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经济概况西双版纳.ppt
35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云南经济概况,西双版纳经济发展,小组成员:马妮娜 20101113145,徐红梅 20101113142,张雯雯 20101113143,孙从艳 20101113123,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简介,二、西双版纳自然概况,三、西双版纳三大产业发展,四,、西双版纳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五、西双版纳橡胶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六、参考资料来源,目录,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与泰国的直线距离仅200余公里。
东距太平洋的北部湾400多公里,西距印度洋的孟加拉湾600余公里边界国境线长达966.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西双版纳,古代泰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被誉为“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最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966公里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的边疆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0个国营农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彝、瑶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7.3%二、西双版纳自然概况,西双版纳日照充足,具有热量有效性高、静风少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雾日多、湿度大、干湿季分明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组合优势,极有利于热带花卉和其他作物生长1、土壤条件,全州土壤类型共有9个土类18个亚类55个土属120个土种。
土体深厚,有机制含量高,土壤质地均匀、疏松,物理性能良好,土壤肥力较高土体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均匀、疏松,物理性能良好,,土壤肥力较高土体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均匀、疏松,物理性能良好,,土壤肥力较高2、光、热、水条件,西双版纳光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6000兆焦耳/平方米,直接辐和投射各占一半全年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5-50%年平均气温18.1-22,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最冷月平均15以上,多年平均最低温在5以上,极端最高温38.1-41,极端最低温-0.5-3.7全州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9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季(11月至次年4月)和湿季(5月至10月)之分,湿季降雨量占85%以上,降雨日数115天以上旱季虽长,但雾日多,全年有130-150天,雾浓而重,可缓和旱季旱情冬季有山地逆温层存在,有利于越冬年平均相对湿度82-85%,绝对湿度平均为16.2-21.4毫巴是云南三大高湿地区之一年平均风速0.5-0.8米/秒,既无常风影响,又无台风袭击在正常年份的寒潮,多被北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等高山所阻挡而不易到达本州只有西伯利亚高强度偏置西支的强寒潮可沿横断山谷南下,会造成偶发性寒害。
三、西双版纳三大产业的发展,2012,年云南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2,年云南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年全州生产总值1976842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27万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598050万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809265万元,增长12.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8%,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3%,上升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9%,下降2个百分点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19188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4%,提高1.9个百分点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61.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下降0.8个百分点年末人口城镇化率为40%,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二、农业,201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4696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农业总产值339144万元,增长9.1%;林业总产值526418万元,增长9.3%;畜牧业总产值69103万元,增长4.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36.96万亩,比上年增长2.6%,其中稻谷面积64.17万亩,下降4.2%;油料种植面积2.67万亩,下降7%;蔬菜种植面积19.34万亩,增长2.6%;甘蔗种植面积19.92万亩,下降0.6%年末茶叶面积75.54万亩,比上年末增长3.3%;水果面积34.19万亩,增长43.5%主要农产品中,粮食、甘蔗、茶叶、水果、蔬菜产量保持增长年末生猪存栏50.91万头,比上年末下降0.2%;大牲畜存栏9.07万头,下降12.7%全年肉类总产量32489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24604吨,增长7.4%;牛肉产量4265吨,下降1.8%;羊肉产量85吨,增长30.8%年末渔业养殖面积8.8万亩,比上年末下降2.4%全年水产品产量2.6万吨,增长18%年末农村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0361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4.8%全年农村化肥施用量(折纯)4.66万吨,增长8.3%农村用电量9315万千瓦小时,增长10.4%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三、,工业和建筑业,2011年,,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672314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282935万元,增长43.2%;重工业总产值389379万元,增长1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7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2543万元,增长18.8%其中,铁矿采选业增加值40772万元,下降21.1%;精制茶加工业增加值52921万元,增长21.3%;制糖业增加值37401万元,增长49.1%;电力生产业增加值106183万元,增长12.2%;电力供应业增加值45096万元,增长59.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33259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利税182393万元,增长31.5%实现利润126080万元,增长45.3%主要工业产品中,发电量、糖、啤酒、水泥、黄金产量保持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00081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475万元,增长18%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4737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分城乡看,城镇投资(含房地产开发)1210173万元,增长26.6%;农村投资174564万元,增长12.2%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6691万元,比上年下降52.1%;第二产业投资129281万元,增长19.5%;第三产业投资1054201万元,增长33.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4990万元,比上年增长40.7%。
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05599万元,增长74.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9215万元,增长63.9%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02.02万平方米,增长5.7%;销售额334646万元,增长11.4%2007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速度,2011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四、第三产业,(一),、旅游和外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12.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海外游客29.44万人次,增长35.9%;国内旅客935.98万人次,增长17.6%;口岸入境一日游游客47.23万人次,增长31.7%全年旅游综合总收入100.24亿元,增长24.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551万美元,增长45.7%;国内旅游收入92.08亿元,增长23.6%全年对外经济贸易总额1160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进出口贸易97960万美元,增长5.9%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80项,实际利用州外资金68.8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43万美元,增长55.1%2007-2011年旅游人数及增长速度,2007-2011年旅游总收入及增长速度,2011年对外经济贸易及增长速度,2011年,,全年高等教育(含大专)招生992人,在校生3016人,毕业生934人。
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招生1048人,在校生3055人,毕业生813人职业初、高中招生1436人,在校生8091人,毕业生1366人普通高中招生4146人,在校生11161人,毕业生2708人普通初中招生14319人,在校生41686人,毕业生13508人普通小学招生15345人,在校生87733人,毕业生14979人幼儿园在园儿童数2.6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80.93%全年州本级财政投入科技经费550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150万元,科学普及经费60万元,科技专项经费90万元全年专利申请数6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29件;授权专利数4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13件本年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3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7项年末全州共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45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4个,文化馆4个,乡镇文化站31个艺术团体全年组织国内演出592场,观众69.9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25.46万册,借阅者41.46万人次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年末全州共有卫生机构760个,其中医院29个,卫生院3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91个,村卫生室26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
卫生技术人员643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87人,注册护士1803人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5340张全年传染病发病266.87/10,万全年我州参加云南省各项体育竞赛获得金牌11枚、银牌26枚、铜牌37枚参加云南省青少年各项体育竞赛获得第一名24项、第二名13项、第三名6项二)科教文卫和体育事业,2011年,年末全州常住人口11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3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85,死亡率5.53,自然增长率6.32年末全州户籍人口95.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7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70.1%;少数民族人口73.87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77.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5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消费支出13030元,增长19.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人均住房面积为32.1平方米,每百户拥有摩托车、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移动、空调、家用汽车分别为69.3辆、86.9台、90.6台、125.1台、286.7部、30.7台、12.4辆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27元,比上年增长22.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21元,增长28.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3%,全年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8680元。
年末全州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7.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78万人,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