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煤灰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8页粉煤灰检测作业指导书样品制备>原则:有代表性>依据:GB12573—1990>数量:以200t为1编号,不足200t亦为一编号;总量不少于3kg>要求:过0.9mm方孔筛,充分搅拌均匀,放入干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备用一、细度,均匀性>附录A—用0.045mm方孔筛筛余百分数表示>主要仪器:天平(量程$50g,精度0.01g),负压筛等A称量>105〜110°C烘干样品G,约10g(精度0.01g)>试验>在负压4000〜6000Pa下筛析3min>停机观察,如有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现象,则用细毛刷刷开,再筛析1〜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称取筛余量G1,精度0.01g>计算(0.1%)>筛余百分数F=(KXG1/G)X100%>必要时需进行筛网校准:150个样品后进行校正,校正系数K=0.8〜1.2>附录C二、含水量>主要仪器:天平(量程$50g,精度0.01g),烘箱A试验步骤:>称取样品w1,约50g(精度0.01g),置于蒸发皿中>在105〜110C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重冷却后,称量w0,精度O.Olg>计算含水量W=[(w1-w0)/w1]X100%,计算至0.1%。
>恒重:3h,不超过测量精度>化学测试方法的基本规定:>测试两次,取平均值>两次试验结果要符合相应误差要求>进行其他化学分析,必须测试烧失量,其他各项应同时进行空白对比试验>*质量精度0.0001g,体积精度0.05ml>滴定度单位mg/ml,溶液的体积比以三次测定平均值表示,滴定度和体积比均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结果均以百分数计,保留两位小数>恒量的概念:每次15min,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0005g三、烧失量的测试>取样>四分法缩分至100g左右,过0.08mm筛,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的铁后进行,将筛余物磨细后过筛,混合备用>方法>在950〜1000°C灼烧,去掉水分和CO2,并将易氧化元素氧化但由硫化物氧化所引起的烧失量应修正A设备:>天平:精度0.0001gA称量>约1g(精度0.0001g)试样>试验>置于恒重的坩锅中,置于马弗炉中从低温升至高温,在950〜1000C灼烧15〜20min,取出,冷却,称量,反复数次,直至恒量>计算>>评定>取两次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误差要求0.15%四、SO3含量方法提要>方法提要•在酸性溶液中,用BaC12溶液沉淀硫酸盐,经过灼烧后,以BaS04形式称量,测定结果以SO3计。
>试样方法•基准法一硫酸钡法•碘量法•硫酸钡一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离子交换法SO3含量的测定-基准法A称量•约0.5g的样品ml,精度O.OOOlg;>试验•置于300ml烧杯中,加30〜40ml水,分散样品;•加10ml盐酸(1+1),慢慢的加热溶液,直至分解完全加热溶液微沸5min•过滤,洗涤10〜12次,调整滤液至200ml,煮沸,在搅拌下滴加10ml热的BaCl2(100g/l)溶液,继续煮沸数分钟后,静置4h或过夜(溶液体积应该保持200ml)过滤,用温水洗涤,直至无Cl—(AgNO3滴定法)•将沉淀及滤纸800°C的马弗炉灼烧30min,冷却、称量,反复数次,直至恒量m2计算五、需水量比>附录B—以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胶砂流动度均达130〜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主要仪器•天平(量程$lkg,精度lg),胶砂搅拌机,跳桌>胶砂配比•水泥175g,FA75g,标准砂750g,用水量以胶砂流动度达到130〜140m来确定材料>基准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二水石膏),强度等级$42.5,C3A含量6〜8%,C3S含量50〜55%,游离CaO含量半1.2%,碱含量(Na2O+0.658K2O)>1.0%,比表面积320土20m2/kg;>代用水泥• 普硅(熟料+二水石膏+矿渣),强度等级$42.5,C3A含量6〜8%,碱含量(Na20+0.658K20)>1.0%;>砂• GB/T17671-1999规定的0.5—1.0mm的中级砂。
试验步骤•如跳桌24h内未使用,应空转25次•按相应方法制备胶砂,润湿跳桌,试模等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并用湿布覆盖直至试验•分两层迅速装入,第一层装至2/3高度,用小刀在相互垂直方向各划5次,捣15次,深度为1/2胶砂高度;•第二层,约高出20mm左右,各划5次,捣10次,捣实深度不超过第一层表面试验步骤2•用小刀从中间往两边以近乎水平的角度刮平,清洁桌面,以1次/min跳动25次•整个时间应在6min内完成•用卡尺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直径,取平均值,取整,单位mm• 计算:需水量比x=(Ll/125)X100%,精度1%六、活性指数>附录D—以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28d抗压强度比确定>材料:标准水泥,GB/T17671-1999规定的砂>主要仪器:天平(量程$2kg,精度1g),胶砂搅拌机,振实台,抗压试验机等活性指数—试验步骤>胶砂配比:• 对比样品: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水225ml• 试验样品:水泥315g,FA135g,标准砂1350g,水225ml>制备•依据GB/T17671标准进行搅拌、成型并养护至28d,分别测定对比胶砂R0和试验胶砂R的抗压强度>计算•抗压强度比H28=(R/R1)X100%,精度1%。
胶砂试件成型>标准砂要求:SiO2含量〉98%,级配0.08〜2.0mm>试验采用灰砂比1:3,水灰比0.50>每成型3条试件需称量: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水225±lmL(精度1g)>先加水,再加水泥,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进均匀地将砂子加入(一般是先粗后细)>试件用振实台成型胶砂试件养护>带模养护•连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室)内养护,T=20±1°C,RH>90%养护20〜24h脱模(对于龄期为24h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A编号,脱模•编号时应将每只模中三条试件编在两个龄期内,同时编上成型与测试日期硬化较慢允许24h后脱模>养护•脱膜后立即放入水槽养护,养护水温为20±1C,试件之间有间隙,刮平面朝上,水面至少高出试件5mm•整个养护期间,随时加水,不允许全部换水七、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后的六个断块应保持渐潮湿状态立即抗压,加荷速度2.4±0.2kN/s,记录破坏荷载Fc(N)>计算•抗压强度fc(0.1MPa):fc=Fc/AA=40mmX40mm=1600mm2>评定•平均;如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剔除最大超过值,以其余五个的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再有超过他们平均数±10%时,则此组结果作废。
注意事项>龄期从加水时刻算起>养护温度和湿度应满足规定要求•湿度不够,没有外界水的供给,影响水化>养护时,试件之间应有一定的间距•否则影响水分的进入,从而影响水化,不均匀>成型面不能作为受压面•表面不平整,容易应力集中,使测试结果偏低>加荷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太快,造成冲击,应变来不及发展•太慢,应变充分发展,到90%,持荷依然破坏其他性能试验方法>参照相关标准:•SO3含量、游离CaO含量、碱含量参照水泥标准GB/T176;•安定性采用30%粉煤灰替代水泥,参照GB/T1346数据的修约规则>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大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即0.5,则末位加1;>若〜小于〜,则末位不变,即舍弃;>若〜等于〜,则末位凑成偶数即当末位为偶数时末位不变,为奇数时末位加1检验要求>取样:依据GB12573水泥取样方法,应有代表性,过0.9mm筛,总量至少3kg>出厂检验:•拌制用FA为6.1的全部技术要求;•活性混合材为6.2中的除活性指数外的其他技术要求>型式检验:•拌制用FA:6.1的全部加放射性;•活性混合材:6.2的全部加放射性判定规则>所检测项目全部合格时,判为相应等级品或合格;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验,以复验结果判定。
•拌制用FA的复验不合格,可降级判定,低于最低标准时,判为不合格品,•作为活性混合材时,型式检验中活性指数低于70.0%时,可作为非活性混合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