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组研讨发言】补链强链延链造链形成湘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优势594.pdf
4页中心组研讨发言】 补链强链延链造链形成湘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优势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影响下, 中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面临疾病流行、地区冲突、物流 阻断等挑战,亟需“危”中寻“机”,调整并优化经贸合 作模式,不断推动中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向深向实发展 目前,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内已形成以咖啡、坚果、 可可等为代表的非洲产品进口产业链,打通了从非洲直 采、仓储、物流、加工、展示销售、售后服务、供应链 金融等全产业链,正在推进大宗商品贸易战略合作计划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湖南应进一步发挥三大国 家级开放平台优势,着力补链、强链、延链、造链,打 造具有更紧关联性、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湘非产 业链供应链 面向“新通道”补链, 提升湘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效能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是持续深化湘非产 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必要之举湖南打造了湘粤非铁海联 运通道,开通了长沙至肯尼亚内罗毕和安哥拉罗安达两 条客运航线、长沙至亚的斯亚贝巴货运航线,基本完成 了 “海一陆一空”多式联运布局结合新的贸易增长点, 在通道建设方面,一方面可针对非洲重点国家或地区扩 大“点对点”通道,重点布局新能源矿产品进口通道, 大力建设非洲农产品进口特色口岸;另一方面,应充分 发挥对非跨境电商作用,加强在非洲国家的海外仓布点, 畅通湘非物流信息链,大力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面向“标准化”强链, 讲好湘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故事非洲国家普遍面临外汇短缺问题,但亟需进口机 械设备以推进工业化进程,因而对于高性价比的工程机 械二手设备有着多元化需求湖南作为我国最大的工程 机械产业基地,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 山河智能等众多工程机械“巨头二湖南在工程机械新机 出口方面步伐迈得早、走得宽,但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 □由于评估与定价方面缺乏行业规范与标准、出口退税 难等原因,发展不够顺畅目前,湖南正在筹备建设中 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未来应借鉴日本成熟 的工程机械二手设备流通流程,加快推进新标准下的工 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全流程试单改革,探索形成工程机 械二手设备出口政策体系 同时搭建对非出口产品功能性平台,推行出口产品“湖南标准、中国规则”,大力推 动中外标准互认,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面向“供需端”延链,深化湘非农业产业链全方位 合作非洲大陆农业生产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是大部分 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无论在农业生产领域还是农产品 贸易领域,中非都存在巨大合作潜力中非合作“九项 工程”包括“贸易促进工程”, 提出力争未来 3 年从非洲 进口总额达到 3000 亿美元。
目前,湖南正着力打造非洲 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已形成咖啡、坚果、 干辣椒等 6 条非洲非资源性产品进口产业链,预计到 2025 年,再建设大豆、花生、橄榄油、香料等 10 条非洲非资 源性产品进口产业链,以助力更多非洲优质产品走进中 国市场促进中非农业贸易稳步增长,须推动农业产业 链合作“两端升级”:在供给端升级,加大湘非农业产能 合作力度,提炼并推广以袁氏种业等为代表的对非农业 合作企业的经验和模式,按照“中国农产品进口标准”, 增加对非洲农产品初加工的投资,并探索“援助+农产品 +农机+农业服务”联合走出去新模式;在需求端升级, 进一步加强非洲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线上线下”综 合营销体系建设 面向“双需求”造链, 深挖湘非新能源产业链合作 潜力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齐全,尤其作为新 能源重要原料的锂矿、钻矿等储量居世界前列,但矿产 开采能力不足、能源基础设施薄弱湖南在矿产品勘探 开采与深加工等领域基础雄厚,却面临资源不足问题 此外,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新能源产业进入 快速增长期,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正在加速对 新能源矿产品的布局基于此,湖南应抢抓中非经贸合 作平台先试先行优势,强化湘非矿业领域合作,通过构 建长效机制促进湖南矿业全产业链抱团出海,进一步完 善湖南新能源产业链。
一方面扩大非洲钻矿、锂矿等矿 产品进口,另一方面通过“非本币结算”等方式将水电、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产品出口到非洲,打造湘非新 能源链“双向”合作新模式 (作者分别系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秘书长,湖南大 学教务处处长、教授;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