時間概念外,布霍德爾的歷史研究另一特色,則是將時間與空間相結合,因而在空間上,他提出「經濟世界」 (economie-monde) 的概念,以經濟交換體系作為分析的單位,是突破性的界定方式         對於經濟世界的介紹,布霍德爾在《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以下簡稱《資本主義》)的第三卷 — 世界的時間 — 與《資本主義的動力》 (La dynamique du capitalisme) 一書有深入的解釋他以經濟交換體系來界定地中海,將地中海視為一個整體、一個世界,而非以政治或文化因素作為界定的方式,如此便擴大了傳統上對地中海的界定與對地中海的認知,而且,以經濟交換體系來界定地中海,其範圍可以說是超越政治或文化上的疆界,以他的長久持續時間概念來觀察的話,地中海經濟世界的範圍是有變化的,是動態的,有別於傳統上地理學、地質學或海洋學那般,將地中海界定為一個清楚與固定範圍的單位。

              布霍德爾指出:「我曾研究作為『舞台世界』 (Welttheater) 或經濟世界的十六世紀的地中海,這裡說的不僅是大海本身,而且指其貿易活動波及的離海岸距離遠近不等的地方是一個單獨的天地、一個整體的確,地中海區域雖然在政治上、文化上和社會上四分五裂,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構成一個經濟整體 …… 這個整體的經濟不等於是地中海及其附屬地區的全部經濟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經濟生活的上層,根據不同的地點,它的影響或強或弱地在沿海各地都能找到,有時甚至深入到遙遠的內陸這種活動超越各帝國的疆界 …… 這種活動還超越把地中海區域劃分為多種文明並形成強烈差別的界線 …… 這個特殊的經濟世界特點正是它橫跨幾條政治與文化邊界,而每條邊界又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切割地中海世界,並顯示其差別 …… 無孔不入的經濟推動著貨幣流通與交換,經濟趨向於創造某種整體性,而其他一切(指政治、文化)卻又促成建立彼此差別的集團 …… 總之,通過對特殊事例的考察,我們可以推斷,經濟世界是在它集合下的各具特色的經濟空間與非經濟空間(指政治、文化領域)的總合 五、布霍德爾論資本主義         對於資本主義的研究,近兩個世紀以來已有不少著名的學者對資本主義進行闡釋,諸如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宋巴特 (Werner Sombart, 1863-1941) 、 R.H. Towney 、韋伯 (Max Weber, 1864-1920) 、熊彼得 (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 、鐸卜 (Maurice Dobb, 1900-1976) 等學者,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著作來瞭解資本主義。

      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場與角度來看資本主義,對資本主義的看法或解釋就會有不一樣的版本所以,如果把資本主義視為一個具體存在的現象,並加以觀察的話,此將有助於瞭解形成今日世界面貌的資本主義以此角度出發對資本主義進行研究,布霍德爾以長久持續的時間概念研究資本主義,的確有其革命性的看法與貢獻         布霍德爾並沒有對資本主義下定義,他撇開理論,不以一套理論指出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在透過大量資料廣泛的閱讀、觀察、比較與分析之後,將人類的經濟活動的廣闊性、複雜性呈現出來,從而提出原創性的看法,將人類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三種層次的經濟活動領域,其中一個領域即為資本主義活動的領域他在《資本主義》一書首卷序論中指出:「在本書的構思過程中,我故意把理論 — 各種理論 — 撇開,而專一地注意具體觀察和從事歷史比較我立足於長久持續時間概念,根據過去和現在的辯證關係,從時間上進行比較:這種方法從未使我失望我還從地域上進行盡可能廣泛的比較,因為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我把自己的研究擴展到全世界,使之『世界化』具體的觀察總是占據首位我的目的始終是要通過觀察和揭示,顯現對考察對象的廣闊性、複雜性和非同質性 意義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 Fernand Braudel ,楊起 譯,資本主義的動力 與 Immanuel Wallerstein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