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趣的声音教案.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工作****教案
  • 文档编号:310728820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14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趣的声音教案有趣的声音教案1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感兴趣,探索不同物体之间的碰撞会发出不同声音的秘密  2、体验探索声音秘密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想法  活动准备:  小篓子、空口香糖瓶和装有硬币、米粒、蚕豆的口香糖瓶分别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个  活动过程:  一、听音游戏——找空瓶  1.出示小篓子,提问:每个篓子里都有四个口香糖瓶,其中有一个是空的,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个空瓶找出来呢?  2.如果不能打开瓶盖,你用什么办法呢?请每个人找一个篓子,用不打开瓶盖的办法找出空瓶  3.你刚才是怎么找到空瓶的?(摇一摇,没有声音的就是空的  二、发音游戏——玩空瓶  1.小朋友真聪明,用听声音的办法找到了空瓶下面请你和空瓶玩一玩,想办法让它们不装东西也能发出声音,看谁想的办法多幼儿操作)  2.你是怎么玩的?还有不同的玩法吗?(幼儿边示范边表述)  3.小结: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办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会儿  三、辨音游戏——找秘密  1.剩下的这些瓶子为什么摇了以后才能发出声音呢?小结:摇一摇,东西在里面动,你碰我,我碰你,就发出了声音  2.这三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请你再去仔细听一听,告诉我你听出了什么秘密。

        3.你听出了什么?为什么不一样?小结:原来瓶子里装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4.师摇动瓶子,幼儿听声音逐一猜测物体并检验  a.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硬币)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将硬币倒入透明瓶检验)请你再去摇一摇、听一听找到藏硬币的的瓶子幼儿一个接一个摇瓶互相检查  b.这个瓶子发出的声音像什么?猜猜里面装着什么?(倒出米粒当场检验)你能用小耳朵帮忙找到装米粒的瓶子吗?找到的小朋友也倒到透明瓶子里检查一下幼儿分两组将米粒倒入两个大瓶检验)  c最后这个瓶子里装的什么呢?(幼儿猜蚕豆等)到底是什么我们把瓶子拿来看一看你的瓶子里有多少豆豆?(一个和许多,分两组站好)比较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大还是许多豆豆发出的声音大小结:原来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小,许多豆豆发出的声音大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装很多很多的豆豆声音是不是会变得很大很大呢?请你把瓶子装得满满的,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幼儿操作)你发现了什么?瓶子装得满满的声音却怎样了?为什么没有声音了?  四、结束部分  师:瓶子里装满了豆豆摇了以后就听不到声音,那如果装满了其他东西会不会发出声音呢?请小朋友回去试一试有趣的声音教案2  活动目的:  1、感知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初步懂得保护自己小耳朵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玩具、录制噪声、多媒体制作  重点:  感知声音  难点:  分辨不同的声音  活动流程:  (一)听音游戏,感知声音  1、多媒体演示:  猜猜这是谁发出的声音?用什么听到的?  2、你们的小耳朵真灵  3、过渡:  前两天小朋友带来了许多会发声音的玩具,今天,老师先要请你们动动小脑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玩具发出声音来呢?  再用你的小耳朵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二)操作练习,分辨声音  1、幼儿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摆弄玩具,分辨声音  2、交流讨论:  (1)你玩的是什么玩具?  (2)试一试:你是用什办法让玩具发出声音来的?  (3)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3、仔细分辨:这两个罐子是一样的啊,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  4、小结:  原来啊,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哦  (三)经验交流,保护耳朵  1、播放噪音:什么声音啊?快来快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  2、你们为什么都捂住自己的小耳朵?(幼儿讲述)  3、小结:  保护自己的小耳朵,所以平时我们小朋友之间要轻轻的说话  4、除了轻声说话,我们小朋友还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耳朵?(平时妈妈是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耳朵的?联系幼儿生活经验)  5、小结:  我们小朋友和妈妈都有那么多的好办法,以后要好好保护好耳朵,让我们的小耳朵变得灵灵的,能听得更清楚。

      有趣的声音教案3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有趣的声音教案4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感兴趣,了解让物体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  2.主动探究瓶子里装入不同东西后发出不同声音的秘密  3.体验探索声音秘密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想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篓子、装有空口香糖瓶和硬币、米粒、蚕豆的口香糖瓶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个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硬币、米粒、蚕豆等物品,对生活中各种声音感兴趣,玩过让纸发出声音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用不打开瓶盖的方法寻找空瓶(听音游戏——找空瓶)  1、老师的每个篓子里都有4个口香糖瓶,其中有一个是空的,你有什么办法把空瓶找出来呢?  教师出示装有4个瓶子的篓子,请幼儿想想、说说找出其中一个空瓶的办法  2、如果不能打开瓶盖,你会想什么办法呢?  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篓子,要求用不打开瓶盖的办法找出空瓶  环节自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在吃瓶装或杯装食物时,有的习惯打开瓶盖检查里面的食物有没有吃完,有的则会摇一摇瓶子听一听,于是我将观察到的这一生活细节用在了第一环节中,意在激发孩子回忆、运用已有经验  二、尝试用各种办法让空瓶发出声音(发音游戏——玩空瓶)  1、小朋友真聪明,用摇一摇、听声音的办法找到了空瓶下面请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办法让它不装东西也能发出声音,看谁想的办法多。

        教师鼓励幼儿想出、玩出多种让空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2、你是怎么玩的?还有不同的玩法吗?  请部分幼儿示范刚才自己玩瓶的方法,同时鼓励其他幼儿说出不同玩法  小结语: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办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会儿  环节自评:基于第一环节的尝试,孩子拿到空瓶后的直接认知经验就是瓶子装了东西摇后就会有声音我利用孩子们已有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具有“悬念”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孩子通过多次尝试发现了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各种办法,引导孩子在已有经验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识即:瓶子与任何物体碰撞以后就会发出声音  三、探究瓶子里装入不同东西后发出的不同声音(辨音游戏——找秘密)  1、剩下的这3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请你再去仔细听一听,告诉我你听出了什么秘密  幼儿自主探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你听出了什么?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语:原来瓶子里装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猜猜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在教师摇动瓶子,幼儿听声音猜测瓶内物体并检验的互动环节中进行特别幼儿对于自己猜测结果的验证很期盼,所以教师将硬币倒入透明瓶检验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4、请你也去摇一摇、听一听找到藏硬币的的瓶子  幼儿用摇一摇、听一听的方法找到篓子里藏硬币的瓶子  5、那这个瓶子发出的声音像什么?猜猜里面装着什么?你能用小耳朵帮忙找到装米粒的瓶子吗?  教师请找到的小朋友分两组将米粒倒到透明瓶子里检查,并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米粒泼在地上,培养孩子要爱惜粮食的习惯  6、最后这个瓶子里装的什么呢?到底是什么我们把瓶子拿来看一看你的瓶子里有多少豆豆?  幼儿瓶子里的豆子数量为一个或许多,请幼儿先观察自己瓶子里的豆子,再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然后再引导他们比较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大还是许多豆豆发出的声音大  小结语:原来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小,许多豆豆发出的声音大  环节自评1:对于瓶子里装的物体也是精心设计的,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硬币发出的声音特点最明显,孩子最为熟悉,能轻松猜到;米粒发出的声音和沙子、泥土发出的声音相似,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便有了几种不同的想法;而蚕豆发出的声音对孩子来说相对陌生,孩子的猜测难度加大  环节自评2:在这一环节还有一个孩子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就是通过听声音依次找出装有硬币、米粒的瓶子,虽然找的方法相同,但在检验时却用了三种不同的形式:检验硬币,是孩子一个接一个摇动瓶子,其他孩子倾听并判断;检验米粒,是孩子分组将其倒入透明器皿;检验蚕豆,是请孩子打开瓶盖,并在打开瓶盖后发现豆豆多少的不同,再根据豆豆的多少进行分组比较声音的大小,从而巧妙的得出“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小,许都豆豆发出的声音大”的结论。

        7、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装很多很多的豆豆声音是不是会变得很大很大呢?如果把瓶子装得满满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呢?  8、你发现了什么?瓶子装得满满的为什么没有声音了呢?  环节自评:是不是豆豆越多,声音越大呢?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孩子积累了新经验的同时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装很多很多的豆豆声音是不是会变得越来越大呢?如果你把瓶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