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讲稿.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45668275
  • 上传时间:2022-1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01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概述一、释名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复杂性,并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二十世纪一种很有影响的艺术思潮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1、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世纪中后叶到20世纪初,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对人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在新的经济结构体制下,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加深,西方人精神上的恐惧不安加剧加上二十世纪初欧美社会的各种现代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使人对人的本性产生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2、文化思潮的影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普遍流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叔本华的唯意识论、尼采的权利意识说、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3、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主要受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影响,特别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19世纪后期,作家们开始感觉,以往的文学,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而主观内在因素被忽视了于是,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现代主义文学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现代主义流派众多,价值观念的取向复杂而多元,但它们作为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文学思潮,又具有一些基本一致的特征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一点,就是“反传统”,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明显不同于(或曰“超越”了)传统文学具体如下:1、思想特征:① 突出表现异化主题: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常常被称为“异化文学”,异化现象是其描写的主要对象马克思认为“异化”就是人背离了人的本性,成为非人,成为物的附属品异化现象常被用来表示人同他在其中生活的环境的分离,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人失去了相爱和友善的能力及其结果——绝望、丧失信心以及道德上的虚无主义,从而使人到性生活、乖戾反常、麻醉剂和毫无意力的暴行行为中寻求安慰 ——(《美国作家论文学》P51)现代主义作家所着力表现的异化现象,概括起来又分以下几种类型:a 社会的异化:社会是荒诞的,与人敌对的、无法认识、无法控制的东西。

      世界布满荆棘,人寸步难行;无妄之实防不胜防,个人力量可怜而渺小,不堪一击 eg:卡夫卡的《审判》、《城堡》,都表现了,都表现了鬼域般的异化世界(秘密法庭和城堡)b 人性的异化:人变成非人,人沦为人变成非人,人沦为虫兽或机器eg:卡夫卡的《变形记》葛利高尔→大甲虫〈法〉荒诞派剧作家尤奈斯库《犀牛》 人→犀牛〈捷克〉表现主义作家恰佩克科幻剧本《万能机器人》:人造了机器人,代替了人类的一切劳动,人类失去了本性、生活能力和动,人类失去了本性、生活能力和生育能力,沦为机器,后机器人发动暴乱,毁灭了人类c 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隔膜、冷漠、敌对、畸形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禁闭》)地狱中的鬼魂争风吃醋,互为仇雠夫妻对面不相认(尤奈斯库《秃头歌女》)亲生父母、手足同胞盼望变成甲虫的亲人早点死去(卡夫卡《变形记》)d 自我异化:自我异化为非我,失去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失败……“K”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姓名(卡夫卡《城堡》)扬克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到动物园与大猩猩为伍,被挤死(〈美〉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我只知道我存在可我是谁?我只知道痛苦和受难 ——法·荒诞派剧作家阿达莫夫《自白》②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重点是文化批判19世纪→社会批判(政治、经济)20世纪→文化批判对以往的一切艺术遗产和人类社会的现存文化,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背离姿态,着力探求现代社会中人的苦闷与焦虑,甚至对文明的发展意义公开采取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eg:“荒诞”主题:是对社会、人生意义的追向悖谬”) 荒诞派戏剧《秃头歌女》(尤奈斯库)、《等待戈多》(贝克特)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万有引力之虹》(品钦)萨特短篇小说《墙》伊比塔信口胡诌、歪打正着、被释(革命军领导格里的下落)2、艺术特征:① 强调表现: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目光从客观物理世界转向主观心理世界认为以往文学看似逼真的描写,实则是一种假象,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的真,追求超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真eg:卡夫卡《变形记》形式的不真实,本质的真实;大的情节的不真实,小的细节的真实② 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对未知领域的诗性揣摩(与知性相对),将最内在、深刻的内心体悟转化为认识的对象,往往具有多义性往往采用非记实性、时空颠倒与变形、结构错乱等手段,建构一个象征的神话式艺术世界,以揭示更深刻、广泛的意蕴eg:艾略特《荒原》、乔伊斯的《尤里西斯》等③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认为人类自身具有恶的根源,人的本质力量既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反对像传统艺术家那样一味高唱美的赞歌,而是着意描写丑、暴露丑。

      追求更高的真实、悲观的认识eg:《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艾略特)④ 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于实验信奉艺术本体论,认为形式即内容,追求艺术形式和技巧的大胆革新与创造,敢于标新立异,具有反传统特征大量采用“自由联想”、“时空倒错”、“内心独白”、“自动写作”、“意识流”、“偶然结合”等方法及顿悟、象征、隐喻、暗示等表现手法,追求“有意味的形式”一方面拓展和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方法,但有时刻意求新,具有形式主义倾向四、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流派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等;后期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袁可嘉主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共8册 上海文艺出版社)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理论见《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版)P347—359一、 时代变迁论:“罗曼史被扼杀了”二、 主观真实论:斥高尔斯华绥等同时代作家为“物质主义者”三、 人物中心论:eg:作者自己的《达洛卫夫人》(中篇小说)四、 突破传统框子论:赞美乔伊斯的创作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读:⑴ 袁可嘉主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共8册 上海文艺出版社⑵ 波德莱尔(法)《恶之花》⑶ 艾略特(英)《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四川文艺出版社⑷ 袁可嘉主编《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⑸ 卡夫卡(奥)小说《变形记》《城堡》《审判》河北教育出版社《卡夫卡全集》一卷短篇⑹ 奥尼尔(美)剧本《毛猿》《天边外》等(《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戏剧卷》浙江文艺出版社)⑺ 恰佩克(捷克)剧本《万能机器人》⑻ 普鲁斯特(法)《追忆似水年华》 译林出版社 多人译⑼ 乔伊斯(爱尔兰)《尤里西斯》 译林出版社 萧乾、文洁若译⑽ 伍尔夫(英)小说《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达洛卫夫人》上海译文出版社⑾ 福克纳(美)《喧嚣与骚动》上海译文出版社⑿ 萨特(法)小说《墙》《恶心》剧本《禁闭》《死无葬身之地》⒀ 加缪(法)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三联版 杜小真译) 小说《局外人》《鼠疫》⒁ 罗伯——格里耶(法)《橡皮》《窥视者》⒂ 《荒诞派戏剧》黄晋凯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收 贝克特(法)《等待戈多》、尤耐斯库(法)《秃头歌女》等⒃ 海勒(美)《第二十二条军规》 译林出版社⒄ 马尔克斯(哥伦比亚)《百年孤独》 浙江文艺出版社简析“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1、 未来主义时间、代表作家基本特征:否定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速度美”、“力量” );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的进行艺术创造。

      译介:有虚无主义倾向,但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eg:马里内蒂《未来主义宣言》“毁弃句法”、“消灭形容词”、“消灭副词”、“消灭标点符号”……代表作:马里内蒂(意大利) 剧本《他们来了》(全剧无情节、无人物、无高潮,总共几百字,三、四句台词,对荒诞派戏剧有影响阿波利奈尔(法) 诗集《醇酒集》马雅可夫斯基(俄)长诗《穿裤子的云》2、 超现实主义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试图将文学创造从理性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特征: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代表人物:布勒东(法) 小说《娜佳》 作者与娜佳相遇,浮光掠影的记忆,无连贯情节,鲜明形象,只有意象与文字的自由组合,思绪跳跃,体现了“自动写作”的特点第二节 后期象征主义与艾略特一、象征主义及其特征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出现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之一它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象征主义兴起于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法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再度复去,被称为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的先驱是美国的爱伦·坡(1809—1849)和法国的波德莱尔(1821—1867)。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1857)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诗集诗人一反文学唯善唯美的传统,将“恶”的美提炼、发掘出来,深深影响了后代诗风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是法国的象征主义“三剑客”:魏尔伦、兰波、马拉美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瓦雷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爱尔兰诗人叶芝、美国诗人庞德和艾略特、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等象征主义的特征:① 象征主义者坚持以直觉去把握、表现“最高的真实”莫雷阿斯语)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虚妄的、不可知的,只有主观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万物不过是主观精神的种种暗示和象征eg:梅特林克认为:唯一真实的是上帝所启示的神秘世界,而这只能在寂静里凭个人直觉才能感知② 他们因此非常重视诗歌的暗示性 象征主义者崇尚直觉、反对理性,必然走向神秘化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都曾有过类似论述,认为诗歌就是让人看不懂,让人朦胧去猜想诗人不去直接表现对象,而采用暗示手法③ 启发读者感悟的是“客观对应物”艾略特语)“通过艺术形式表现情绪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一套事物,一种情况,一串事件,都是表现特定情绪的公式;这样,当获得了与感性经验相应的外界事实时,情绪就立刻被唤起来了。

      艾略特《哈姆雷特及其问题》如此看来,“客观对应物”很像传统文学中的“象征”手法eg:契诃夫的《第六病室》、托马斯·曼仙《魔山》、高尔基的《海燕》等但问题是,象征主义者的“客观对应物”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这就使得许多作品十分晦涩难懂前期象征主义主要抒发个人的主观情感,后期象征主义则力求超越狭隘的个人生活圈子,反映社会的精神面貌,视野比较开阔,更具时代感和表现力二、后期象征主义的几位代表作家: 1、瓦雷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