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燃烧与灭火同步测试1(含解析)沪教版.doc
26页《4.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C.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发生燃烧D.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2.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3.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4.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A.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火柴的着火点B.在失重的条件下,空气不发生对流C.氧气不够D.火柴潮湿,不易燃烧5.下列物质在点燃前不需验纯的是( )A.氢气 B.硫 C.一氧化碳 D.甲烷6.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木柴是可燃物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D.散热快7.下列发生的反应中,不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是( )A.白磷自燃 B.塑料老化 C.火药爆炸 D.夏天煤堆自燃8.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9.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水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10.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选用细铁丝并卷成螺旋状,这是为了( )A.铁丝不易燃烧 B.散热快C.温度达到着火点 D.使铁丝和氧气充分接触12.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都属于氧化反应 B.都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反应都很剧烈 D.都产生大量的热量13.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C.只要是不能燃烧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都可以灭火D.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14.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是缓慢氧化②燃烧不一定发光、发热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16.麦收时节,某些地方仍有就地焚烧麦秸秆的陈规陋习.焚烧麦秸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①引发火灾②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③诱发呼吸道疾病④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18.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二.非选择题19.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图是一种普通电子打火机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属于单质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的编号,下同),属于有机物的是 .(2)打火机挡风罩通风孔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据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丁烷气体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 .20.下列因素都会影响燃烧现象,它们对燃烧现象有什么影响?清各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1)可燃物的着火点: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4)可燃物的干燥程度: .2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属于自燃的是 ;属于燃烧的是 ;属于爆炸的是 .①农家肥料的腐烂;②存放汽油的油库遇到火星;③棉花在不通风的地方堆放得太久,又长时间不翻动;④用蜡烛照明.22.如图.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集在红磷上,一段时间后会看到:① ;② .产生现象①的原因是凸透镜聚光产生高温使红磷的 ;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 .23.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956555155实验现象酒精烧完棉布烧坏酒精烧完棉布无损酒精烧完棉布无损不燃烧(1)你推测⑤的实验现象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而棉布无损”的原因: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24.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选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25.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非常重要.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因素并举出实例加以论证.26.北京奥运火种采集工作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希腊奥林匹亚进行.届时,将用采集的火种点燃奥运火炬,则作为火种的物质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火炬将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并于2008年5月首次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在那里火炬不容易燃烧,其原因是 .目前,我国的科技人员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27.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水中白磷和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由此可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你认为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28.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解释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试管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②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人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 燃烧与灭火》2015年同步练习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C.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发生燃烧D.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燃烧是指剧烈地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中也有发光、放热现象,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的发光、放热就不属于燃烧.错误.B、根据燃烧的概念可知,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C、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如果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发生燃烧.正确.D、根据燃烧的概念可知,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燃烧时一定发光、放热,但是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2.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燃烧的分类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碳黑等物质,正确.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正确.C、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选项不正确.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解: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A、只有充足的氧气,物质是不会燃烧的,故A错误;B、只是可燃物,而不具备物质燃烧的其余两个条件,物质是不会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