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万荣花鼓的传承与发展.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4605196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3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万荣花鼓的传承与发展    万建强 郭陈鹏【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万荣花鼓为研究对象,对万荣花鼓在表演时间上、演奏技艺上、表演形式上、地域格局上的传承及其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其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们了解不全面、生态人文环境破坏、传承方式单一建议首先对万荣花鼓进行挖掘、整理、保存,其次着重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后,让万荣花鼓走进体育课堂,丰富其传承方式Key】万荣花鼓;传承;发展一、前言现今,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种休闲体育项目越来越多,现代体育的加速发展已经对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晋南河东地区的万荣花鼓也由于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使得这个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逐步走向衰败所以笔者从万荣花鼓的传承与发展入手,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为保护万荣花鼓提供理论依据二、万荣花鼓的概述万荣花鼓是在山西晋南河东地区万荣县内流传的一种民间花鼓舞蹈艺术万荣县有着悠久的河东文化底蕴,万荣花鼓就是在其独特的环境下被人们传承和发展万荣花鼓表演时的人物角色主要是由打花鼓者、打手锣者、伞头、大锣伴奏者、钹的伴奏者组成在活动中,鼓的表演有低鼓和高鼓,用大锣、铜钹等为之伴奏。

      万荣花鼓的打鼓动作淳朴、健美,感情豪放,动作灵活多变,大动作中又有许多小动作,比如小点头、勾捶、拐捶等,紧打紧收,而且,花鼓动作与队形不断变化,多用“枣心”、“白菜卷心”、“龙摆尾”、“连环套”等,原地跳时,多用“吸腿单跳步”左右勾脚等,形式多变,精彩丰呈[1]三、万荣花鼓的传承和发展(一)万荣花鼓的传承1.万荣花鼓在表演时间上的传承据南景村清康熙八年(1669)的碑记载:“花鼓乃民间社火,由七、八、九人组成,女演奏者持手锣,凤头蛇身,男者腰鼓,蛇身龙体,曲牌流畅,寓有阴阳八卦、天地人和、木金水火土五相生克之意,唯我村独有,世代相传,为祭拜皇天后土民间兴事所奏”[2]由此可见,万荣花鼓在清朝就已经非常盛行了旧时万荣花鼓在开展时主要由社火为载体,每逢正月十五进行社火表演,进行娱神娱人,为来年祈福每逢传统节日或喜庆之日,民间艺人都要拿出“绝活”,打起欢快的花鼓,表达心中的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欢乐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将喜庆的气氛渲染的淋漓尽致2.万荣花鼓在演奏技艺上的传承万荣花鼓的表演可以分为低鼓、高鼓表演万荣县东南乡的花鼓多数集中在汉薛镇南景村周边,以低鼓表演为主,他们的花鼓得到了低鼓演奏技艺的传承,其击鼓手法有撇、搂、挑、绕、戳等十余种,打花鼓时主要低鼓为主,打头鼓和脚鼓为辅。

      万荣县西南乡和北乡的花鼓打法继承了高鼓打法的精髓西南乡老薛村的传统花鼓队在表演上节奏非常快,脚下灵活跳跃手上的击鼓手法有鼓上、前、下的搂击,还有左手倒搂击和背后搂击;脚下步伐多样,表演中随着击鼓节奏的加快,进行各式各样的掏腿击鼓动作,如弓箭步掏腿击鼓、马步掏腿击鼓等,表演时脚下动作幅度大,但头确不能摇晃,需要高超的技艺,观赏兴也大大增加3.万荣花鼓在表演形式上的传承万荣花鼓的表演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的,其中包括打花鼓者、打手锣者、伞头、大锣伴奏者、钹的伴奏者只有在这几种乐器的相互配合下,万荣花鼓才能在表演时营造出火爆热烈的场面,表达真挚的情感花鼓中的人物扮相是依照戏曲《打瓜招亲》中的人物角色装扮的4.万荣花鼓在地域格局上的传承万荣花鼓在地域格局上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万荣县各地花鼓的开展情况在旧时,万荣花鼓主要就分布在万荣县汉薛镇的南景村周边著名的花鼓艺人王天福、田金川和畅春生都是南景村人,是他们把花鼓带到了其它各地,加速了万荣花鼓的发展北薛村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学习花鼓表演,组建了一支花鼓队,为老薛传统花鼓队,积极参与各种大型社火活动发展现今,万荣县的各个乡镇每到社火活动都会有花鼓队出来表演二)万荣花鼓的发展据传花鼓起源于唐,兴盛于宋。

      如:“贾村庙会,为祭祀后土娘娘而立,清代至民国初期,异常繁盛;凡会必有名戏助兴,有时还唱对台”[3]直到新中国成立,万荣花鼓一直在战争中衰落建国初的十年是万荣花鼓的兴盛期,国家领导对于民俗体育的高度重视,万荣花鼓在各乡镇搞的非常红火大跃进后期的1959年,万荣县的花鼓开始衰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万荣花鼓彻底禁止表演,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如“狮子滚绣球”、“凤凰双展翅”等都已失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万荣花鼓活动开始全面复苏,人们开始学习打花鼓2011年万荣花鼓被评选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使其能够在当地浓厚的河东文化下更好传承和发展下去四、万荣花鼓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人们了解万荣花鼓不全面,宣传不足目前,万荣县的人们虽然大部分都知道万荣花鼓,但是通过走访发现,人们对万荣花鼓的了解甚少万荣花鼓主要通过社火活动进行宣传,宣传的方式过于单一,使人们不能全面的了解万荣花鼓二)生态人文环境遭到破坏万荣花鼓在河东这样独特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中得以发展和延续如今,万荣这一地理人文环境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交通、通讯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外来文化侵入,使得人们的传统观念逐渐淡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乡村的乡土气息变淡,庙宇的快速减少,使得花鼓开展活动的平台减少,逐渐走向衰败。

      三)传承方式单一、后继无人万荣花鼓的传承主要是代代相传,方式落后单一儿童、青少年由于在学校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极少去学习本地民俗体育花鼓青壮年大多去大城市打工,形成了青壮年人数减少,造成了参与万荣花鼓活动的大多是老年人,活动中缺乏精力,从而无人继承和发展万荣花鼓五、建议(一)政府对万荣花鼓进行有效的挖掘、整理、保存万荣花鼓是在当地独特的人文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政府应长期对万荣花鼓挖掘整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而对花鼓进行复原、保存记录,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把万荣花鼓的方方面面进行保存,把最完整的、最具当地特色的万荣花鼓展示给人们了解、学习二)建立生态文化村,保护生态环境万荣花鼓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要建立生态文化村,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保护万荣花鼓赖以生存的环境在生态文化村中,通过人为的方式,保持乡村特有的文化性质在村中对万荣花鼓进行重点保护,使其在村中持续发展下去,保持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三)将万荣花鼓引入学校课堂,培养专业人才学校作为万荣花鼓传承最好的载体,将花鼓引入学校课堂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将花鼓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万荣花鼓的认知水平和培养专业人才。

      进而促进万荣花鼓的传承与发展六、结语近年来,万荣花鼓这一民俗体育在传承和发展中都面临着困,通过对万荣花鼓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保护万荣花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可以健康的传承和发展下去Reference】[1]暴丽霞,王建洲,陈华荣.河东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5):77-82.[2]牛晓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万荣花鼓[EB/OL].(2012-11-05)http://[3]杨云.试论万榮花鼓的文化特征与审美旨趣[J].民间舞蹈文化研究,2008,(1):55-6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