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的预防与处理(第七、八章).ppt
48页争 议 的 预 防 与 处 理,争议的预防和处理,第一节 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第二节 索赔第三节 不可抗力第四节 仲裁,一、商品检验的含义和重要性,商检的概念 Commodity Inspection指商品检验机构对卖方拟交付货物或已交付货物的品质、规格、数量、重量、包装、卫生、安全等项目所进行的检验、鉴定和管理工作商品检验是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检验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中的一项重要条款,第一节 进出口商品的检验,二、商品的检验权与复验权,对货物进行检验是买方的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如发现货物不符合同规定,而且确属卖方责任者,买方有权采取要求卖方予以损害赔偿等补救措施,直至拒收货物但是,必须指出,买方对货物的检验权并不是表示对货物接受的前提条件,买方对收到的货物可以进行检验,也可以不进行检验,假如买方没有利用合理的机会对货物进行检验,就是放弃了检验权,他也就丧失了拒收货物的权利●买方的复验权,买方的复验权就是买方对到货有实施再检验的权利指货物应在装运前检验,但装运港(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不能作为确定货物品质及重量的最后依据,而只作为卖方向银行议付货款的凭证货物运抵目的港(地)卸货后,买方仍有再检验的权利,即复验权。
●卖方的检验作为买方付款的依据,买方的复验作为向卖方索赔的依据三、检验时间和地点,,确定检验时间和地点,实际是确定买卖双方中的哪一方行使对货物的检验权,即确定以哪一方提供的检验证书为准一)在出口国检验,,工厂(仓库)检验 装运港(地)检验 (“离岸品质、离岸重量”) 注:以上两种方法实际上否认了买方 的复验权,对买方不利,(二)在进口国检验,,目的港(地)检验(“到岸品质、到岸重量”) 买方营业处所检验 (适用范围:密封包装或 规格复杂精密度高的进出口货物)注:以上两种方法,卖方须承担到货品质或 数量的责任,对卖方不利,(三)在出口国检验、在进口国复验,,,卖方的检验作为买方付款的依据,买方的复验作为向卖方索赔的依据注:该方法兼顾了买卖双方的利益,公平合理,是目前我国进出口业务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四)装运港(地)检验重量 目的港(地)检验质量,,,——“离岸重量、到岸品质”,某合同商品检验条款中规定以装船地商检报告为准但在目的港交付货物时却发现品质与约定规格不符买方经当地商检机构检验并凭其出具的检验证书向卖方索赔,卖方却以上述商检条款拒赔。
卖方拒赔是否合理?,案例思考:,分析如下:卖方拒赔是有理由的因为:合同规定商品检验以装船地商检报告为准,这决定了卖方交货品质的最后依据是装船地商检报告书在此情况下,买方在目的港收到货物后,可以再行进行检验,但原则上无权提出异议案例思考:,四、检验机构,(一)国际上的检验检疫机构官方检验机构 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美国动植物检疫署、美国粮谷检验署、日本通商省检验所等 半官方检验机构 政府授权、某项商品检验或某一方面检验管理工作的民间机构例如:美国担保人实验室(UL) 非官方检验机构 私人创办的、具有专业检验、鉴定技术能力的公证行或检验公司,例如:英国劳埃氏公证行、瑞士日内瓦通用鉴定公司(SGS)等二)我国的检验机构 1、机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 2、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职责 法定检验 监督管理 公证鉴定业务,五、检验证书,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鉴定后签发的书面证明文件一)检验证书的种类,品质检验证书、重量或数量检验证书、包装检验证书、兽医检验证书、卫生/健康证书、消毒检验证书、熏蒸证书、残损检验证书、积载鉴定证书、价值鉴定证书、船舱检验证书、产地证明书等。
二)检验证书的作用,检验证书是证明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数量、包装以及卫生条件等方面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依据;检验证书是海关验关放行的依据;检验证书是卖方办理货款结算的依据;检验证书是办理索赔和理赔的依据六、买卖合同中的检验条款,“以装运港(地)××(检验机构名称)签发的品质和重量检验证书作为信用证项下议付所提交单据的一部分买方对于装运货物的任何索赔,须于货物到达目的港(地)后××天内提出,并须提供经卖方同意的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报告检验条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有关检验权的规定、检验或复验的时间和地点、检验机构、检验项目和检验证书、检验标准等It is mutually agreed that the Certificate of Quality and Quantity(Weight) issued by the China Exit and Entry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at the port of shipment shall be part of the documents to be presented for negotiation under the relevant L/C.The Buyers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reinspect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weight) of the cargo. The reinspection fee shall be borne by the Buyers.Should the quality and/or quantity (weight) be found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hat of the contract,the Buyers are entitled to lodge with the Sellers a claim which should be supported by survey reports issued by a recognized surveyor approved by the Sellers.The claim,if any,shall be lodged within 45 days after arrival of the cargo at the port of destination.,七、检验的工作程序,(一)报验:对外贸易关系人向商检机构申请办理检验鉴 定手续。
注:1、填写“报验申请单”2、必须保证商检机构有必要的检验时间(二)抽样(三)检验商检人员对进出口商品及其包装运载工具所实施的外 观、物理、生物等的分析测试四)签证商检机构对进出口商品经过检验、鉴定后,根据合同,L/C和申请人要求,对外签发各种商检证书时间要求,,检验证书的签发日期不能过早于运输单据的出单日期,一般与装船期间隔两三天为宜报检合理时间在装船前的5—7天,若为易腐商品则5天内为宜检验证书的签发日期一般早于运输单据的出单日期,第二节 索 赔,(一)违约的含义 违约(Breach of contract)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行为一、违 约,(二)违约的种类,1.卖方违约 2.买方违约 3.买卖双方均负有违约责任,英国的法律规定,A、违反要件:主要条款 处理:解除合同并损害赔偿B、违反担保:次要条款 处理:损害赔偿,(三)违约的法律责任,美国的法律规定,A、重大违约 处理:解除合同并损害赔偿B、轻微违约 处理:损害赔偿,公约的规定,根本性违约:主观行为 处理:解除合同并损害赔偿非根本性违约 处理:损害赔偿,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同期间内仍未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又规定: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我国《合同法》规定,二、索赔与理赔,Claim 受损的一方根据合同/法律规定,向违约的一方提出赔偿要求Claim settlement 违约的一方对索赔进行处理,贸易索赔:向合同违约方索赔(多数是买方向卖方提出)如不交货或延期交货,或所交货物的品质、规格、数量、包装等与合同(或信用证)不符,或提供的单据不符要求等,应向卖方索赔;运输索赔:向承运人索赔如数量少于提单载明的数量,收货人持有清洁提单而货物发生残损短缺,应向承运人索赔;保险索赔:向保险公司索赔等在承保范围内的货物损失,船公司(或承运人)不予赔偿的损失或赔偿不足以补偿货物的损失而又属承保范围以内的,应向保险公司索赔一)索赔的对象,案例分析,我国A公司以CIF汉堡出口食品1000箱,即期信用证付款货物装运后,A公司凭已装船清洁提单和已投保一切险及战争险的保险单,向银行收妥货款,货到目的港后经进口人复验发现下列情况: (a)该批货物共有10个批号,抽查20箱,发现其中2个批号涉及200箱食品细菌含量超过进口国标准; (b)收货人只实收995箱,短少5箱; (c)有10箱货物外表状况良好,但箱内货物共短少60千克。
试分析上述情况,进口人应分别向谁索赔?并简述理由二)办理索赔与理赔的要点异议与索赔条款1、索赔依据A 法律依据:买卖合同和适用的法律规定B 事实依据:违约的事实,情节及其书面证明2、索赔期限 是指受损害的一方有权向违约方提出索赔的期限按照法律和国际惯例,受损害的一方只能在一定的索赔期限内提出索赔,否则即丧失索赔权3、索赔金额1)如果合同规定有约定的损害赔偿的金额或计算方法 :按约定2)如果合同未作具体规定,确定损害赔偿金额的基本原则为:A 赔偿金额应与因违约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 相等;B 赔偿金额应以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可预料到的合理损 失为限;C 由于受损害的一方未采取合理措施使有可能减轻而 未减轻的损失,应在赔偿金额中扣除第三节 不 可 抗 力,一、含义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包括自然力量引起的和社会力量引起的意外事故。
前者如:水灾、火灾、暴风雨、大雪、雷电、地震等后者如:战争、罢工、政府禁止有关商品的进出口等 国际上对不可抗力事件前者解释一致,对后者还没有统一的解释买卖双方可自行商量哪些事故可以列入合同的不可抗力条款但不能错误地认为所有的自然力量与社会力量引起的事件都属于不可抗力事件,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认定必须慎重,并与正常的物价涨跌,汇率升降等贸易风险区别开来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二、构成条件,(1)意外事件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以后(2)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 所造成的,而是偶发的和异常的事件;(3)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无 法控制、无法避免和无能为力的注意,1、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书(15天)2、对方接到后,及时答复3、是否为不可抗力,严格审查4、实事求是处理,三、处 理,(一)解除合同 不可抗力的发生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二)变更合同(延迟履行合同) 不可抗力只是暂时阻碍了合同履行,案例分析,某外贸公司接到国外开来的信用证,证内规定:“数量共6000箱,1--6月份分批装运,每月装运1000箱该信用证的受益人1—3月,每月装运1000箱,银行已分批议付了货款。
对于第四批货物,原定于4月25日装船出运,但由于台风登陆,该批货物延至5月1日才装船,当该公司凭5月1日的装船提单向银行交单议付时,却遭到银行拒付该公司以“人力不可抗拒”为由,要求银行融通,也遭到银行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