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75808577
  • 上传时间:2023-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0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二.声音的特性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第二章 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1.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存在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2.温度的测量 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2) 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免洒出酒精引起火灾3) 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以免引燃灯内酒精4)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扑盖3.温度计及使用 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水银、酒精、煤油) 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1) 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 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与容器壁接触)(3) 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需与被测物体接触(4)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对于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到的温度与它的实际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实际温度为: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汽化的方式:(1) 蒸发 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发生,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吸热致冷 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2) 沸腾 特点: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规律:不断吸热,温度持续不变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现象 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是气体遇冷放出热量或压强增大由气体直接变为液体的现象3.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闻不到的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沸腾前,底部开始有气泡,气泡上升变小,当沸腾时,底部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水蒸气散到空气中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体转变为液体的现象 (1)晶体熔化 特点:溶化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溶化前后温度不断上升 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规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过程状态:固态——固液混合态——液态(2) 非晶体熔化不断吸热,不断熔化,不断升温,没有熔点过程状态:固态——软——稀——液态2.凝固:物质由液体转变为固态的现象。

      (1)晶体凝固 条件: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规律: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3) 非晶体凝固:不断放热,不断凝固,不断降温,没有凝固点3.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从固体变成液态的过程,而后者表示一些溶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4.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5.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玻璃、石蜡、松香是非晶体,冰、海波、萘是晶体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有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升华吸热,有致冷的作用,例如干冰2.凝华:物质有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凝华放热3.自然现象:露、雾和云都是水蒸气液化现象雪和霜都是水蒸气凝华现象第三章 光现象一.光的色彩 颜色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它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按光束的形状可把光源分为点光源和平行光源,电灯是点光源,手电筒是平行光源2.光的色散:让一束白光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偏射后照到白屏上出现了一条不同颜色依次排列的彩色亮带,这条亮带叫作光谱这个现象的产生表面: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红色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各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排列。

      3.色光的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4.物体的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各种色光都能透过的物体是无色 (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将各种光全反射的物体是白色的,将各种色光全吸收的物体是黑色的 (3)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5.光具有能量:光所具有的能量叫光能例如,太阳能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频率在Hz到Hz之间,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吸收红外线,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后温度升高一切物体都发射红外线,不同的物体发生的红外线不同,即使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时发出的红外线不同2.紫外线:频率在到Hz之间,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高温物体会发射紫外线三.光线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小孔成像,影子2.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光在空气种的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光年表示光在一年时间中所走的路程四.平面镜1.表面平的镜子,平静的水面,平滑的金属面都可称为平面镜2.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接跟镜面垂直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5)像是虚像(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西安相交而成,因此,没有光从虚像射出来)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成像(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潜望镜)4.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的特点:成缩小的像,观察到的范围比大小相同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范围。

      (2)凹面镜的特点: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汇聚到一点五.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反射中光的传播路线是可逆的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2)如果反射光线是向着不同方向的,这种反射就叫做漫反射4.入射光线不动,若镜面转过a角,则法线也转过a角,反射光线则转过2a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或减小2a角5.物体的亮与暗决定于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光线多则亮,反之则暗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三线共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三线共面,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二.透镜1.透镜的类型:凸透镜和凹透镜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1)通过凸透镜,所看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通过凹透镜,所看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3.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F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f叫做焦距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成发散光线,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其一是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其二是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其三是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其一是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其二是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过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其三是入射光线延长线过虚焦点的发散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射出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像距v应用举例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或虚像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2f投影仪u

      4) 物体与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间的距离最小为4f,否则不能成实像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1.视力的矫正:戴凹透镜,使像后移,矫正近视眼戴凸透镜,使像前移,矫正远视眼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字母m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米,厘米和分米,分别用Km,cm,dm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2.长度测量刻度尺:零刻度,分度值,量程,单位使用前: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使用时:(1)选对 (2)放对: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刻线应紧靠被测物体3)看对: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4)读对: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还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数5)记对:数字加单位,无单位,无意义3.误差:物体的真实长度叫真实值,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1)选用精密仪器2)改进实验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