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深度自测卷7.docx
4页2021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深度自测卷7注意:图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卷面总分:16分答题时间:240分钟试卷题量:16题练习次数:1次 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适合初生至2个月婴儿的玩具有( ) A.娃娃、小碗 B.积木、拼图 C.不倒翁、拨浪鼓 D.摇篮上挂一些色彩鲜明的小球,提供听的材料(音乐或小铃)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1~2个月初生婴儿的眼光只能短暂地停留在一个物体上,1~2个月后才能较好地集中视线,这时可在小床上悬挂彩色玩具,如气球或吹塑动物玩具同时婴儿对有声响的东西较为敏感 2. 关于心理发展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理发展随年龄增长日趋完善 B.发展体现了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C.发展不等同于发育 D.发展就是指向前推进的过程,而走向衰退消亡则不属于发展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后天环境作用下,心理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它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发展”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发育”或“成长”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发展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不可逆的变化 3.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 ) A.掌握数的顺序 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 C.掌握数的组成 D.能辨数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掌握数的组成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 4.下列结束角色游戏的方式不适当的是( ) A.“现在时间到了,该下班了 B.“没看好病的病人请明天再来吧 C.“时间到了,游戏结束,老师要收玩具了 D.“请还没卖完东西的售货员明天再来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需要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结束游戏,同时对第二天的游戏有期待,结束游戏的时机应该是幼儿情绪尚未低落前,再玩就会进入倦怠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用游戏中的情节或线索结束游戏,避免生硬地结束。
5.以下不属于根据认知发展进行的游戏分类的是( ) A.练习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性游戏 D.扮演性游戏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倾向于将认知发展作为儿童游戏分类的依据,认为游戏的发展是沿着认知发展的顺序而展开的,在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便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游戏形式依据儿童游戏的认知特点,可将游戏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6.幼儿每天睡眠应保证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左右 A.1.5小时 B.2小时 C.2.5小时 D.3小时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7.下列不适宜作为幼儿早操后活动场地的是( )。
A.草地 B.水泥地 C.塑胶场地 D.泥土地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户外场地是幼儿进行奔跑、跳跃、攀登等运动的地方选择户外场地时首先要注意地面的安全适用,地面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和草地为宜水泥地面过于坚硬,不适合作为户外活动的场地 8.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识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视触协调(眼手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9.幼儿园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 ) A.与家长沟通,交流感情 B.教孩子礼貌待人 C.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 D.提醒孩子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的工作重点是及时向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状况。
并做好个别幼儿的药品交接工作 10.下面不属于幼儿记忆特点的表述是( ) A.有意识记较弱,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B.再认和再现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C.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并用 D.有意识记占优势、无意识记逐渐发展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幼儿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问答题 (共6题,共6分)11.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规则引导法 规则引导法是指用规则引导幼儿的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的一种管理方法 (2)情感沟通法情感沟通法是指通过激发和利用师幼问或幼儿间的情感以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以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的方法3)互动指导法互动指导法是指幼儿教师、同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方法班级活动过程就是幼儿与不同对象互动的过程4)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的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目的的方法。
5)目标指导法目标指导法是指教师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幼儿,以规范幼儿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 12.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中班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筷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用筷子吃饭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园一般在中班开始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吃饭观察发现,中班的幼儿,大部分会使用筷子,有少数不会使用筷子,在会使用筷子的幼儿中,也有很多姿势是不对的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中班健康活动:筷子夹夹夹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2.知道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3.能正确地使用筷子,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二、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一个碗,棉花糖、黄豆、饼干、小馒头若干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提问导入,教师出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幼儿猜谜底2.活动发展(1)教师简单介绍筷子的历史及作用2)幼儿自由练习使用筷子夹盘子里的东西,教师巡回观察3)幼儿分享自己夹东西的过程,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4)教师总结正确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右手五指自然弯曲,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另外一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弯曲,夹食物时先张开筷子,夹住食物后要夹紧。
5)幼儿自由练习使用筷子夹盘子里的东西,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指导3.活动结束幼儿玩夹棉花糖比赛,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五个棉花糖、一个空碗,幼儿进行比赛,看谁夹得最快四、活动延伸将筷子、小馒头、饼干等材料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当幼儿夹得又快又好时,可以奖励给幼儿一块饼干) 13.请分析“幼儿园小学化”这一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给出解决的方案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①观念的原因家长们都把学习好和就业好联系在一起,认为学习好将来的发展就好,过度关注知识的学习②某些教育机构和利益挂钩,为了保证生源,而迎合家长的需求,教授小学的内容,导致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③资源的原因幼儿教育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等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班级人数超过国家标准一倍的幼儿园在县及县以下的幼儿园中大量存在幼儿人数过多,幼儿园空间过小,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幼儿的安全,端坐静听成了最主要的学习方式④小学教育的原因小学招生的各种选拔性考试以及“非零起点”教学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⑤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各类幼儿园进行质量监测评估,正确把握幼儿园的发展方向。
同时相关的职能部门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也没有治理的力度 (2)解决方案①改变家长及社会的观念引导家长认识到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以及与人交往能力,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②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幼儿园加强管理,加强质量评估以及处罚力度,幼儿园必须按照规定开展教学,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小学化”的倾向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规范小学招生和起始年级教学,严禁小学以各种名义进行选拔性入学考试,一年级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教学进度不得提前,解除家长“怕跟不上”的担心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优化办园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 14.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间的冲突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教师要学会等待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当幼儿间发生冲突时,应信任幼儿自己有能力处理好,并冷静、客观地观察或从侧面了解他们发生冲突的原因如果幼儿自己自主解决了,成人可以不过问,有的则需事后问清他们是如何协商解决的,对他们做得对的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积极诱导他们遵从交往的规则,掌握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
(2)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幼儿正确对待冲突当幼儿间发生冲突,幼儿自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