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观潮》文学赏析.doc
7页《七绝·观潮》文学赏析 引言:《七绝·观潮》是毛泽东所写的诗体裁文学这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绝·观潮》文学赏析及知识拓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七绝·观潮 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诗人写的这首《七绝·观潮》中从头至尾气势如虹这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内气与外景同时耦合可谓真正的天成江山的大气碰上了一个真正能理解它的知音当然这个知音(即是诗人)胸中的风云也只有万里江山才能容纳 诗人眼中的钱塘潮阵容壮阔来回奔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如此气壮山河的气魄的确也只有毛主席这样的大诗人才能胜任愉悦一气呵成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诗人紧扣题目“观潮”中之“观”字具体描绘钱塘江潮涌的气势:“千里”指水域之宽;“滚滚来”指波浪之急唐代诗人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千里”写波涛水域的面积;“滚滚来”写波涛的速度和气势实现了多角度、多侧面地壮写涌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钱塘江的人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江身小涨潮时海水从宽达百余里的江口涌入却受到江身小的狭窄的江岸挤压形成涌潮而后面的涌潮又与前面的涌潮互相撞击后浪推前浪阻浪峰壁立江面奇观浪潮高达三五米落差可达八九米惊心动魄势极雄豪“千里波涛滚滚来”恰好写出了钱塘江特殊地形的潮涌“雪花”这里指浪涛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词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雪花飞向钓鱼台”指后推前阻形成的浪涛飞向钓鱼台写尽涌潮的磅礴气势沿江而上不可阻挡清代诗人曹溶的《满江红·钱塘观潮》曾有“乱涛穿到严滩歇”的诗句意同“雪花飞向钓鱼台”一样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人山人海的观潮者纷纷赞扬涌潮的阵势阔大就好像那雄师劲旅凯旋归来受到人们前呼后拥的欢迎“人山”写出了观潮者众多不仅站得密集而且站得层层叠叠高低不平形成了一座人山;“纷赞阵容阔”是说观潮者都在赞扬潮涌的阵势阔大、气势恢宏“人山纷赞阵容阔”突出其他观潮者的反应“铁马”是古代配有铁甲的战马借指雄师劲旅毛泽东戎马一生由观潮而自然想到“十万军声”“从容”二字写出了潮涌镇定、无所畏惧“铁马从容杀敌回”的诗句是由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化出的是毛泽东观潮的总体感受和想象 创作背景: 1957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继续健康发展的形势下于整风过程中出现所谓“大鸣大放”的局面但总的看来形势还是好的国民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全面展开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安定 1957年9月11日毛泽东在杭州视察工作时适逢是钱塘江传统的观潮节毛泽东及其随从人员轻装便服到最佳的观潮地盐官镇这里人山人海他们只得改到镇郊七里庙附近观潮这天天气晴热毛泽东在警卫人员临时搭起的小帐篷内小憩钱塘江涌潮时毛泽东就步出帐篷眺望 只见涌潮汹涌海塘相撞层层浪花仿佛千堆雪毛泽东凝神沉思直到江面渐渐地平静他又才回到椅子上问警卫员潮水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月球潮汐的理论向他们讲了一遍并且说:“南宋的时候钱塘江可直到杭州那时我们可以站在吴山上观看了现在钱塘喇叭口因为泥沙堆积变小了所以就要跑到海宁再过几百年海宁也要看不到潮了”后来他又面对钱塘江凝视、思考吟成了这首《七绝·观潮》 典故: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王闻闻水里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有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他举起扁担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连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钱大王心里好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了才甘心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海龙王连连答应钱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哗哗哗”地喊叫着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顶高叫得顶响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八月半是最佳观潮时间其实钱塘江涌潮变化是有规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径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气候等许多因素制约其实阴历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选在八月半但是秋潮要比春潮大因为钱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台风季节;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对较少 潮的类型: 交叉潮 距杭州湾55千米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形成变化多端、壮观异常的交叉潮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激起一股水柱高达数丈浪花飞溅惊心动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展现在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驰同时交叉点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撞在顺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团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顶上吓得观潮人纷纷尖叫着避开 一线潮 看过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议您赶快驱车到盐官等待观看一线潮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 一线潮并非只有盐官才有凡江道顺直没有沙州的地方潮头均呈一线但都不如盐官好看原因是盐官位与河槽宽度向上游急剧收缩之后的不远处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线潮能集中潮头特别高通常为1—2米有时可达3米以上气势磅礴潮景壮观 回头潮 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景点老盐仓老盐仓的地理环境不同干盐官盐官河道顺直涌潮毫无阻挡向西挺进而老盐仓的河道上出于围垦和保护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条长达660米的拦河丁坝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这就是回头潮 钱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澜壮阔的气势晚上有晚上的诗情画意;看潮是一种乐趣听潮是一种遐想难怪有人说“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