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共振碎石化技术在国省干线大中修的中的质量控制-以省道306线乐峨路改造为例.docx
6页浅谈共振碎石化技术在国省干线大中修的中的质量控制-以省道306线乐峨路改造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公路改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施工迅速、质量达标、节约投资、已成为施工方案选取的关键本文探讨共振碎石化技术在路面改造中的适用性,基于共振石化技术的机理,依托国省干线改造工程实例分析了共振和石化技术在国道主干道路改造中的适用性,并指出了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今后类似项目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共振碎石化技术;国省干线;质量控制1引言共振破碎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改造措施,在振动头高频振动激励其下方的水泥混凝土板,当激励频率与混凝土板的固有频率接近,并保证振动头足够的下压力时,振动头与水泥混凝土板产生共振,导致其迅速破碎,破坏原混凝土板后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我国共振碎石化技术用于道路建设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破碎后粒径的研究,使用碎石化层作为柔性基层的可行性,以及碎石化后沥青路面的设计,正处于试验阶段,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依托省道306线乐峨路改造工程实例,以“防反射裂缝为核心,控制路面强度为关键点”,依托项目阐述了原路面的病害和路面状况,并阐述了共振碎石化技术施工质量要点的控制,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共振碎石化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工程概况及现状调查S306线乐峨路改造工程位于峨眉山市东侧,起点于原高山铺收费站,终点位于成昆铁路峨眉火车站下穿铁路框架桥全长约8.816km,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1米—27米不等,设计速度8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200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经过13年的运行,目前主要病害有:开裂、坑槽、松散、车辙、拥包、泛油、修补等产生开裂原因主要有:1、由于是“白加黑”路面,基层混凝土板块出现脱空、错台、板块破碎等病害,造成反射裂缝;2、沥青面层由于行车荷载、水等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疲劳开裂根据专业检测单位对S306线高山铺收费站至成昆铁路峨眉火车站下穿隧道段进行路面(PCI、RQI、RDI、SRI、PSSI)等技术状况的现场调查分析工作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的规定评定该段上下行路面PCI、RQI、RDI、SRI、PSSI总体处于“中”的水平,达到大修条件道路现状排水情况,道路两侧排水设施较好、排水沟未堵塞,排水通畅,雨后路面无积水现象,病害路段排水基本通畅在符溪场镇段,由于城镇建设将原排水沟封闭,有淤堵现象综合工程造价、后期使用质量和维护成本、施工工期、交通组织、环保等综合因素,推荐该段大修方案为洗刨原沥青路面,采用共振碎石化技术破碎原混凝土路面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3共振碎石化技术简介及其应用情况3.1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机理共振碎石化技术的工作机理如下:有专门的共振设备提供连续的高频低幅的震动,这种震动能量依靠破碎用的锤头传导至水泥板块内部,这种从内向外发散的高频率震动使得石块整体发生均匀的破碎,破碎出来的块体具有较为均一的大小和规律性,作为支撑的钢筋与混凝土也可以完好的分离开和冲击敲打水泥块的间歇式冲击原理不同,共振碎石化技术的能量高,可依靠与水泥块体短时间高能量的接触,把水泥块体的裂缝在短时间内以40°角左右均匀的延伸到整块板材,因为其斜向受力的独特性和结构的紧凑性,使破碎后的承载力大大提高另外,连续高频低幅的震动与“冲击”方式相比具有很小的冲击力,因此这种方法对路基也不会产生损害共振机理关系如图1图2挖方边沟下增设渗水沟原路面侧沟排水系统比较完善仅在改造过程中应设置渗流沟,详见图2(2)沿线的构筑物分布调查及处理措施共振碎石化过程中可能会对建筑物和建筑物造成损害在施工前,有必要详细调查沿路的房屋,桥梁,涵洞,通道,地下管线等的位置,方向,深度等的分布情况,相应的位置用不同颜色和不同标记的涂料标记进行破裂时,进行差异并进行监测以确保安全。
当结构的埋深大于0.8米或者从建筑物到肩部的距离大于20米时,它可以正常破碎影响结构未达到施工安全距离或破碎石化部分与其他结构部分之间的连接处时,应设置应力释放通道,并在两者之间的连接处切断接头,深度穿透表层和基层;沿线20米范围内有建筑物隔振槽设置在路基的外侧和建筑物之间振动隔离沟槽的深度不小于0.8米,宽度不小于10厘米,以避免损坏3.3质量控制点施工准备阶段在共振之前,应研究路面破坏状况,及时处理软弱老路基和修补损坏混凝土板块,根据原路面混凝土厚度检测挠度和劈裂强度通过试振检测确定共振频率、振幅、前进速度、锤间距等碎石化设备参数表1共振碎石化设备参数(3)共振后处理共振碎石化处理后,加入0~9.5mm石屑,洒水,用20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5次以上,达到相应压实度检测弯沉值,通过碎前和碎后弯沉值比较,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是否过振检测合格后及时施工沥青面层4结束语通过306省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经验,碎石化技术控制要点可归纳为“治”、“透”、“实”、“稳”、“检”、“盖”六字要诀1.治——病害处治,即对软弱老路基或基层进行病害治理,2.透——必须将原水泥混凝土面板破透,让其能量充分释放,这是防止新加铺路面结构是否出现反射裂缝的关健。
充分了解和掌握原路面状况和沿线结构物分布,通过探坑确定共振破碎机的频率、振幅等参数3.实——碾压密实,用钢轮和胶轮组合碾压,4.稳——砼路面破碎后应形成稳定的路面结构层5.检——质量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弯沉值、破碎宽度、漏破情况、软弱路基处治情况等,检验共振后效果6.盖——压稳后及时施工沥青面层,目的是防止雨水等水份对路基的侵蚀,保护破碎层以上为改造过程一点经验,望对后期类似项目改造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参考文献:[1]王祖顺,王书杰,郭朝阳.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攀枝花市国省干线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17(10):63-65.[2]王海俐.共振碎石化技术在210国道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40(12).[3]宋佳.论共振碎石化技术在市政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2).[4]桂祈志,曾辉.共振碎石化技术在益常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交通技术,2016,13(1):24-27.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