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24395220
  • 上传时间:2023-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27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2摘 要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饱受争议,有关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我国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得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股份支付和每股收益等方面广泛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趋势本文结合2007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对公允价值应用状况,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最后针对引入公允价值使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一系列风险与挑战,提出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 计量属性目录摘 要 I绪 论 11 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 21.1 公允价值的内涵 21.2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21.3 与其他计量树形象比较优缺点 32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52.1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52.2 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63 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03.1 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总体情况 103.2 公允价值在准则中的运用特点 104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分析 124.1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 12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分析 135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运用难点分析及建议、对策。

      165.1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65.2 建议及对策 17结 论 18致 谢 19参考文献 20绪 论 公允价值是近年来会计界讨论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当前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和创新,企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历史成本的单一计量属性的缺陷越来越明显,采用新的计量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等机构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公允价值的引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006年我国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纳入财务信息披露的框架中,公允价值问题再一次被在聚光灯下截至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620家,资本超过1.5亿面对资本市场不断增大,而新准则中所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上市公司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值得我们是靠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应用上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使公允价值在我国这种特定的经济和市场现状下得到较适当的应用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1 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1.1 公允价值的内涵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尽管定义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指公允的市场价格,它包括三个要件:公允价值确定的条件是公平交易;交易双方对所进行的交易活动是熟悉的,对交易的市场信息可以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获取;交易的双方是自愿的,交易的双方是在非强迫、非进行企业清算或非关联交易的状态下进行的交易1.2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以实际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 :即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已经发生,那么公允价值就应该以实际的交易价格计量,是两个实体自愿进行交易的价格,而这时的公允价值在交易完成之后即成为历史成本反映在企业的账面上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交易是强迫的或带有清算性质的,交易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就是交易中的现金金额由于巨大的财务困难或法律法规要求之类的原因,使销售方或购买方的谈判地位受到不利影响;交易价格受到实体之间其他合同或交易的影响,失去了公允的特性;双方为关联企业,双方的交易受母公司的制约并要求其中之一放弃一部分利益;资产或债务的报价错误或非法活动影响了特定资产或负债的价格。

      上述情况都会影响到交易价值的公允性,这时应当对资产或负债重新进行估计 对资产公允价值进行估计 :即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还没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估计公允价值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市价法):在估计公允价值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尽量多地采用市场因素,尽量少地采用内部管理者的估计和假设最接近市场的方法就是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也就是市价法用折现率调整法确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其数据很难确定,只能在市场中寻找类似的价值表现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就是在市场中可以观察到的、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市场交易双方承认和接受的但是,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市场价格,但是有由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那么就可以运用现值技术去估计公允价值但是在将未来的现金流量转换为市价的过程中,折现率的确定过程中就已包含了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负债的风险评估所以传统法就是用一个已反映风险溢价的折现率将估计所得的最佳现金流量加以折现从而衡量市场价格的方法当资产或负债的市价未知而需要使用现值技术加以估计时,可在市场上寻找一个市价已知的资产或负债,而此资产或负债与欲衡量的资产或负债在现金流量上应有相似的时间性及风险情况,根据这个相似资产或负债的已知市价与现金流量间所隐含的利率,就可得到欲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隐含利率,即折现率。

      用期望现值法或其他估计方法确定公允价值:一般而言,市场参与者被认为是风险趋避(risk-averse)的,会选择不确定性较低的投资决策以避免可能的损失;而风险本身可分为系统风险(system aticrisk)与非系统风险(unsystematicrisk),前者与市场整体活动有关,而后者则是指个别证券所特有的风险;根据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theory),当一个厌恶风险的投资人将其资金透过多角化投资而形成一个投资组合时,经由组合中个别资产风险的差异性的相互抵消,投资组合的风险会越来越小,但是多角化所能够减少的风险有一定的极限,所以仍有部分风险残留下来无法分散,此残留下来的风险就是系统风险,在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β系数则用以衡量系统风险 所谓β系数是个别资产报酬及市场报酬的共变数与市场报酬变异数之比,经由β系数可了解个别资产报酬与市场报酬变动的趋势,而透过CAPM对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式,即可求出资产的报酬率,该关系式如下: R(资产预期报酬率)=Rf+β(Rm-Rf) 上式中Rf表示无风险利率,Rm表示市场投资组合的报酬率,而β(Rm-Rf)就是个别资产的风险溢价,所以资产的预期报酬是由无风险利率与风险溢价所组成。

      1.3 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比较优缺点历史成本是指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在财务会计中受到普遍推崇与应用,是由于具有两个主要优点:第一个优点是可靠性;第二个优点是凡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只要企业继续持有,它可以不必随市场变动而改变,即不必在后续每个会计期间进行新起点计量,勿须确认由此产生的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这将大大节约交易成本 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和公允价值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局限:一是历史成本属于过去时态,只能用于初始计量并供以后各期进行摊销和分配,不存在后续计量问题;公允价值并未强调时态,既可用于初始计量,也可用于后续时期的重新计量二是历史成本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前提并从企业投入价值角度所进行的计量;而公允价值既可以基于实际交易也可以基于假定,并不要求站在企业角度来区分投入或产出,而是站在市场的角度采用公平成交价来计量三是即使是一项在交易日取得的资产,如果资产不是在熟悉情况和自愿双方的公平交易中取得,则历史成本金额也不一定是公允的价格金额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两者的联系为: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其实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计量属性,在某种条件下,历史成本也可以是公允价值,只是历史成本昕表示的公允价值是一个过去的公允价值,是初始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

      这样,我们就可以按时间顺序将公允价值分成两部分:面向过去的公允价值和面向现在与未来的公允价值前者就是指历史成本,而后者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允价值,我们可以称这部分为狭义的公允价值而这两部分的和则可以说是广义的公允价值,所以广义的公允价值就是包括了历史成本的公允价值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历史成本只需要做初始计量,以后不需要或者只需要较少的后续计量(例如资产计提折日、减值准备等),而公允价值则既需要做初始计量,也需要不断进行后续的计量 2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2.1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和过程2.1.1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重新制订(修订)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是一部全面、规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它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对会计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理性决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引导资源配置、支持科学决策、加强经营管理、推动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作用;有利于促进、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和引进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国会计的现代化水平。

      2.1.2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过程 80年代开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1992年11月30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1993年到1996年 起草了30余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草案,但没有全部正式颁布实施1998年5月 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8年10月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 1997年5月至2000年 陆续发布13项具体会计准则2001年初 发布8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5项准则是对以前准则的修订2002—2003年 发布3项新的会计准则和一项修订的会计准则2003年 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组,加快了准则制定的脚步2005年6月2日 发布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2005年6月22日 发布外币折算、分部报告和财务报表列报等3项具体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2005年7月19日 发布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捐赠与补助和投资性房地产等7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2005年8月12日 发布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职工薪酬、企业年金、每股收益和所得税等6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2005年9月21日 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等4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

      2006年1月4日 发布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