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秦岭金属矿产的成矿机理研究马文平.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野鹰
  • 文档编号:11597062
  • 上传时间:2017-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7.52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TECHNOLOGY WIND[摘 要 ] 陕西省的小秦岭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好,盛产多金属矿产通过分析小秦岭矿床的特征,结合地质条件提出小秦岭的矿区预测方向[关键词 ] 小秦岭;金属矿产;成矿机理小秦岭金属矿产的成矿机理研究马文平 吴 俊 刘 宏(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二总队,陕西咸阳 712000)小秦岭地位陕西省,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金矿富集区 已探明的大型金矿床有 7 个,中型金矿床 20 个,小型金矿床 28 个,金矿的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 1 小秦岭成矿地质条件小秦岭是地槽性褶皱变质区域,是变质核杂岩构造 小秦岭位于秦岭褶皱系中段,主要分布元古代地层及太古宙太华群中,在区内基底地层是由深变质岩系组成,下部是火山岩系及石英岩组成,盖层的上部是有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成的 由于长期受到秦岭褶皱带及板块边界深断裂的活动影响,小秦岭地区的构造形态相对较为复杂,北部地区呈现宽缓褶皱形态,南部则为线性褶皱,东西向的断裂发育最为明显,其次是 NNE向 由于小秦岭地区是划分从属于华北和秦岭两个区域的,北部从属于华北区的豫西小区,太古 、元古及早古生界是主要的出露地层,并零星分布着新生界 、中生界 。

      南部秦岭褶皱带的出露地层主要为陶湾群及宽坪群 陶湾群与宽坪群整合接触,以片状大理石岩为主要岩性,总厚度约有 2400~3000m,分上 、中 、下三部分,上岩层主要是以绿泥石英片岩 、绢云钙质片岩及含磁铁矿绢云石英片岩组成,约厚 360~1500m,片状大理岩是中部的主要岩性特征,夹杂一些云母石英片岩 、少量的绿色片岩;下部主要以石英大理岩 、片状黑云母石英大理岩 、黑云大理岩为主要的岩性组成,约厚 500~1000m宽坪群由上 、中 、下三个亚群组成,云母石英片岩是上亚群 、下亚群的主要岩性组合,分别约厚 700~2000m、700~3000m;而中亚群岩性则主要以绿色片岩为主,厚度大约是 953~1360m小秦岭是我国的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上太古界的太华群是主要的出露地层,基性火山 - 沉积变质是太华群的主要岩系特征,也是小秦岭的主要含金层位 小秦岭的金矿田主要是以老鸦岔脑一娘娘山复背斜以及用于组成构造的格局 由于断裂层发育的时间较长,经历了多期的活动,所以属于导矿构造 印支 - 燕山期以及一些次级断裂 、裂隙构造因为岩浆活动频繁,广泛的分布着不同期次的侵入岩,加上岩浆活动多期次多旋回的特点,形成了主要以酸性岩浆侵入为主的构造形态,而活动最为强烈的是燕山期岩浆 。

      文峪 、娘娘山是主要的岩体,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所需热源 、热液主要是由岩浆的多期活动提供 2 陕西省小秦岭矿床特征2.1 含金石英脉的分布、类型在小秦岭的矿田内有 1000 多条含金石英脉,有 1/4 的长度大于200 米, 47 条 1000 米以上的含金石英脉 由于含金石英脉多是成群成带的产出,平行 、等距分布,因此,能够圈出矿体的被称为矿脉,分布最为密集的矿脉主要是在主褶邹背斜轴附近 含金石英脉主要有两种类型:黄铁矿型和多金属型 黄铁矿型含金石英脉约占了 80%的比例,多金属型含金石英矿脉主要发育区是主褶皱背斜中西段 2.2 矿脉特征矿脉呈现膨胀分枝复合现象,一般情况下是以单麦产出 矿体形态通常为脉状透镜状,矿体分段富集在矿脉中,如果是相邻近的两个矿体通常呈现左行侧现 一般情况下上部与中部的矿体品位相对较为富裕,底部和顶部的矿体品位较为贫瘠 矿体的厚度最高可达 8m,普遍厚度为 0.3~2m;属于中等变化类型,变化系数为 52%~83%;矿石品位一般情况下是 5~1991t,最高能达到 1000g/t,由于相邻的两个样品的品位相差较大,所以属于不均匀极不均匀型矿体 整体上品位厚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极少有负相关 、不相关类 。

      2.3 矿物成分及类型矿脉的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黄铁矿为主,方解石 、白云石 、铁白云石等是次要的矿物成分 还 有作为一些矿脉主要矿物的方铅矿,如可构成中型铅矿床的文峪金矿 505 脉 矿石类型依据矿物的成分可以分为四种:多金属硫化物矿石 、黄铁矿型矿石 、矿化围岩型以及氧化型 3 小秦岭金属矿产找矿方向小秦岭型金矿找矿地质标志是: 1) 太古界是主要的寻找小秦岭型金矿标志,在太古界的区域内太华群是主要的直接标志; 2) 多期褶皱枢纽断裂破碎带; 3) 存在于老地层中的最晚期花岗岩 主要的六个找矿预测区域,如表:找 矿方向: 1) 重高磁高异常区 如:陕豫交界一带,这里是太华群的 “高重高磁区 ”,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构造叠加交汇部位是找矿较为有利的地段 2) 华山岩体周边区域 由于这部分的区域呈现金化探异常分带,所以也是 “高重高磁区 ”,是寻找 “蚀变岩型金矿 ”较为有利的地段 3) 古韧性剪切带 该带是含矿热液的通道,是赋矿的有利空间,找矿潜力巨大 4 总结小秦岭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富集区,其地形地质特点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盛产多金属矿产,充分挖掘小秦岭地区的金属矿产蕴藏潜力,可以提供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参考信息 。

      [ 参考文献 ][1] 王力群 ,陈昌明 .陕西小秦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刍议 [J].陕西地质 ,2002.[2] 郭文秀 ,马旭东 ,尉向东 .小秦岭金钼共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3] 李春兰 ,陈靖 ,郭文波 ,杨宏林 ,向婷婷 .小秦岭地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找矿预测 [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2.[4] 张启 ,刘辰 ,马玉梅 ,陈少迅 .陕西小秦岭金矿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J].陕西地质 ,2011.工程技术14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