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1)--5.1间隙分析-牙列拥挤的诊断-白丁.pdf
34页间隙分析间隙分析- -- -牙列拥挤的诊断牙列拥挤的诊断主讲:白丁助教:郭永文理论课 09牙列拥挤是正畸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齿唇(颊)舌向错位或扭转【示意图】引入•其直接原因为牙弓内间隙不足,也就是牙量骨量不调牙列拥挤的诊断主要采用间隙分析,即分析牙量与骨量的相对关系间隙分析:是对牙列拥挤程度的定量评价,也称为拥挤度分析,主要建立在必需间隙及可用间隙这两个指标的测量上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必需间隙 必需间隙:又称为牙量或牙弓应有长度,是牙弓内各牙齿宽度的总和由于多数错位牙在牙弓的前、中段,一般用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第一磨牙前牙弓内各个牙的牙冠宽度,其总和即为必需间隙【示意图】必需间隙--牙冠宽度测量2.可用间隙:又称牙弓现有长度,即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可通过黄铜丝法测量,即应用直径0.5mm的黄铜丝从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沿前磨牙颊尖、尖牙牙尖经过切牙牙槽脊顶到对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使黄铜丝呈一弧线,再将铜丝弄直测量其长度,一般测量三次后取平均值即为可用间隙或牙弓现有长度,也称骨量【示意图】我们再来看什么是可用间隙可用间隙:又称骨量或牙弓现有长度,是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
可通过黄铜丝法测量【示意图】,即应用直径0.5mm的黄铜丝从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沿前磨牙颊尖、尖牙牙尖经过切牙牙槽脊顶到对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可用间隙--黄铜丝法测量使黄铜丝呈一弧线,再将铜丝弄直测量其长度,一般测量三次后取平均值即为可用间隙牙列拥挤度=必需间隙(牙量)- 可用间隙(骨量)牙列拥挤度分级:【示意图】牙列拥挤度<0: 牙列间隙;0<牙列拥挤度≤4mm:轻度拥挤(I度拥挤);4mm<牙列拥挤度≤8mm:中度拥挤(II度拥挤);牙列拥挤度>8mm:重度拥挤(III度拥挤)牙列间隙轻度拥挤中度拥挤重度拥挤牙列拥挤度分级在做间隙分析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1.替牙期必需间隙测量:替牙期牙弓因有些牙尚未萌出,需借助X线片或其他途径对未萌恒牙牙冠宽度做出预测a. X线片预测法:如图所示,我们通过这个公式计算未萌恒牙的宽度,即X=Y*X’/Y’ 【示意图】X线片预测法X’Y’Y未萌恒牙宽度X=Y*X’/Y’X未萌恒牙(其中,X为预测恒牙宽度,Y为模型上乳磨牙的宽度;X’为X线片上未萌恒牙宽度,Y’为X线片上乳磨牙的宽度)b. Moyers预测法:利用下颌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按不同性别查表来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表】。
Moyer’s预测表(1973)c. Tanaka-Johoston预测法:用下颌切牙牙冠宽度直接预测尖牙及前磨牙牙冠总宽度的方法,公式如下【公式】:下颌单侧尖牙、前磨牙牙冠宽度总和(mm)=下颌切牙牙冠宽度总和/2+10.5上颌单侧尖牙、前磨牙牙冠宽度总和(mm)=下颌切牙牙冠宽度总和/2+11.02. 替牙列期可用间隙预测:进行替牙列期间隙分析时应考虑第一磨牙的合关系,如上下第一磨牙为尖对尖关系则希望下颌第一磨牙前移至中性关系,此时应分别测量左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的前移量,并在现有的牙弓长度中减去前移量则为实际的可用间隙【示意图】下颌第一磨牙需前移的量[全牙列间隙分析]前面讲述的是第一恒磨牙前的间隙分析,如需作全牙列间隙分析时,必需间隙还应包括第一、二、三磨牙段可用间隙和必需间隙之差对第二、三磨牙尚未萌出者,预测必需间隙可通过前述的X线片法进行预测;计算可用间隙时应估计后段牙弓的增长量,因此牙弓后段的可用间隙包括目前的可用间隙+估计的增量或预测值目前可用间隙是在X线片测量第一恒磨牙近中面到下颌升支前缘垂直于合平面的直线间的距离;估计的增量为每年3mm(每侧1.5mm),直至女孩14岁,男孩16岁。
牙弓拥挤度是辅助制定矫治方案的重要依据,拥挤度越小,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越倾向于非拔牙矫治;相反,拥挤度越大则越倾向拔牙矫治结语然而,牙列拥挤的矫治是采用拔牙还是不拔牙矫治需要综合考虑口颌面多种因素的的影响,请家继续关注下一节课,拔牙还是不拔,我们将进一步讲解牙列拥挤矫治的原则与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