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胺和抗组胺药课件.ppt
28页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自体活性物质自体活性物质 autacoidsautacoidsPGPG、、5-HT5-HT、、组胺、白三烯、血管活性肽类(组胺、白三烯、血管活性肽类(P P物物质,激肽类,血管紧张素,利尿钠肽,降钙素质,激肽类,血管紧张素,利尿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基因相关肽等)、NONO、、腺苷等称为腺苷等称为自体活性物自体活性物质质其特点特点是均由本身作用的靶组织形成,作是均由本身作用的靶组织形成,作用部位与分泌部位很近,故又称用部位与分泌部位很近,故又称局部激素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slocal hormones),),是由组织而非特定内分是由组织而非特定内分泌腺产生,不需由血循环运送到远处的靶器官泌腺产生,不需由血循环运送到远处的靶器官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一、组胺一、组胺 histaminehistamine来源:体内的组胺是组氨酸脱羧基而成来源:体内的组胺是组氨酸脱羧基而成 药用是人工合成,药用是人工合成,2-(4-2-(4-咪唑咪唑) )乙基胺组胺受体有三种亚型:组胺受体有三种亚型:H H1 1、、H H2 2、、H H3 3H H1 1效应:效应:兴奋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兴奋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 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慢心房和房室结传导,增强收缩力。
减慢心房和房室结传导,增强收缩力组胺和抗组胺药H2效应效应:刺激胃酸分泌,扩张血管,兴奋心:刺激胃酸分泌,扩张血管,兴奋心 脏(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脏(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H H3 3效应:效应: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末稍,负反馈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末稍,负反馈 性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性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 ““三重反应三重反应”: ”: 红斑红斑; ; 红斑上形成丘疹红斑上形成丘疹; ; 丘疹周围红晕丘疹周围红晕. .麻风患者麻风患者“ “三重反应三重反应” ”常不完全常不完全判断有无真性胃酸缺乏症判断有无真性胃酸缺乏症目前多用五肽促胃酸目前多用五肽促胃酸激素代替激素代替组胺和抗组胺药二、抗组胺药二、抗组胺药(一)(一) H H1 1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第一代:第一代: 苯海拉明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diphenhydramine,,苯那君苯那君 异丙嗪异丙嗪 promethazinepromethazine,,非那根非那根 曲吡那敏曲吡那敏 pyribenzaminepyribenzamine,,扑敏宁扑敏宁 氯苯那敏氯苯那敏 chlorpheniraminechlorpheniramine,,扑尔敏扑尔敏 组胺和抗组胺药第二代:第二代: 西替利嗪西替利嗪 cetirizinecetirizine,,仙特敏仙特敏 美喹他嗪美喹他嗪 mequitazinemequitazine,,甲喹酚嗪甲喹酚嗪 阿司咪唑阿司咪唑 astemizoleastemizole,,息斯敏息斯敏 阿伐斯汀阿伐斯汀 acrivastineacrivastine,,新敏乐新敏乐 咪唑斯汀咪唑斯汀 mizolastinemizolastine组胺和抗组胺药【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 1.抗外周组胺.抗外周组胺H H1 1受体效应:受体效应:a.a. H H1 1受体被激动后,通过受体被激动后,通过IPIP3 3、、DAGDAG等信使分等信使分b.b. 子发挥生物效应。
从而使胃肠、气管支气子发挥生物效应从而使胃肠、气管支气c.c. 管等平滑肌收缩管等平滑肌收缩b. b. 又释放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又释放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EDRF))和和PGIPGI2 2 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组胺和抗组胺药1)完全对抗组胺收缩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完全对抗组胺收缩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 的作用2 2)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H H1 1受受 体阻断药仅有部分接对抗作用,因体阻断药仅有部分接对抗作用,因H H2 2受体受体 也参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也参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3 3)不能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也不能阻断)不能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也不能阻断 组胺刺激胃酸的分泌组胺刺激胃酸的分泌组胺和抗组胺药2 2.中枢作用:.中枢作用:1 1)镇静与催眠:阻断中枢)镇静与催眠:阻断中枢H H1 1受体所致受体所致第一代有中枢抑制作用第一代有中枢抑制作用第二代无中枢抑制作用第二代无中枢抑制作用 苯茚胺:略兴奋苯茚胺:略兴奋2 2)镇吐、抗晕:与中枢抗)镇吐、抗晕:与中枢抗AchAch作用有关。
作用有关苯海拉明、异丙嗪、布可立嗪、美克洛嗪苯海拉明、异丙嗪、布可立嗪、美克洛嗪3 3.其他作用.其他作用 有抗乙酰胆碱、局部麻醉和奎尼丁样作用有抗乙酰胆碱、局部麻醉和奎尼丁样作用组胺和抗组胺药【体内过程】【体内过程】多数多数H H1 1受体阻断药口服吸收良好,药物受体阻断药口服吸收良好,药物在在肝肝内内代代谢谢后后,,经经尿尿排排出出肝肝病病可可使使药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物作用时间延长组胺和抗组胺药【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1.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昆虫咬伤所致瘙痒和水肿较好昆虫咬伤所致瘙痒和水肿较好接触性皮炎、血清病有效接触性皮炎、血清病有效支气管哮喘效差,过敏性休克无效支气管哮喘效差,过敏性休克无效 2.2.晕动症和呕吐:晕动症和呕吐: 苯海拉明、异丙嗪、布可立嗪、美克洛嗪对晕动病、苯海拉明、异丙嗪、布可立嗪、美克洛嗪对晕动病、 妊娠呕吐以及放射病呕吐有镇吐作用妊娠呕吐以及放射病呕吐有镇吐作用 茶苯海明茶苯海明( (乘晕宁乘晕宁) ) 应在开车前应在开车前15-3015-30minmin服用服用组胺和抗组胺药【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1.中枢症状:中枢症状:思睡、头晕、乏力、反应迟钝;思睡、头晕、乏力、反应迟钝; 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2.2.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口干、厌食、恶心、呕吐、腹口干、厌食、恶心、呕吐、腹 泻或便秘等泻或便秘等 3. 3.偶见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偶见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4.4.美克洛嗪美克洛嗪 可致动物畸胎、孕妇禁用;可致动物畸胎、孕妇禁用; 阿司咪唑阿司咪唑 过量可致晕厥、心跳停止过量可致晕厥、心跳停止组胺和抗组胺药(二)(二) H H2 2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 以含有甲硫乙胍的侧链代替以含有甲硫乙胍的侧链代替H H1 1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的乙基胺链获得有选择性的的乙基胺链获得有选择性的H H2 2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西咪替丁cimetidinecimetidine,,甲氰咪胍甲氰咪胍雷尼替丁雷尼替丁 ranitidineranitidine,,甲硝呋胍甲硝呋胍法莫替丁法莫替丁 famotidinefamotidine,,尼扎替丁尼扎替丁 nizatidinenizatidine,,罗沙替丁罗沙替丁 roxatidineroxatidine组胺和抗组胺药【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1.本类药物竞争性拮抗本类药物竞争性拮抗H H2 2受体,能抑制组胺引受体,能抑制组胺引 起的胃酸分泌,对五肽胃泌素,起的胃酸分泌,对五肽胃泌素,M M胆碱受体激胆碱受体激 动剂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动剂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 ↓胃酸作用的比较:胃酸作用的比较: 西咪替丁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尼扎替丁< <法莫替丁法莫替丁 2.2.其他作用:其他作用:1)对抗组胺对心脏的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对抗组胺对心脏的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 部分对抗组胺的舒血管及降压作用;部分对抗组胺的舒血管及降压作用; 2) 2)调节免疫作用(阻断调节免疫作用(阻断T细胞上的细胞上的H2受体)受体)组胺和抗组胺药【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 :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优于胃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优于胃 溃疡,疗程溃疡,疗程4-64-6W W能明显促进溃疡面愈合能明显促进溃疡面愈合, ,疗疗 程不宜过短,否则易复发或反跳。
程不宜过短,否则易复发或反跳2.2.其他:反流性食道炎、卓艾综合征、胃肠吻其他:反流性食道炎、卓艾综合征、胃肠吻 合口溃疡及其他胃酸分泌过多性疾病合口溃疡及其他胃酸分泌过多性疾病. .组胺和抗组胺药【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耐受性好•偶见便秘、腹胀、头痛、皮疹、瘙痒等;偶见便秘、腹胀、头痛、皮疹、瘙痒等;•静脉滴注可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静脉滴注可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长期服用可引起性功能障碍长期服用可引起性功能障碍组胺和抗组胺药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抗雄性激素样作用抗雄性激素样作用: :阳萎、性欲消失、乳房发育阳萎、性欲消失、乳房发育•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抑制肝药酶活性抑制肝药酶活性 抑制华洁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受、安定、抑制华洁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受、安定、 普萘洛尔等代谢普萘洛尔等代谢组胺和抗组胺药其他同类药物其他同类药物雷尼替丁雷尼替丁尼扎替丁尼扎替丁法莫替丁法莫替丁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不抑肝药酶、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不抑肝药酶、值得推荐使用值得推荐使用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第一节 H1受体阻断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组胺和抗组胺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