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族化进程中的侦探小说.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8302542
  • 上传时间:2018-07-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9.08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讲 民族化进程中的侦探小说• 一、清末民初的侦探翻译热潮 • 二、中国侦探小说的起步 • 三、侦探小说的中国化:程小青和孙了 红 • 四、中国公安法制文学概况1一、清末民初的侦探翻译热潮• 1.西方侦探小说溯源 • 2.清末民初的绍介21.西方侦探小说溯源• 与其它小说类型不同,侦探小说有着明确 的诞生日期 • 1841年4月美国作家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en Poe)发表《莫格街血案》小说中第 一次出现了私人侦探形象;确立了以揭示生 死之谜为其价值中心;建立了以刑事案件的 侦破为其基本情节,以设谜-破谜-释谜为发展 线索的小说结构这种小说类型被称为侦探 小说34• 在侦探小说的发展过程中 ,英国作家亚瑟·柯南·道尔 (Arthur Conan Doyle)做出 了重大贡献5• 张坤德,生卒年代不详,字小塘,桐乡人 在1896-1897年的《时务新报》第6至12册, 第24至30册上连载了本人翻译的柯南·道尔的 四部作品《英包探勘盗密约案》(今译《海 军协定》)、《记讴者复仇记》(今译《驼 背人》)、《继父诓女案》(今译《分身案 》)、《呵尔唔斯缉案被戕》(今译《最后 一案》)。

      • 第一、二篇总题为《歇洛克呵尔唔斯笔记 》;第三、四篇总题为《滑震笔记》6• 在张坤德之后,对柯南·道尔的翻译成为热 潮,报刊随处可见 • 1902至1918年,柯南·道尔的作品翻译进来 有311部次之多7• 周氏兄弟将侦探小说的范围从柯南·道尔身 上扩大到更大范围 • 1905年周作人将爱伦·坡的《金甲虫》翻译 成中文,易名为《玉虫缘》,发表在《女子 世界》5月号上,介绍这篇小说给周作人的是 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 • 此后,爱伦·坡的小说陆续被翻译介绍进来 ,《莫格街血案》、《玛丽·罗热疑案》均有 了中文译本8• 除了爱伦·坡和柯南道尔之外,传入中国的西方重要 侦探小说还有: • [En]毛利森(Arthur Morrison)《马丁休脱侦探案》 和《海威侦探案》 • [En]葛威廉(William Tufnell Le Queux)《三玻璃眼 》 • [En]狄克多那文(Dick Donovan)《多拉文包探案》 • [En]白髭拜(Guy Newell Boothby)《巴黎五大奇案 》 • [En]奥斯汀(J· Austin)《狄桑克侦探案》 • [Fr]鲍福(Baofü)《毒蛇圈》 • [Am]尼科拉司·卡特(Nicholas Garter)《聂格卡脱侦 探案》910• 阿英《晚清小说史》:“当时译家 ,与侦探小说不发生关系的,到后 来简直可以说是没有,如果当时翻 译小说有千种,翻译侦探要占五百 部以上。

      11• 中华书局于1916年5月出版了《福尔摩斯侦 探案全集》,用文言译成,共收44个案子, 汇成12册到抗战前夕,该文集已经再版20 次 • 1927年,刚成立不久的世界书局为了使柯南 ·道尔的作品更好地流传,特邀程小青等人用 白话全部重译了柯南·道尔的作品,名为《福 尔摩斯探案大全集》,于1927年起陆续印行 12• 法国作家玛丽瑟·勒白朗(Maurice Leblanc, 今译鲁贝兰)为福尔摩斯设计了一个对手侠 盗亚森·罗频,并以此为主人公写作了一系列 反侦探小说 • 1925年,大东书局推出了《亚森·罗频案全 集》该书共收长篇10种,短篇18种,分别 由周瘦鹃、沈禹钟、孙了红等人用白话译成 13侦探小说在中国受到欢迎的原因• 思想上:科学、民主 • 内容上:正义、逻辑 • 接受上:市场 • 技巧上:对中国传统小 说向现代转变起着推动作 用14“盖吾国刑律讼狱,大异泰西各国,侦探小说, 实未尝梦见互世以来,外人伸展治外法权于租界 ,设立警察,亦有包探名目然学无专门,徒为狐 鼠城舍,会审之案,又复瞻徇顾忌,加以时间有限 ,研究无心,至于内地案,动以刑求,暗无天日者 ,更不必论如是,复安用侦探之劳其心血哉!至 若泰西各国,最尊人权,涉讼者例得请人辩护,故 苟非证据确凿,不能妄人入罪。

      此侦探学之作用所 由也——周桂笙15• “余谓其佳处全在华生笔记四字——俞明 震《觚庵漫笔》 • “凭空落墨,恍如奇峰突兀,从天外飞来, 又如燃放花炮,火星乱起然细察之,皆有 条理——周桂笙16二、中国侦探小说的起步• 1.古代刑事案件汇编热 • 2.中国侦探小说的起步 • 3.代表性作家171.古代刑事案件汇编热• 1906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吴趼人编辑的《中国 侦探案》这部刑案汇编型的小说集的热销,激发 了中国古代刑事案件的大规模整理和刊行 • 从清末民初开始,直至整个民国时期,这类案件 例选的出版数难以统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孙剑秋 编《清朝奇案大观》(1919)、平襟亚编《民国奇 案大观》(1919)、许慕文编《古今奇案汇编》(1923) 、平襟亚编《刀笔精华》(1923)、广丈编辑局编 《百件奇案大观》(1921)等18• 这些案例上至史前、下至当时,贯通整个 中国历史;所收案件稀奇古怪,各式各样, 无所不包 • 主要目的有三:其一,说明侦探小说中国 古已有之,编辑出来与外国侦探小说一比高 低;其二,收集奇案“警世觉民”其三,有 阅读趣味主要出自市场需求192.中国侦探小说的起步• 20年代开始。

      • 《半月》、《紫罗兰》中开设“侦探之页”以及 1923年创刊的杂志《侦探世界》推动了中国本土侦 探小说的创作 • 起步阶段的侦探小说大致有三种类型:其一“译述 型”,以外国侦探小说为原本,边译编改,自由发挥 ;其二,“公案型”,即将侦探小说的一些表象特征 带到公案小说的创作中去,创作出一种半侦探半公 案的小说类型,这类小说往往写一个衙门和一个捕 快,衙门断案是公案小说,捕快办案是侦探小说; 其三,“模仿型”,即完全模仿外国小说的路子20• 模仿型又可分为简单模仿和创造性模仿 • 简单模仿依照西方的模式,只是将人物和故事设 定在中国 • 代表作有: 张无铮《徐云常新探案》系列小说 姚庚夔《鲍尔文新探案》系列小说 王天恨《康卜生新探案》系列小说 朱 的《扬芷芳新探案》系列小说 吴克洲《东方亚森·罗频新探案》系列小说21• 创造性模仿的主要代表作家: • 俞天愤(1881-1937),江苏常熟人 • 陆澹安(1894-1980),江苏吴县人 • 张碧梧(1891-?),江苏扬州人 • 赵苕狂(1891-?),浙江吴兴人22三、侦探小说的中国化:程小青和孙了红• 侦探小说本土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 怎样使得侦探小说的审美特征符合中 国读者的民族审美需求的过程。

      • 对侦探小说中国化做出贡献的是程 小青和孙了红他们分别创造了中国 侦探小说的“道德模式”和“文化模式” 23程小青• 原名程青心,上海人, 主要代表作是《霍桑探案 》系列小说2425• 其小说中有显(法律)和隐(道德)两条 标准如果法律与道德一致,法律正好是惩 罚道德败坏的武器;如果法律与道德不一致 ,事件处理的结果总是法律服从于道德或 者只查原因,不追究责任;或者隐瞒真相, 惩恶助善;或者私放真凶,另寻出路为善 者即使是行凶也有善报;作恶者即使被杀也 是死有余辜这些在法律上不允许的做法在 程小青的小说中反复出现26• 程小青出身城市贫民,小说主要以上海一 带都市为背景,偶尔涉及到北京和苏州小 说中的人物都是都市中的中下层小人物小 说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发生在都市中下层的社 会问题,如婚姻、财物、家庭的破裂等市民 生活上的大变故通过这些案件的侦破,剖 析了中国社会各种形式的血缘和非血缘关系 ,展示了中国都市社会中下层社会的人文景 观这样的特色使得程小青的小说有了更多 的本土色彩,被称作“社会侦探小说”27• 在小说写作的同时,程小青还进行理论探 讨,写作了《侦探小说多方面》、《侦探小 说史》等侦探小说理论文章。

      • 程小青始终强调侦探小说应具有较高的文 学价值,理由是它具有想象、情感和注重结 构三个方面 28孙了红• 孙了红(1897-1958),浙江宁波人• 孙了红走的是反侦探小说的路子 • 孙了红是1925年出版的《亚森罗苹案全集》 的译者之一在此之后创作了《东方侠盗鲁 平》系列小说,共30多部• 二三十年代是他的起步阶段;四十年代是 他的成熟阶段2930• 所谓“文化模式”是指将中国传统的是非观、 善恶观、因果观融化在侦探小说所揭露的事实 和惩罚的结果之中,使得侦探小说既有中国的 本土性,又保持了特有的美学品味 • 孙了红的作品不讲究现场勘察和逻辑推理, 善于挖掘罪犯心理,从犯罪事实中找出个“为什 么”来,这也是他的作品引人入胜的原因 • 鲁平与霍桑不同,他不是侦探,而是一个“侠 盗”,不需要将罪犯绳之以法,只需要揭破犯罪 事实31• 作者促使人们向更深层次思考, 在扭曲的的人的心态之中寻找答案 ,在人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追溯原 因,不仅仅表现正义感,而是表现 人心深处的种种波澜,因此他的小 说被称为“心理侦探小说”32四、中国公安法制文学概况• 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的侦探小说被称 为公安法制文学。

      侦探小说与公安法制 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私人侦探被代表国 家利益的公安司法人员所代替,侦探小 说中特有的私人侦探、官方侦探与罪犯 之间的三角关系被罪犯和国家利益的两 极对抗所取代331949-1966• 这个时期,中国的公安法制文学受到苏联文学影 响,主要以剿匪锄奸反特为主题 • 代表作有白桦的《山间铃响马帮来》、公刘的《 国境一条街》、史超的《擒匪记》等 • 这些小说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主要基调,有 着很强的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小说模式单一,一般 是一个或一帮罪犯制造出各种表面假象,侦探人员 克服重重困难,拨开迷雾,最后捉住罪犯小说最 后总是洋溢着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 代色彩3480年代以后• 各种流派的外国侦探小说开始涌入中国,除 了爱伦·坡、柯南·道尔、克里斯蒂等人的作品 外,二战以后很多现代型的侦探小说逐渐受到 人们的欢迎,如日本作家森村诚一、松本清张 、水上勉等的社会推理小说和日本侦探电影等 ,如《人证》、《砂器》、《追捕》等 • 这些小说与电影影响中国侦探文学开始在价 值取向和基本格调方面发生深刻变化35• 一是从惯有的对敌斗争转变为自我反思型的作品 和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批判的揭露型作品,如王亚 平《神圣的使命》、《刑警队长》,丛维熙《大墙 下的红玉兰》等。

      • 二是侦探主角开始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不 再仅仅是政府和法制的象征,而是一个个具有血肉 和鲜明个性的人 • 1985年海岩的《便衣警察》、1989年魏人的《刑 警队长的誓言》(后改编成电影《龙年警官》)3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