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_留侯世家全文.docx
3页史记-留侯世家全文徐世英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张良的传记文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 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 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 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 为人及其性格特征,使这一历史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青年时代的张良是一个血气方刚的豪侠人物,他不惜家财为韩 报仇,行刺秦始皇但司马迁又通过张良遇见坦上老人的情节,刻画 了张良的隐忍,这是早年张良性格的又一个侧面张良追随刘邦以后, 处处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 如设计击败秦军,劝谏刘邦 撤出秦宫,争取^布、彭越,笼络韩信,进而灭楚等刘邦称帝后, 他建议封赏与刘邦有宿怨的雍齿,从而安定了人心,加强了内部团结 他是刘邦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为刘邦出了很多主意,刘邦对他则言 听计从刘邦对张良的评价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成了对古 今高明军师的共同赞语明哲保身是张良后半生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良深知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的道理,在群臣争功的情况下,他 不敢当三万户;刘邦对他的封赏,他极为知足;他 称病杜门不出,行 道引、辟谷 之术;他扬言 愿弃人间事,欲从 赤松子游,处处表现得急流勇退。
因此,在汉初 三杰 中,韩信被 杀,萧何被囚,张良却始终未伤豪毛司马迁通过上述情节,把张良 刻画成了一个城府极深、明哲保身的典型我们如果把张良和《淮阴 侯列传》中那位工于谋天下、拙于谋自身的韩信相比,就可看出司马 迁笔下刘邦的两位大功臣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止匕外,司马迁在本篇的写实中夹杂了一些传奇性的描写,如张 良东见仓海君、得力士,遇坦上老人授书,十三年后取谷城山下 黄石祭祀,张良学辟谷,道引轻身,欲从赤松子游 等,扑朔迷离, 亦真亦幻,为本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留侯张良,他的先人是韩国人祖父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 王、襄哀王的相父亲平,做过釐王、悼惠王的相悼惠王二十三年 (前250),父亲平去世张良的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灭亡了韩国张良当时年纪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奴仆三百 人,弟弟死了不厚葬,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 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的缘故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找得一个 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 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 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为了张良的缘故。
张良于是 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 到张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 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 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 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笑着离 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 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 时,跟我在这里相会 张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嗯五 天后的拂晓,张良去到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 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 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 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 老人离开说: 五天后再早点儿来 五天 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 当像这样才好 老人拿出一部书,说: 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 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 下的黄石就是我 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也没有见到 这位老人天明时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
张良因而 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