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doc
4页《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版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 题:《小石潭记》课 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 计 者: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3)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设计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2、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在七年级学习了十多篇文言诗文,在八年级又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到第四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时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1、说出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2、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朗读竞赛,扫清字词障碍3、概述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小组合作活动,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和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诵读文言文,抓住本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朗读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快速、高效地扫清文字障碍,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为理解文意与背诵打基础3、针对目标3,设计了五个层层深入的问题和一个活动,通过关键语句的品味,讨论其妙处,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练习生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语激趣同学们,请你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让我们伴着《潇湘水云》的古琴曲一起走近小石潭一边欣赏图片中的美景,一边展开想像的翅膀,漫步于青翠的山林间看清亮透明的泉水欢快地流淌;闻野花淡淡的扑鼻而来的清香;听各种鸟儿啁啾婉转的鸣叫;阳光透过树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今天我们来到的地方是永州的小石潭,那儿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去过的地方被贬后的诗人为摆脱抑郁悲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一天他来到了小石潭……(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请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教师评价、补充,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三)整体感知、走近作品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字音与断句2、自读课文,教师指导,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3、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竞赛,看看哪一组读完整篇文章的人数最少规则:出现朗读声音不宏亮、打绊子;字音、断句不准确时换下一位同学接着朗读,教师不发表意见,请其他组来评价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请小组的A、B、C、D类学生(按学生语文基础与理解能力差异分成四类)进行疑难文句的朗读、翻译、重点词解析并且进行评价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学生互评的形式不仅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够加强他们合作的意识五)质疑探究、品味文章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2、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3、深入探究,走进作者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附板书设计 发现小石潭: 闻其声 见其形小 水清(侧面描写)写小石潭美景 潭中景物:石 柳 鱼乐(动静结合)写鱼儿活泼可爱潭 宗 小潭源头: 形象比喻 (寓情于景)记 元 潭中气氛: 幽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游之人 抒孤寂悲凉之情(六)我做导游,介绍美景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致,设计一段导游词,请4—5名学生为全班同学导游,允许发挥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评评谁导游得最棒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