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章足迹检验技术.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教****
  • 文档编号:239770469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0.0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第 八 章 脚印检验技术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课堂和试验教学,使同学精确熟悉脚印的形象特点和步法特点,把握现场脚印的发觉、识别和提取方法,明白脚印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手段,并对脚印鉴定过程及要求形成肯定的熟悉;重点: 1.脚印的形象特点; 2.脚印的步法特点;3.现场脚印的提取;难点:脚印分析;教学方法 多媒体理论教学 +案例教学 +课堂争论 +试验教学第一节 脚印的形成与分类教学进程设计8 学时授课 4 学时试验 4 学时2 学时2 学时其次节 脚印形象特点第三节 脚印步法特点第四节 现场脚印的发觉、识别和提取第五节 脚印分析2 学时 试验八 立体脚印的提取2 学时 试验九 平面粉尘脚印的提取一、脚印的概念第一节 脚印的形成与分类脚印是指人行走或站立时 ,由于体重和肌肉收缩力 ,使脚与地面等承担客体相接触 ,而形成的一种形象痕迹 .;二、脚印形成要素1、造痕体 —— 人的足(赤脚、穿鞋或穿袜的脚) ;2、承痕体 —— 地面或其他物体;3、作用力 —— 重力,肌肉收缩力;三、脚印的分类(一)按造型客体的类别分类:1、赤脚印; 2、鞋印脚印; 3、袜印脚印;(二)按承型客体的变外形态分类:1、立体脚印;2、平面脚印: 平面加层脚印; 平面减层脚印;四、脚印的作用1、分析判定案情;2、判定脚印遗留人个人特点;3、对遗留脚印的人或鞋袜进行同一认定;4、对在逃人犯进行追踪;5、为警犬追踪供应嗅源;其次节 脚印形象特点形象特点:指单个脚印中反映的造型体外表结构外形方面的特点;一、赤脚脚印形象特点(一)赤脚脚印的一般特点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1、赤脚脚印的大小特点脚全长、脚掌宽、脚弓宽、脚跟宽; (测量法见课件图示)2、赤脚脚印的外形特点足趾外形;足掌外形;足弓外形;足跟外形; (课件图示)3、脚掌乳突花纹类型特点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三角形花纹;(二)赤脚脚印的细节特点1、脚掌乳突花纹细节特点;2、其他细节特点:脚趾畸形、屈肌褶纹、皱纹、伤疤、脱皮、鸡眼、老茧等;二、鞋印特点(一)鞋印的一般特点1、鞋印的外形特点鞋底外形;鞋头外形;鞋跟外形; (课件图示)2、鞋印的大小特点鞋印长、鞋掌宽、鞋弓宽、鞋跟宽; (测量法见课件图示)3、脚印鞋底花纹的类型特点在各种鞋底上,为了耐磨、耐弯和防滑,一般要制成由各种粗细线条和大小点块组成的花纹图案;常见的鞋底花纹类型有以下十种:A :波折型 B :角型纹 C:圆环型纹 D :格块型纹 E:交叉型纹F:线条型纹 G:图案型纹 H :火焰型纹 I:散杂型纹 J:其它型纹4、鞋底标记特点鞋底标记是鞋弓部反映的各种标记,主要有商标、牌名、厂名、地名、产地、鞋号和代号等;5、鞋底的质料和制作工艺特点从鞋底的制作原料上分,主要有 塑料底、橡胶底、皮底和布底四大类 ;不同鞋底在不同的痕迹上反映出不同的特点;( 1)塑料底鞋:A :全发泡塑料鞋( 2)胶底鞋:B:半发泡塑料鞋C:硬塑料鞋A :运动鞋( 3)皮底鞋B:解放鞋 C:旅行鞋D :雨鞋 E:胶底皮鞋( 4)布底鞋(二)鞋印的细节特点鞋底在生产、穿用和修补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些可以相互区分的细节特点;这些特点的总和,是鞋印鉴定的主要依据;三、袜印脚印形象特点(自学)1、袜底的外形和大小;2、袜底的原料品种和生产工艺;3、袜底的修补特点;第三节 脚印步法特点步法特点是指人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逐步形成和巩固下来的行走动力定型的反 第 7 页,共 12 页 - - - - - - - - -映;包括:步幅特点、步态特点;一、步幅特点步幅特点指连续行走的、四个以上的成趟脚印中,反映左右脚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包括:步长、步宽和步角;(一)步长指一个一般步左右足间相应部位上的垂直距离;分:左步长、右步长;1、步长测量方法: (课件图示)( 1)确定步行线:将成趟脚印中相邻的同测脚印内缘的最突出点连线可分别确定左步行线和右步行线;( 2)在左右两脚印同一对应点(一般是脚跟后缘)各划一条与步行线垂直的横切线,两横切线之间的距离即为步长;左脚在前的为左步长,右脚在前的为右步长2、步长分类: 步长与人的身高成正比( 1)长步: 81cm 以上;( 2)中步: 71- 80cm;( 3)短步: 70cm 以下;(二)步宽成趟脚印中,脚印的内缘最突出点到对侧步行线的垂直距离;步宽的分类: (课件图示)1、 分别步:左右脚跟内缘最突出点呈分别;特宽步( 5cm);较宽步( 3cm 以上);宽步( 1.1cm 以上)2、 并跟步:左右脚跟内缘最突出点并拢在一条步行线上;3、 搭跟步:左右脚跟内侧重叠在同一条步行线上;4、 直线步:左右脚跟中心点位于同一条步行线上;5、 交叉步:左右脚跟中心点相互交叉,位于同一条步行线的两侧;6、并尖步:左右脚尖内缘最突出点在同一条步行线上;7、搭尖步:左右脚尖内侧重叠在同一条步行线上;(三)步角指左右脚脚印各自的中心线与步行线构成的夹角;测量方法确定各自的步行线和中心线,量角器测量; (课件图示)步角分类1、 外展角(外八字) :小外展, 6- 10°; 中外展, 11- 20°; 大外展, 21°以上;2、 直行角(直行脚) : 0- 5°3、 内收角(内八字) :4、不对称角: 始终一外(内) ; 一外一内;补充:步幅类型的表述通常是依据先定步角,再定步宽,最终确定步长的次序描述;如:1、步角在 20 度以上,两脚内缘最突出点有距离,步长为 70 厘米,可表述为大外展分别短步;2、两脚印中心线内收,呈内八字,脚尖内缘同在一条步行线上,步长为 70-80 厘米,此类型为内收并尖中步;二、步态特点指人行走时,反映每只脚在移动过程中作用力大小、方向等的痕迹特点;包括:起脚特点;落脚特点;碾脚特点;补充:行走运动的周期性1、 支撑(运脚) :起脚-脚跟离开地面、脚掌后蹬、向前摇摆;落脚-脚跟下落、接触、踩踏地面;碾脚-脚跟与脚掌着地,支撑体重;2、 摇摆(迈步) :正常行走中,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抬离地面,靠肌力的收缩完成空间摆腿的动作;支撑和摇摆交替进行,相互转换,完成行走;(一)起脚特点起脚特点是指脚跟离开地面,脚掌后蹬和迈步动作留下的痕迹特点;主要痕迹有:蹬痕、挖痕、抠痕;伴生痕迹:抬痕、挑痕、扫痕等;1、 蹬痕: 起足时,脚跟抬起,跖、趾向后蹬离地面时形成的痕迹;立体脚印中表现为:前掌部位凹陷大,土向后移位;平面脚印中表现为:花纹向后形成 “V ”状折线痕迹;或反映为前掌花纹磨损严峻;2、 挖痕: 起足时,足趾向后挖翻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为:足趾部位凹陷大,有甩土现象;3、 抠痕: 起足时,足尖向下抠压地面形成的痕迹;呈月牙形凹陷;4、抬痕: 起脚高而快,使地面上的浮土被鞋底花纹间的空气吸附起来形成的痕迹;呈长条状或星芒状;5、挑痕: 起足低而慢,足尖向前上方挑破地面形成的状似三角形的痕迹;6、扫痕: 起脚低,在脚尖离地前,前掌内侧边缘向前方扫动地面形成的痕迹; 常见脚掌内缘显现较宽的羊胡子状扫土痕迹;多见于髋关节有病,臀肌麻痹,拄拐杖等走路拖腿的人;7、划痕: 起脚低,在脚尖离地的同时向内侧部位擦划地面形成的痕迹;多见于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畸形,下肢肌肉麻痹的人;(二)落脚特点:落脚特点是指脚跟下落接触和踩踏地面留下的痕迹特点;主要痕迹有:踏痕;伴生痕迹:磕痕、擦痕、推痕和跄痕;1、踏痕 :落脚时,脚跟向前下方踏动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跟部有斜坡状或横条状裂纹;2、磕痕: 落脚时,脚跟向后下方磕碰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脚印后沿齐整,有堆土现象;3、擦痕: 低落足时,足跟部位向前擦蹭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羊胡子状、长条状、半月状;4、推痕: 落足时,足跟内侧先落地,并向内前方推动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跟部内侧堆土;形成推痕的人,膝关节、踝关节内突,两腿分别较大,行走时躯干左右晃动;5、跄痕: 脚平行落地,脚底向前跄动地面形成的痕迹;形成裂纹状特点;(三)碾脚特点:碾脚痕迹是指脚跟与脚掌都着地,支撑体重阶段形成的痕迹;主要有:压痕;伴生痕迹:坐痕、拧痕和迫痕;1、压痕: 指脚印中受力较重的部位,分重压面、重压点、重压边;是脚印分析鉴定的主要依据;由于压力点位置和着力大小的不同,及压痕的轻重、部位、外形各不相同,因此压痕是判定步行姿态和年龄的重要依据;在脚印中,压力重的部位(重压面)土质密度大,痕迹平整,具光泽感;压力轻的部位,土质密度小(松散) ,有虚边,反光程度低;注——压痕分类: 趾压痕;跖压痕;弓压痕;跟压痕; 压痕的位置、外形和量度分布反映力的作用点以及方向和大小2、坐痕: 俗称 “倒跟 ”;是支撑体重的脚落地后,向前摇摆腿时,因支撑脚后跟的反作用,使脚跟向后微动形成的痕迹;反映在脚印中,有脚跟边沿和鞋帮的部分印痕;膝关节后突,走路时甩小腿的人易出现;3、拧痕: 脚开头离地时,以支撑脚掌为轴,脚跟向内或向外微旋,于地面形成 “S”状堆土痕迹;4、迫痕: 脚落地后,向内侧或外测微动时形成的痕迹,有内迫外迫,外迫居多;三、步法特点的影响因素(一)步法特点与年龄的关系1、青年人身体机能较强,反映出积极的步法特点: 蹬痕、磕痕、抬痕明显;步长一般为脚长的 3 倍;步角较小,步宽较窄;2、随着年龄的增大,步法特点逐步变消极: 挑痕、擦痕明显,蹬痕、抬痕不明显;步长一般为脚长的 3 倍以下,步角为中外展,步宽较宽;(二)鞋底磨损与步态特点的关系鞋底磨损特点,是指鞋子在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造成鞋底物质剥落而形成的缺损特点;鞋底磨损由脚型结构,行走力的大小、方向和受力部位,以及行走习惯等因素打算,不受鞋底种类的影响; 1、 起脚阶段的磨损在鞋掌及鞋尖: 跖趾关节长期蹬地势成鞋掌磨损; 趾蹬部位及起脚高低形成鞋尖磨损;2、落脚阶段的磨损在跟后缘邻近: 多次踏地作用在鞋底形成落脚磨损;磨损部位、面积及外形与鞋底软硬、行走习惯、下肢腿型有关;3、碾脚阶段的磨损:鞋底挤压地面,地面物质深化到鞋底表面,引起鞋底表面物质剥落而形成,其作用力方向是垂直的;(一) 步法特点与身体结构的关系脚印中步法特点在肯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留痕人的身体结构,特殊是下肢结构的特点;个人身体结构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能反映出不同的步法特点;伴生痕迹多能直观的反映出留痕人身体特点;1、起脚阶段:( 1)有挑痕,步长较短,步角较小——该人身体结构为躯干前倾、臀部后突;( 2)有划痕或扫痕,步长、步角不对称,该人可能为——跛脚(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