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考研内容.pdf
25页临床考研内容科目:西医综合: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诊断英语政治西医综合考试大纲I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 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基 础 医 学 约 5 0%其 中 生 理 学 约 2 0%生物化学约1 5%病理学 约 1 5%临床医学 约 5 0%其中内科学 约 3 0%外科学 约2 0%四、试卷题型结构A 型题 1 9 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1 3 5 分9 1 1 2 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 0 分B 型题 1 2 广1 5 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4 5 分X 型题 1 5 1 1 8 0 题,每小题2 分,共6 0 分-、生理学()绪论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6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7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三)血液1 .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5 .A B O和R 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四)血液循环1.心 肌 细 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2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 循 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10.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 +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6.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脏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3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 a+、C L-、水、H C 0 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 H 3、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5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7 .排尿反射九)感觉器官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 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
前庭反应十)神经系统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2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5 .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6.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7.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 脑 皮 质(层)的 感 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8.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9.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0.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12.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H)内分泌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3.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5.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的调节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十二)生殖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 周 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二、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8.核酸分子的组成,5种主要喋吟、喀唬碱的化学结构,核甘酸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10.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酶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13.酶的调节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14.生物氧化的特点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9.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20.氨基酸的脱竣基作用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23.一碳单位的来源、载体和功能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25.喋吟、喀咤核甘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甘酸的生成口 票 吟、喀咤核苜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2 6 .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2 7 .代 谢 调 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调节)三)基因信息的传递1 .D N A 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2 .D N A 复制的基本过程3 .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4 .D N A 的损伤(突变)及修复5 .R N A 的不对称转录(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6 .R N A 转录后的加工修饰7 .核酶的概念和意义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1 0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 1 .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1 2 .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1 3 .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四)生化专题1 .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2 .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3 .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4.血红素的合成5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6 .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7 .胆色素的代谢,黄疽产生的生化基础8.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意义9.维生素的分类、功能和意义1 0 .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1 1 .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1 2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1 3 .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三、病理学(一)细胞与组织损伤1 .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2 .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3 .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修复、代偿与适应1 .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2 .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3 .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4.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 .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2 .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3 .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5.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6.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四)炎症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2.炎症的临床表现、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