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常规.docx
5页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常规一、定义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所致,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可导致常出现骨折不愈合(15%)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0%~30%)等并发症二、临床表现1、骨折初期;伤后1-2 周以内,患肢疼痛,肿胀明显,皮下可有瘀斑,肢体畸形和活动受限2、骨折中期:伤后3-6 周,患肢疼痛,肿胀减轻3、骨折后期:伤后7 周以后,患肢疼痛,肿胀消失,肢体畸形和活动受限改善三、护理诊断1、疼痛:与骨折有关2、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3、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与牵引锤脱落、扩张板阻挡有关4、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缺乏锻炼有关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躯体活动受限有关四、观察要点1、术前( 1)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贫血征象,以及情绪、睡眠、饮食营养状况、大小便等变化情况 2)手法整复,牵拉时应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变化 3)观察牵引、外固定装置是否合适有效:①观察皮牵引时皮肤有无过敏或水泡形成②观察外固定及身体骨突出处皮肤有无压迫③观察各种针、钳经皮处有无渗血、渗液等 4)观察患肢末端血液循环是否障碍。
5)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2、术后(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3)观察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 4)观察手术后有无感染征象五、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 1)同骨科常规术前护理 2)生活护理:勤巡视病房,给予病人生活上的照顾,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如协助饮水、进食及大小便等;对长期卧床者,定期协助翻身、按摩、洗头、剪指甲、更衣等;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病室环境和床单位整洁、空气新鲜,增加病人舒适感 3)采取合适的体位: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保持肢体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因髋关节内收、外旋造成骨折移位 4)牵引的护理:同牵引术病人护理2、术后护理:( 1)同骨科常规术后护理 2) 保持正确体位: 膝关节处垫薄软枕于轻度屈曲功能位, 以减轻肌张力侧方切口时,患肢抬高,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造成关节脱位后侧方切口时,患肢平放在床上,翻身时为左右45°侧翻,禁止将病人侧身至90°如果必须侧卧,两腿之间加一软枕,禁止内收内旋位为保持肢体外展中立位,可用皮牵引保持其位置或穿“丁字鞋”以防止患肢外旋 3)管道护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引流量。
如引流量>200ml/ 小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给予处理,并及时更换负压吸引器 B( 4)尿管护理:观察是否通畅,避免打折、受压术后 6 小时夹闭尿管, 3- 4 小时定时开放,锻炼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5)保持切口敷料的干燥,有渗出及时更换,必要时给予加压包扎止血 6)术后第一天:可将床头抬高30—50 度,取半卧位,指导病人练习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 术后第二天:如引流量小于 50 毫升 /24小时,可拔除引流管,拍摄X 光片,以判断假体的位置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病人全身情况,在指导下开始康复练习术后三天:可扶习步架下床活动 (根据手术及病人恢复情况等因素判断)( 7)预防并发症:①预防肺部并发症:对长期卧床者,指导患者作扩胸、外展运动及深呼吸,每次 5-10 分钟,每日 1-2 次,以增加肺活量,促进换气,定时给予扣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②预防便秘: 鼓励患者多饮水, 宜多吃粗纤维、 易消化食物 如芹菜、 韭菜、香蕉等,以排出糟粕,也可每日按摩腹部2-4 次,每次 5-10 分钟,以促进肠蠕动③防止泌尿系感染: 指导病人卧床期间多饮水, 保持外阴清洁, 床单元清洁、干燥。
④预防压疮: 骨折后由于长期卧床, 并采取被迫体位, 再加上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运受阻,极易造成压疮,故教会病人抬臀动作,这是防止压疮发生的关键,骨突处加放气垫、棉垫,或用气垫床,并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骶尾部加强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抵抗力⑤预防下肢静脉炎和血栓形成: 抬高患肢, 注意观察患肢肿胀情况, 并指导病人进行床上运动, 如股四头肌收缩锻炼、 踝关节屈伸运动等, 应用足底静脉泵,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注意患肢的皮温、小腿的周径如果病人出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皮肤发热,且与对侧肢体周径不同,应考虑为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⑥预防脱位: 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 要避免过度的内收屈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指导病人正确翻身,正确取物 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指导病人自助下床六、健康教育1、心理指导向病人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病例, 并讲解手术前后的相关知识、 注 意事项, 发放髋关节宣传手册, 给与健康指导, 消除思想顾虑, 减轻其心理负担, 树立信心,配合治疗2、饮食指导指导病人合理膳食, 多进食高蛋白、 高维生素、 便于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糖尿病病人应严格限制饮食,控制血糖水平。
3、出院指导( 1)同骨科出院指导2) 2〜3个月后拍片复查,按时复诊,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确定解除内外固定的时间 3)术后注意六不要:术后6 月不向患侧卧位,不盘腿,不下蹲,坐在椅子上不要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捡地下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术后6— 8 周禁止屈髋大于 90 度、负重、直腿抬高、患肢内收、外旋 4)若骨折已骨性愈合,可酌情使用单拐而后弃拐行走 5 )可从事日常家务劳动集体活动,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剧烈体育运动4、健康促进康复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活动度, 同时进一步提高肌力, 需注意的是下面所有特殊康复练习必须在医生的直接指导下进行, 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 假体类型, 手术过程和患者全身情况, 有选择性的制定各自的康复计划 术后 7 天以后,除进一步提高肌力外, 主要还要恢复关节的活动度, 卧位可作有限的髋关节屈曲(小于60°)及髋关节外展活动(小于45°),仍然是每天3 次,每次 10 个动作 ; 还有下列站立位的练习 : ①站立位伸展髋关节练习 : 后伸术侧下肢,健侧髋膝半屈,抬头挺胸,作骨盆前移动作,拉伸牌关节前关节囊和屈牌肌群②站立位髋关节外展练习 : 骨盆左右摇摆,使双侧髋关节交替外展、内收,外展要多练习。
③站立位屈牌练习:抬高患肢,搁在一定高度的踏脚凳上,上身用力前倾,加大髋关节屈曲 通过调节踏脚凳的高度来控制患侧关节的屈曲程度; 每天 3 次,每次10个动作④上下楼练习:“好上坏下”,即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术侧 先下⑤踏车练习:手术3周后可进行,最好在有康复中心、康复器械及康复治 疗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