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验二纺织纤维回潮率的测定.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06542581
  • 上传时间:2024-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8.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服装材料学》实验讲义服装材料与针织教研室.9实验一 服用纤维的吸湿性测试(2学时)参照:《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moisture regain of textile-Oven-drying method)GB/T 9995一1997 替代GB 9995-a8一、目的规定 测定纺织服用纤维的回潮率、含水率,建立在一般的温湿度条件下,不同纺织纤维的回潮率不同的概念,通过实验成果分析纤维的吸湿性能二、实验仪器和试样 Y802型或Y802A型烘箱,天平,干燥器,称重容器(称量瓶),试样为多种纤维原料三、基本知识恒重constant mass——纺织材料干燥解决过程中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称重,当持续两次称见质量的差别不不小于后一次称见质量的0.1%时,后一次的称见质量烘干质量oven-drying mass——将试样置人规定温度的烘箱内烘燥得到的恒重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量,以试样的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前质量的百分率表达回潮率moisture regain——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量,以试样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干质量的百分率表达。

      G____纤维湿重(g)、G0____纤维干重(g)四、实验原理试样在烘箱中暴露于流动的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空气中,直至达到恒重烘燥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损失都作为水分,并以含水率和回潮率表达供应烘箱的大气应为纺织品调湿和实验用原则大气,如果事实上不能实现时,可把在非原则大气条件下测得的烘干质量修正到原则大气条件下的数值修正措施详见GB/T 9995一1997附录A五、实验措施和环节1 烘燥时间的拟定不同的纺织材料试样,因内部构造、含水量及试样各部分在烘箱内暴露限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烘燥时间特性,为避免产生虚假的烘燥平衡,不同的试样应采用不等的烘燥时间及持续称重的时间间隔为拟定合适的烘燥时间及持续称重的时间间隔,可先做几次预备性实验,测出相对于烘燥时间的试样质量损失,画出其失重与烘燥时间的关系曲线(即烘燥特性曲线),从曲线上找出失重至少为最后失重的98%所需时间,作为正式实验的始称时间,用该时间的20%作为持续称重的时间间隔箱外冷称所采用的持续称重时间间隔比箱内热称要长某些本实验中,一方面将试样放入烘箱内烘90分钟后,晾凉称重;再放入烘箱烘60分钟并称重,若两次质量之差与后一次质量之比不不小于0.1%,则后来一次重量为烘干质量(恒重)。

      2 烘箱内试样暴露处的温度应保持在表1所示的范畴内3 称取烘前质量取样后应立即迅速地称取试样,并记录其烘前质量,精确至0.01g,如果对烘前质量有规定,则应在样品容器打开后来不超过30s的时间内将试样调节至规定质量4 烘燥及拟定烘干质量 箱外称重法把试样放在称重容器内,然后一起放人烘箱,敞开称重容器,在环节2规定的温度下烘燥至恒重.持续称重之间的时间间隔1.5小时,如果用玻璃称量瓶,瓶盖应与瓶子一起放人烘箱内烘燥,否则瓶子在冷却时收缩也许使瓶盖太紧而不能揭开,甚至使瓶子破裂称重时,在烘箱内将称重容器盖好,移至干燥器内,盖好干燥器在称重容器和试样冷却过程中,揭开干燥器盖子2-3次,轻轻提起称量容器的盖子半晌以平衡压力再把干燥器盖子盖好当冷却至室温时,取出装有试样的称重容器一起称重,精确至0.01g,再将称重容器与试样放回至烘箱内,打开称重容器盖,按拟定的时间间隔反复烘燥、冷却和称重,直至恒重,记录试样和称重容器合在一起的最后质量和空称重容器的质量5 计算试样的烘干质量: Go=B-C式中:Go一一试样的烘干质量'g;B—烘至恒重的试样连同称重容器的质量,g;C—空称重容器质量,g当规定对非原则大气条件下测得的烘干试样质量G。

      进行修正时,修正措施见附录A.六、计算成果 计算回潮率,其值保存小数点后第二位光学天平、单臂天平读数可至0.0000每份试样的含水率或回潮率,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几份试样的平均值,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七、实验报告重要内容涉及:a)环境温湿度条件,试样的名称、编号、原料及数量;b)试样平均回潮率;c)回潮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d)取样措施;e)所用烘箱、天平等仪器的型号;f)指明是箱内称重还是箱外称重;g)实验日期和实验操作人八、思考题影响实验成果的因素有哪些?从实验成果归纳出纤维种类与吸湿性能间的关系实验二 织物的构造参数与缩水率测试(2学时)一、织物构造参数分析实验(一)目的规定 通过本实验,理解服装面料的几种重要的构造参数(物理指标),掌握检测织物的基本构造参数的措施,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以便对所检测的服装材料做出对的的分析与评价,利于服装面料的选择、排料及裁剪工作二)实验仪器和试样照布镜、大头针、色纸、剪刀、钢尺、测定桌、划粉、天平、裁剪器、金属板、厚度实验仪、计时器、移动式织物密度镜、调温调湿箱试样为多种预测织物三)实验措施与环节1 调湿 整段织物在实验用原则大气中调湿,或使织物松弛后,在温湿度较稳定的一般大气中测量。

      2 去边 如果织物边的重量与织物身的重量有明显差别时,要用清除织物边后的样品3 单位长度的重量或单位面积的重量(1)经原则大气条件调湿后,测定织物的长度(精确至0.1cm),并称其重量(精确至0.1g);对于长匹织物如不能测定织物全长时,可从织物上沿与织物边成直角的平行线剪取整幅样品进行测定,样品长度宜3~4m,至少0.5m,测定样品调湿后的长度,并在原则大气中称量2)单位面积的重量的测量是将织物在原则大气中调湿,测定其长度、幅宽,并称重量,对于长匹织物如不能测定织物全长时,使用上述措施测定调湿后的长度,幅宽,并在原则大气中称重量3)整段织物不能在原则大气中调湿的,在一般大气中松弛后,测定整段长度和称重量长匹织物不能测定全长时,最佳从织物中段剪下整幅样品,长度最佳在3~4m,至少1m,在一般大气中同步测量样品的长度和称重量,然后测定样品调湿后的长度并称重量,测定长度精确到0.1cm,重量精确至0.1g4)对于小样品的单位面积重量测定,需从无折皱的织物上裁剪有代表性的5块样品(或按其他指定数量),每块约15cm×15cm,如因大花型而影响织物局部面积质量时,样品应涉及此花型完全组织的整数。

      将织物在原则大气条件下调湿,用裁剪器从样品中裁剪10cm×10cm方形或100cm2圆形试样,最后将试样称重,精确到0.01g5)成果计算原则大气条件下单位面积的重量按下式计算:MW=MC/(LC×WC)式中:MW ——调湿后整段织物或样品的单位面积重量(g/m2);MC——调湿后织物或样品的重量(g);LC——调湿后整段织物或样品的长度(m);WC——调湿后整段织物或样品的幅宽(m)计算精确度到0.01g,再四舍五入到0.1g一般大气条件下单位长度的重量按下式计算:MC=MR(MSC/MS)式中:MC ——调湿后整段织物或样品的重量(g);MR ——一般大气中整段织物或样品的重量(g);MSC——调湿部分织物或样品的重量(g);MS——一般大气中部分织物或样品的重量(g)计算精确度到0.01g,再四舍五入到0.1g一般大气条件下单位面积的重量按一般大气条件下长度的重量措施计算出调湿后织物的重量,再按原则大气条件下单位面积的重量计算小样品的重量按下式计算:MW=M×100式中: MW ——调湿后织物单位面积重量(g/m2);M —— 试样重量的克数(g)精确度同上4 织物厚度的测定(1)试样准备:试样取样时,测定部位应离布边距离不小于150mm,并按阶梯型均匀排布,各测定点都不在相似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应避开疵点和折皱;对于易变形的试样,应按表厚度仪压脚的重要参数,试样尺寸不不不小于厚度仪压脚尺寸。

      试样需在松弛状态下调湿16小时以上,合成纤维试样至少平衡2小时可调换压脚重要技术参数参照表,详见《服装材料实验教程》第39页2)测量根据试样类型选用压脚,对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构造试样,压脚直径不不不小于花纹循环长度;清洁压脚和参照板,检查压脚轴的运动灵活性,按规定设定压力,将厚度计置0;提高压脚,放置试样,并使压脚轻轻压放在试样上并保持恒定压力,到表中规定的时间后读取厚度批示值测定5个点,计算得到厚度的算术平均值(0.01mm)5 织物密度的测定(1)试样准备:试样应平整无折皱、无明显的纬斜,应在经纬向均不少于5各不同的部位进行测定试样需在松弛状态下调湿16小时以上本实验采用移动式织物密度镜法:即测定织物经向或纬向一定长度内的纱线根数,折算至10cm内纱线根数的措施将织物放平,把织物密度镜放在上面,使其刻度尺与某一系统的纱线平行,转动螺杆,在规定的测量距离内计数纱线根数若起点位于两根纱线中间,中点位于最后一根纱线上,局限性0.25根时,不计;0.25~0.75根时,作0.5根计;0.75根以上,作1根计平均值的成果精确至0.1根/10cm6 织物基本组织构造的测定(1)试样准备 试样应平整无折皱、无明显的纬斜,应在经纬向均不少于5各不同的部位进行测定。

      试样需在松弛状态下调湿16小时以上2)实验措施与环节直接观测法——适于简朴组织构造,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拆纱分析法——取试样大小对于简朴组织一般为15cm×15cm,组织循环较大织物可以取20cm×20cm画出被分析织物的组织图二、 织物缩水率实验1 实验仪器与试样YG701L型全自动织物缩水率实验机(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制造)、剪刀、量尺、缝线、笔、洗涤剂、陪洗物等织物取样尺寸为:经向500mm、纬向500mm,取4块试样,分两次洗涤,每次洗涤两个试样织物如图所示标记,标记后精确测量3个记号之间(350mm)的经纬向距离(精确到0.1cm)2 实验措施与环节(1)对试样预调湿、调湿并测量尺寸,拟定试样的初始长度和初始宽度2)从表中选择A型洗衣机的洗涤程序,称量试样重量并选择陪洗物用于A型洗衣机的陪洗物为纯聚酯变形长丝针织物,单位面积质量(310士20)g/m2,由四片织物叠合而成,沿四边缝合,角上缝加固线形状呈方形,尺寸为〔20士4)cm×(20士4)cm,每片缝合后的陪洗物重(50士5)g也可使用折边的纯棉漂白机织物或50/50涤棉平纹漂白机织物,两者单位面积的质量均为(155士5)g/ m2,尺寸为(92土5)cm×(92士5)cm。

      3)将试样洗涤、干燥后,沿布边平幅悬挂室内阴干,同步用手轻轻拍平,消除皱纹,将晾干后的试样放在平台上,在原标记上精确量取纵横向缩水后的长度(精确到0.1cm)4)成果计算按下式计算织物缩水率,并分别求出经、纬向(纵、横向)缩水率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1cm)机织物的缩水率=(实验前实测距离-实验后实测距离)/实验前实测距离×100%针织物的缩水率=(缩前平均值-缩后平均值)/缩前平均值×100%注:织物缩水率平均值修约至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