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研课标,吃透教材选好资料,科学备考-新课标下中考备考.ppt
17页钻研课标,吃透教材 选好资料,科学备考-----------新课标下中考备考经验介绍广州市第16中学 陈志红,我校05年初三数学教学获得的主要成绩: 1.竞赛方面: 参加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有2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10人获三等奖 2.中考方面: 由于实验区采用等级制评价学生的中考成绩,因此没有我校的数学考试的整体成绩的具体数据,但是05年东山区共七千多名考生,前十名我校占6名,陶璐同学获得实验区唯一的数学满分一、认真学习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的方向,例1 关于中位线课标对三角形的要求“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而对梯形的要求是“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并说明等腰梯形的性质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判定是“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课标并不要求掌握梯形中位线例2 关于二次函数 课标对二次函数的要求是:(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如何理解:只需要在实际问题中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淡化以往用“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例3 对概念、定理的复习(特殊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特殊四边形的形成过程与它的本质特征 特殊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决定它们的基本特征(用几何画版动态演示) 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图形 矩形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 菱形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4条对称轴),二、落实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本质联系,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三、关注教材的亮点,重视新增内容的教学,加强数学应用,例4 应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华东师大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15页、2005年中考第21题) 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25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扣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被评为优秀(85分或85分以上),小明至少答对了几题? 解:设小明答对了x道题,则他答错或不答的共有(25-x)道题,根据题意得 4x-1×(25-x)≥85 解这个不等式得 x≥22 所以,小明至少答对了22道题,他可能答对了22、23、24或25道题。
例5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北师大 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详细介绍用两边逼近的方法求近似根,进一步发展估算能力;同时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y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例:一元二次方程x2-3x-2=2的根看成是二次函数y= x2-3x-2与直线y=2的交点的横坐标,华东师大 26.3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例: 求方程x2=x+3的解 方法一:二次函数y= x2-x-3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方法二:二次函数y= x2与直线y=x+3的交点的横坐标,实际处理 1个课时例:作函数y=x2﹣2x+1的图象,并回答问题 (1) 该图象与 x轴有几个交点?它与方程x2﹣2x+1=0的根有什么关系? (2) 利用图象求的近似根;(精确到十分位) (3) 方程x2﹣2x+1=2的根与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有什么关系?把方程的根在图象上表示出来,并求近似根;(精确到十分位) (4) 根据图象判断下列二次方程根的情况① x2﹣2x+1=2 ② x2﹣2x+1=-1 ③ x2﹣2x+1=-2 ④ x2﹣4x-4=0 (5) 利用图象求不等式 x2﹣2x+1>0, x2﹣2x+1<0的解。
例6 概率 概率是新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中考试题往往从实际中选取素材,但难度一般不大以05年课改实验区的中考题为例说明常见考点如: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填空、选择、解答题)、说明游戏的公平性、设计游戏规则等等例7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七下第70页的阅读材料《剪正五角星》(1)东山区05年七年级下期末测试题 (2)东山区05年九年级区一模 (3)(05年安徽课改实验区)用折纸的方法,可以直接剪出一个正五边形(如下图).方法是:拿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折痕为AB,以AB的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份,并沿五等份的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的图形为正五边形,则∠OCD等于 A.108° B.90° C.72° D.60°,,例8 平移与旋转 (05)如图8,△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 △A’B’C’和△A’’B’’C’’关于直线EF对称 (1) 画出直线EF; (2) 直线MN与EF相交于点O,试探究∠BOB’’与直线MN、EF所夹锐角α的数量关系例9 课题学习如:例9(1)八上《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例9(2):北师大版课题学习《猜想、证明与拓广》与2005年中考压轴(从形状和数量进行拓展),四、选好资料,整体规划,资源共享,科学备考,1.广州市第16中学04~05学年初三教学进度与复习安排 (1)、教学进度安排 (2)、复习安排 2.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五、多学习、多思考,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案例1 命题者对试题结构的设计 (2005年广州中考试题23~25题) 如第23题,第(1)与(2)问是并列关系,已知条件都是一样的,但90%的同学理解题意失误; 第24题,三个问是一环扣一环的(递进关系) 第25题 第(2)问是在第(1)问的前提下进行解答的,而第(3)问则与(1)、(2)问是并列关系,独立的三个小问既有并列关系又有递进关系,(2004年贵阳实验区) 某居民小区有一朝向为正南方向的居民楼(如图12),该居民楼的一楼是高6米的小区超市,超市以上是居民住房.在该楼的前面15米处要盖一栋高20米的新楼.当冬季正午的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2°时. (1)问超市以上的居民住房采光是否有影响,为什么?(5分) (2)若要使超市采光不受影响,两楼应相距多少米?(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