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游诗词艺术特色.doc
8页浅析陆游诗词的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科 汪庆梅【内容摘要】: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报国理想,寻找报国道路的一生,也是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一生陆游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阔,思想鲜明,主题深刻,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与尤〔亵〕、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诗坛四大家他一生著作丰富,诗作逾万首,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陆游的诗篇主要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本文从陆游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几个方面评析陆游的诗歌,从而进一步了解陆游的艺术特色关键词】:思想 爱国 特色 影响【正文】: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锋利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阔人民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阔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那么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陆游幼小跟随父亲辗转逃难,饱经战乱,耳闻目睹的是有志之士的慷慨陈辞,金人兵马的肆意践踏,人民流离失所,山河支离破碎国破家亡的耻辱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父辈们宁死救国的精神给他种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他就是在这种充满爱国思想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中成长的,他全身的血液中无不奔腾着爱国主义的细胞因此,陆游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陆游一生积极主张抗金,受到当权的投降派的打击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报国理想,寻找报国道路的一生,也是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愤的一生他虽然一直受到投降派的打击和迫害,屡次被罢黜贬名,但燃烧在诗人心里的爱国火焰,至死都没有熄灭他把自己的人生壮志和热情,把自己的满腔的热血和悲愤,全部倾注到了诗歌当中,因而诗中的激昂慷慨总是和悲愤沉郁结合在一起他的诗歌的主旋律就是反映民族矛盾,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浓重的时代气息,慷慨悲壮,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具有强烈的战斗性陆游的诗歌创作成就是被世人公认的,诗歌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也是他诗歌最为显著的特点,但是这仅是陆游诗歌创作的一个方面,陆游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诗歌的思想和艺术形式方面的拓宽和创新,影响和启迪了当时乃至后世的诗人,意义重大。
一、 陆游诗词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第一,对封建士大夫来说,爱国和忠君是不可分的,而陆游的爱国思想那么包含更多更为广泛丰富的内容他认为:“食粟本同天下责〞,“神州未复土堪羞〞着眼点不限于一朝一代,一君一姓,他在诗中还常常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更为可贵的是,他将祖国命运和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三军不征战,比屋困征赋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他的那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同样不能与其热爱祖国的思想分开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都是祖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而且他认为人民最爱国,“忠言乃在闾里间〞他的许多诗赞颂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给南宋军人提供情报的北方人民,就是本于这种认识,他热情颂扬宗泽的联合农民起义军;“君不见昔日东都宗大尹,意感百万虎与狼〞第二,对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他不仅热情歌颂,而且要投身其中他的诗不只抒写爱国忧国的情绪,以及表示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而且声明要把生命交给这场正义战争,“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他的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其他爱国诗人中都更进一步,因此反侵略战争在他笔下就表现得豪迈,雄壮第三,陆游较少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和单纯报复情绪,而这是当时许多爱国者都很难防止的。
他力主抗金是从正义的立场出发反对侵略,只要求恢复“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士马发赵燕,布帛来青徐〞的国家统一安定,而不是为了“开边、扩张〞他希望各族政权互不侵犯,各守疆界,和平共处,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说:“不须绝漠追败亡,亦勿分兵取河皇,〞他也不主张民族报复主义,只要求赶出入侵者 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中,或言征伐事,或对统治者进行谴责和揭露,或反映人民生活的艰难,或抒发自己难以抑止的悲愤,这些思想内容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爱国情思他一方面怀着炽热的感情,强烈的愿望,大声疾呼,用冲动人心的语言和艺术形象宣传爱国思想,歌颂爱国斗争,抒发豪情壮志,同时又以饱满的热情在梦想中寄托爱国理想,激昂慷慨、乐观自信但是,诗人对客观现实又有清晰的认识、冷静分析形势,深入而真实地反映锋利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心,抒发了深沉的忧愤二、陆游爱国诗的艺术特色陆游12岁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诗作逾万首,还有词壹佰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现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与尤〔亵〕、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诗坛四大家他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表达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并抒发自己立志报国但壮志难酬的悲愤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中,对农民的痛苦寄予深深的同情,常与爱国精神相联系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除了创作大量的不朽诗篇,他还创作了不少的词,虽然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诗歌不仅洋溢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激情,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非同凡响的卓越成就第一,以现实主义为基凋,兼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方法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很接近于杜甫的他始终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并不惜为国牺牲他的诗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前人也曾许以一代“诗史〞的称号,是有根据的陆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调,主要表现在他能从现实生活和炽热的斗争中提取诗材,启发诗思,相当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代表了广阔人民的愿望和呼声,具有突出的典型性。
在表现手法上,陆游的现实主义创作却自有其鲜明的特征他不是或者很少对客观现实生活作情节完整的去叙事性描写,而是善于用高度概括和夹叙夹议的手法反映现实,并注重抒写个人的主观感情和见解他往往通过表达、议论、抒情相结合,把巨大的社会现实内容浓缩在一首短诗里加以表现如?关山月?,全诗只有12句,却用对照的手法描写了皇帝下诏主和,将军临边不战,朱门酣歌醉舞,士兵亟思报国和遗民渴望恢复等多层面的内容,成为整个南宋时代主和与抗战斗争的高度艺术概括;并且作者又把他反对议和,斥责权奸,同情遗民的感情融于其中,直抒胸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两宋诗坛“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使他的现实主义诗歌表现出一种特别的理趣和深刻性但是陆游的诗概括性和抒情性比拟强,而故事性比拟薄弱象杜甫的“三吏〞、“三别〞那样严格的叙事诗,在他上万首的诗集中固然是没有,就是象白居易那样夹叙夹议的挖苦诗,也是绝少的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主要和他所处的黑暗时代有关,他自己就曾说过“躲尽危机,消残壮志〞(〈沁园春〉)这样的话,而通过用事来概括现实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宋诗坛“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时代风气陆游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现为对报国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这也是诗人继承屈原、李白诗歌风格的显著成就,因而他当时就有“小太白〞之称。
丰富而瑰丽的想象,是构成陆诗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个因素陆游爱国忧民,一心抗金杀敌,但理想和抱负不得实现、才能无法施展由于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由于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于是诗人就凭借想象、联想来表示内心强烈愿望,借助幻境、梦境来喷吐胸中的壮怀英气,因此陆游的诗也具有丰富而瑰丽的想象在想象的天地里,他气魄是如此壮伟:“手把白玉船,身游水晶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醉歌?)“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诗人觉得自己披织女裁的衣裘,升上天空,和北斗星一块饮酒,并“却驾白凤骖班虬,下与麻姑戏玄洲〞,想象美丽极了在?弋阳道中遇大雪?中,他看到“大雪塞空迷远近〞,就想到北伐的队伍“壮哉组练从天来〞,境界壮阔极了有时,陆游还在诗中借助狂放豪肆的行为来宣泄难以抑制的愤慨,如?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中说,“谁知酒得尚能狂,脱帽向人始大叫〞,原因何在?因为“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但是,陆游的时代,毕竟不同于李白他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乃是雪耻报仇,恢复国土,因此有关抗金战争的梦想就更多,也更为壮丽在诗人的笔下,宋军北伐的阵势是:“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出塞曲?)敌人溃败的情形是:“马前温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
〞(?战城南?)在?胡无人?里,作者写道:“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这里用辉煌东升的太阳来象征宋朝的中兴,气魄宏伟开阔,激荡着极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胆而奇特的夸张,是构成陆游诗浪漫主义色彩的又一个因素如:他写自己极大的勇气是“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融州寄松纹剑?〕;他写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是“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他写自己能够抗金打仗,是“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弋阳道中遇大雪?〕;他写自己对死的态度,是死那么报国,“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前有尊酒行?〕陆游的浪漫主义诗作,大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能够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功地结合起来,完成了他表现时事、寄托理想、突出主题的抒情艺术第二,雄浑悲壮与清新婉丽的艺术风格陆游在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之后成为又一位集前人之大成的诗人游陆游爱国诗的风格多姿,他能博采众善、兼其所长,善于从各家各派中汲取营养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杜甫的现实主义态度,白居易的人民性,李白的挥洒豪放,陶渊明的高洁朴素,岑参的雄浑壮丽,以及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的革新精神,都给了他良好的影响;所以人们常用“风致〞“敷腴〞、“俊逸〞、“浑厚〞“悲壮〞“天成〞“道劲〞“豪迈〞“沉郁〞的词来形容他的多种风格。
在集大成的同时,陆游善于创新,凭着他个人高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从而使他的诗表现出了雄浑悲壮与清新婉丽兼而有之的艺术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主要和在感情的酝酿与艺术的表现上成功地吸取了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浪漫分不开他善于把这两种风格融为一体,即以杜甫的深沉、雄厚、郁结为体,作为抒发爱国之情的基调;以李白富于激情、富于想象、富于自我色彩,善于夸张、跳跃,善于高度概括等艺术手法为用,作为抒情的表现手段;最终形成自己既沉郁悲壮、又踔厉风发的一家之风他的爱国诗篇,往往表达出雄浑悲壮的风格,具有气势宏大、瑰丽雄奇、热情奔放、才气豪健的阳刚美陆游的经历、抱负与杜甫都有相似之处,这使他学杜能“得其骨〞、“得其心〞〔?宋诗钞?〕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但陆游的性格与气质又与李白有相似之处,因而在表现手法上更多有李白浪漫奔放的特点如富于想象,特别是善于惜助梦境来抒发北伐复国的激情,变沉郁为高昂据?瓯北诗话?统计,全集中记梦者有99首之多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诚,觉而有作?,写梦中大捷景象:“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