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消费经济学第十一章消费方式资料.ppt
24页第十一章 消费方式,要 点,消费方式的含义? 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消费方式的变化趋势? 公共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原因?商品性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多 消费方式的特点 个人消费;公共消费 消费服务商品化的含义和意义?消费服务商品化需要的条件? 消费者闲暇时间的增加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一节 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节 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一、消费方式的含义 1、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是消费需求的满足方式,或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结合的方式即消费者如何获取被消费的商品及服务以及如何消费 2、消费方式的两层含义 (1)消费的技术方式(自然方式); (2)消费的社会实现方式(社会实现范围--个人消费、集体消费和公共消费;社会实现途径--自给性消费、半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消费经济学对消费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消费的社会实现方式第一节 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3、消费方式的类型 (1)按实现的范围分为个人消费、集体消费和公共消费 (2)按实现的途径分为自给性消费、半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消费方式的两个方面都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消费方式的变化趋势,一、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的变化趋势 1、趋势 相当长的时间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消费都将是消费的主导方式。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公共消费所占比重将呈上升的趋势 2、家庭消费方式的长期必然性 (1)家庭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单位,因而是社会的基本消费单位 (2)家庭成员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某种需要,只能通过家庭内部的消费来实现 (3)消费者的需求因多种因素(如个人收入水平、个人兴趣、爱好、习惯)的影响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需求的充分满足只有通过家庭才能实现3、公共消费存在的必然性 (1)公共消费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共同需要 (2)从某些消费资料的特性来看,只有通过公共消费活动,才能获得比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 (3)公共消费具有上升的趋势 4、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具有不同的特点 (1)个人消费:分散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2)公共消费:集中性、统一性和公开性5、对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规模效益的认识 (1)不同的消费方式选择确实有规模效益问题 (2)消费方式具有消费者和政府的可选择性 (3)消费方式的选择不仅受消费规模效益的约束,还要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制约,受消费需求的差异性的制约,任何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片面强调消费的规模效益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6、公共消费的实现途径 (1)公共消费资料的提供(产品、设施及服务):政府提供或私人提供; (2)公共消费的付费方式:免费、优惠付费或完全付费。
三、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的变化趋势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自给性消费比重将逐渐降低,商品性消费比重将逐渐上升 1、消费品的商品化 消费品的商品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商品化的过程相一致 2、消费服务商品化 服务商品化将使消费者的闲暇时间增加,伴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推动消费方式发生第二次重大转变第二节 消费服务社会化及其意义,一、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 1、消费服务社会化 消费服务社会化是个人消费领域的服务不是由消费者个人提供,而是由社会提供;消费者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得服务,而是通过付费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服务 2、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内容 (1)消费过程之前的加工、制作、整理等服务活动; (2)消费过程中和消费之后的服务活动; (3)与孩子的照料、教育相关的服务活动 消费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与消费的过程相关的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他人劳动)的过程二、消费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消费服务社会化使消费者的闲暇时间增加,有利于 人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消费规模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就业率,,三、闲暇时间、闲暇消费与休闲产业 1、消费者的时间分配 (1)从一天角度分配: 工作时间;满足个人生理需要的时间;家务劳动时间;闲暇时间。
(2)从一年角度分配: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2、缩短家务劳动时间的方法 (1)家务劳动的机械化 (2)家务劳动的社会化,3、增加闲暇时间的意义,1、对于消费者来说,增加闲暇时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增加闲暇时间,有利于提供劳动力质量; 3、增加闲暇时间,发展假日经济,对于当前启动内需有着积极的作用 (1)可以变消费者的潜在消费为现实消费; (2)闲暇消费培植出了更多的消费热点,从而增加了消费需求 闲暇时间和闲暇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标志4、闲暇消费 闲暇时间的增加会带动闲暇消费的增加 闲暇消费包含两部分: (1)已有消费需求的扩展和延伸 (2)新派生出的消费需求 休闲产业的出现,就是适应了闲暇时间增加后派生出的各种消费需求5、我国消费者的闲暇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闲暇消费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2、闲暇消费的知识化程度低; 3、闲暇消费产业亟待发展6、闲暇消费的引导的必要性 (1)闲暇时间增加派生的需求是一种潜在的需求,需要通过引导加以实现 商业引导、政府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引导 (2)目前的闲暇消费内容单调、质量较低,需要加以引导,,7、休闲的文化意义 休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它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文化角度看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它使消费者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它是有意义的、非功利性的,它给我们一种文化的底蕴,支撑我们的精神因而,它被誉为“是一种文化基础”、“是一种精神状态,是灵魂存在的条件她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8、休闲产业 (1)定义: 为闲暇消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相关行业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是其中最主要的行业此外还有很多行业(交通、餐饮、商业、通信等) (2)休闲产业的发展意义: 一方面会产生许多新兴的行业; 另一方面会带动原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四、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实现 消费服务商品化的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具体而言,由三方面条件决定: 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1)收入水平提高是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前提条件 消费服务的生产是在家庭内部由家庭成员提供还是由社会提供,消费服务的附加值不同,从而价格也不同 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3000美元时,服务消费比重和服务业的比重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过程。
2、时间的价值 (1)现实生活中,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的价格(工资水平)和获取额外收入的机会; (2)时间价值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工资水平有直接关系; (3)用时间的价值升值可以解释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从而消费方式的变化 例如:自己搬家还是找搬家公司?在家请客还是在外请客?,,3、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 服务需求的增长能否变为现实的服务消费支出的提高则取决于服务的价格 服务行业劳动力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服务价格主要由劳动力成本决定,因此,劳动力供给状况进而服务价格反过来制约消费服务需求和消费服务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