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59455415
  • 上传时间:2023-08-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2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目录1总则 11.1概述 11.2 地质条件 11.2.1电站厂区边坡地质条件 21.2.2拱坝坝肩边坡地质条件 31.3边坡支护设计情况 41.4设计适用标准及规范 52材料要求 52.1钢绞线 52.1.1性能要求 52.1.2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72.2防护套管 92.3锚具 92.3.1性能要求 92.3.2进场验收 92.4造孔设备 102.5张拉机具 112.6灌浆设备 112.7其它材料 113施工技术要求 123.1施工内容及施工程序 123.2搭设钻机作业平台 133.3定位钻孔 133.4锚索制作 143.5锚索运输、安装 153.6混凝土垫墩施工 163.7膨胀混凝土施工 173.8锚固段注浆 183.9安装锚具、张拉及补张拉 193.10锚头封闭 214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215试验与监测 225.1试验 225.2监测 226质量与安全 236.1质量 236.2安全 247环境保护 258验收 2511总则1.1概述本工程的任务是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主要建筑物挡水坝为2级建筑物,表孔溢流道、泄洪放空底孔、取水口均为3级建筑物。

      引水隧洞、厂房及其他次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灌溉输水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水库枢纽工程布置由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顶表孔设闸溢洪道、坝身泄洪放空底孔、左岸岸塔式灌溉和发电取水口、发电引水隧洞、压力钢管及地面厂房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位于下游约500m的“S”型转弯中部,流向总体上为NW向SE流(方位角110°)该位置地形为深切“U”形河谷,左高右低,左岸陡峭(陡崖),右岸自下至上呈陡-缓-陡地形河床枯季水面标高约1270m,河床宽约28m~50m右岸在高程1270m~1350m左右为陡壁,平均地形坡度75°~80°,局部甚至呈倒悬状,基岩出露高程1350m~1410m左右为相对缓坡,平均地形坡度35°~45°,多为块石、红粘土覆盖高程1410m~1470m左右为陡坡,平均地形坡度45°~55°,见基岩裸露,溶沟溶隙发育高程1470m以上总体为波状起伏呈盆地或宽谷形状的剥夷面枢纽区右岸裂隙较发育,主要有如下几组:①、N40~45°W/SW∠85~88°,均为卸荷裂隙,大多张开,具延伸长,切割深的特点,间距1.5~2.0m/条;②、N10°E/NW∠82~85°,与①组形成共轭节理,可见延伸长度>1m1.2 地质条件1.2.1电站厂区边坡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厂址位于下游约300m左岸河床,河床地形平缓,宽43~48m,后缘为陡崖,陡崖头至河床高差达300多米。

      地层岩性:第四系覆盖层厚10~20m,为粘土夹碎石及沙卵石,分布于河床;岸坡基岩裸露,出露基岩为三叠系关岭组第二段第一层(T2g2-1)薄至中厚层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钙质泥岩;第二层(T2g2-2):为灰色、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瘤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第三层(T2g2-3):中下部为灰色-深灰色薄层泥质灰岩、灰岩,上部为厚约3m的灰、深灰、灰黄色等杂色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炭泥质灰岩及泥质灰岩;第四层(T2g2-4):厚层瘤状灰岩,中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地质构造:厂房位于宽缓向斜核部略偏上游,此外无大的构造发育,岩体较完整,岩层平缓,产状45~60°∠7~8°地表短小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统计见下表1-1:表1-1 厂房后边坡节理裂隙统计表编号产 状间距(m)性质备 注走 向倾 向倾 角①N0~30°ENW60~70°0.3~2张性裂面平直,延伸较短,一般不超过2m,①组局部张开夹岩屑及泥②N40~70°ENW或SE60~70°0.5~1压、扭③N70~90°ENW或SE85~90°0.5~2压、扭④N60~70° WNE85~90°0.5~2压、扭经钻孔及取样试验资料,灰岩强风化厚度为6.5m左右,岩石强度较高,饱和抗压强度为42~81Mpa,基础置于弱风化灰岩岩体上,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建议物理力学参数:允许承载力:强风化基岩f0=0.7~0.8MPa,弱风化基岩f0=3.0~3.5Mpa表1-2 厂房区岩石常规试验主要试验值(饱和状态)统计表 地层取样深度(m)抗压强度(MPa)弹性模量(GPa)泊桑比波速(m/s)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T2g2-23.0-11.058.0843.8350.9648.830.276121T2g2-28.0-10.072.4442.8857.6649.470.275989T2g2-118.0-22.081.1358.2869.7151.150.2751851.2.2拱坝坝肩边坡地质条件左坝肩:左岸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于平行,岩层缓倾,岩体为层状结构,岩层缓倾左岸偏下游,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对左坝肩抗滑稳定不利,但左坝肩下游受力岩体雄厚,近顺河向裂隙不很发育,未发现控制坝体抗滑稳定的控制结构面(裂隙),岩体较完整,抗滑稳定问题不突出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计算以层面和软弱层作为底滑面,平行河床的NW向的陡倾角裂隙为影响坝肩稳定的不利侧滑面,与河床大角度相交的NE向裂隙面为不利的横向切割面,层面、横向切割面、侧向切割面和其他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对坝肩抗滑稳定影响较大。

      右坝肩: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于平行,岩层缓倾,岩体为层状结构(部分为次块状结构),岩层缓倾左岸偏下游,为缓倾顺向坡,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且近顺河向(NW方向)裂隙较发育,其与软弱层面(泥化夹层及软弱层)组成不利组合,坝肩抗滑稳定问题突出,计算应以层面和软弱层作为底滑面,平行河床的NW向的陡倾角裂隙为影响坝肩稳定的不利侧滑面,与河床大角度相交的NE向裂隙面为不利的横向切割面坝肩岩体的层面、横向切割面、侧向切割面和其他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对坝肩抗滑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设计根据层面与各种裂隙面的不利受力方向进行稳定分析,必要时需采取抗滑处理措施据I-PD4平硐揭露,平硐内分布有控制坝体抗滑稳定的裂隙结构面(L1),其延伸长,切割深,可能延伸至坝肩,使坝肩岩体的完整性遭受破坏,且坝肩分布有一层泥化夹层及两层软弱层,L1裂隙与层间夹层组合后为一剪出楔形体,对坝肩抗滑稳定很不利;建议设计必须对其进行稳定分析,并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建议对裂隙充填物进行置换并对裂隙强灌浆处理以提高岩体完整性,必要时可考虑抗剪墙及锚固等处理措施,而软弱层亦是控制坝肩抗滑稳定的决定因素,建议设计应考虑抗剪平硐等处理措施。

      1.3边坡支护设计情况电站厂区的最高边坡高度为62m,设为4级边坡,开挖坡比为1:0.1,15m高差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均为1.5m边坡支护采用挂网喷锚方式:锚筋采用HRB400Φ25,L=6m@2mX2m,钻孔直径40~50mm,灌注M20砂浆;挂网钢筋采用HRB335Φ8@20cmX20cm;喷C20混凝土,厚度10cm;坡面留Φ100排水孔,孔深4.0m,间排距3.0m,排水孔上倾10°;除系统锚喷支护外,电站厂区边坡还布置1000KN预应力锚索,锚索长20~45m,间排距6X12m,共布置98根,其余坡面可结合开挖过程揭露的不利节理裂隙布置;坝肩开口线与地形高程衔接,在开口线2m之外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底宽0.5m,沟深大于0.5m,内外侧边坡均为1:0.3,沟底及内外侧边坡用砂浆抹面,厚度3cm右坝肩坝顶高程1340.00m以上开挖坡比统一按1:0.2,具体开挖支护方式如下:从开口线位置(高程为1390m左右)以1:0.2坡比放坡至1385m高程留2m宽平台马道,再由马道外缘以1:0.2坡比放坡至1370m高程留2m宽平台马道,以同样方式从1370m高程放坡至1355m高程,再由1355m高程放坡至坝顶1340m高程留4m宽平台马道。

      高程1340.00m以上边坡一期支护采用挂网喷锚方式:锚筋采用HRB400Φ25,L=9m@4.5mX4.5m,入岩8.85m,外露0.15m,顶部弯折0.1m,钻孔直径40~50mm,灌注M20砂浆;挂网钢筋采用HRB335Φ6@25cmX25cm;喷C20混凝土,厚度10cm;坡面留Φ50排水孔,孔深3.0m,间排距2.0m,排水孔上倾5°;除系统锚喷支护外,右岸坝肩上游边坡还布置1000KN预应力锚索,锚索长30~40m,间排距6m,共布置48根,其余坡面可结合开挖过程揭露的不利节理裂隙布置坝肩开口线与地形高程衔接,在开口线5m之外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底宽0.5m,沟深大于0.5m,内外侧边坡均为1:0.5,沟底及内外侧边坡用砂浆抹面,厚度5cm左坝肩坝顶高程1340.00m以上开挖坡比统一按1:0.1,2梯级边坡,15m高差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均为2m;其余布置则同右坝肩,根据实际开挖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是否采用预应力锚索边坡开挖及支护布置详见相关设计图纸1.4设计适用标准及规范1)《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T5353-2006);2)《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98)5)《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9)《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国家标准》GB/T14370-200010)《水利水电工程喷锚支护施工规范》(DL/T5181-2003);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13)各专项施工技术涉及的标准和规范2材料要求2.1钢绞线2.1.1性能要求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交货的产品标记应包含下列内容: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如: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 GB/T5224-2003表示为: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采用GB/T5224-2003标准盘重:每盘卷钢绞线质量不小于1000kg,允许有10%的盘卷质量小于1000kg,但不能小于300kg盘径:钢绞线盘卷内径不小于750mm,卷宽为750mm±50mm,或600mm±50mm供方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盘卷尺寸1×7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应符合表2-1的规定,外线见图2-1表2-1 1×7结构钢绞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钢绞线结构公称直径Dn/mm直径允许偏差/mm钢绞线参考截面积Sn/mm2每米钢绞线参考质量/(g/m)中心钢丝直径d0加大范围/%≥1×715.20+0.40-0.2014011012.5图2-1 1×7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制造钢绞线用盘条应为索氏体化盘条,经冷拉后捻制成钢绞线捻制刻痕钢绞线的钢丝应符合GB/T5233中相应条款的规定钢绞线的捻距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