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pdf
65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是指一切直接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事或受战事影响的国家及地区目录1 国际阵营1.1 轴心国1.2 同盟国2 西、北欧2.1 卢森堡2.2 比利时2.3 荷兰2.4 丹麦2.5 冰岛2.6 列支敦士登2.7 爱尔兰2.7.1 爱尔兰共和国2.7.2 北爱尔兰2.8 德国2.9 英国2.9.1 英伦海峡群岛2.10 法国2.10.1 法国(1939-1940) 2.10.2 自由法国2.10.3 维希法国2.11 瑞士2.12 瑞典2.13 挪威2.14 奥地利3 东欧3.1 苏联3.2 爱沙尼亚3.3 拉脱维亚3.4 立陶宛3.5 罗马尼亚3.6 保加利亚3.7 芬兰3.8 捷克斯洛伐克3.9 匈牙利3.10 波兰3.11 南斯拉夫3.12 阿尔巴尼亚4 南欧4.1 安道尔4.2 塞浦路斯4.3 希腊4.4 意大利4.5 马耳他4.6 摩纳哥4.7 西班牙4.8 葡萄牙4.9 圣马力诺4.10 梵蒂冈5 非洲5.1 埃及5.2 南非5.3 埃塞俄比亚5.4 摩洛哥5.5 利比里亚6 中东6.1 黎巴嫩6.2 伊朗6.3 伊拉克6.4 沙特阿拉伯6.5 叙利亚6.6 约旦6.7 土耳其6.8 阿曼6.9 也门6.10 阿富汗6.11 巴林7 亚太地区7.1 中华民国7.2 日属台湾7.3 香港7.4 澳门7.5 日本7.6 朝鲜半岛7.7 蒙古7.8 满洲国(中国东北)7.9 图瓦人民共和国7.10 新加坡7.11 菲律宾7.12 斯里兰卡7.13 尼泊尔7.14 东帝汶7.15 荷属东印度群岛 (印度尼西亚)7.16 泰国7.17 斐济7.18 印度7.18.1 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7.19 新西兰7.20 马来西亚7.21 东加7.22 澳洲8 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8.1 美国8.2 加拿大8.3 纽芬兰8.4 墨西哥8.5 巴拿马8.6 巴拉圭8.7 秘鲁8.8 阿根廷8.9 玻利维亚8.10 乌拉圭8.11 委内瑞拉8.12 巴西8.13 智利8.14 哥伦比亚8.15 哥斯达黎加8.16 洪都拉斯8.17 尼加拉瓜8.18 古巴8.19 多米尼加共和国8.20 厄瓜多尔8.21 萨尔瓦多8.22 危地马拉8.23 海地国际阵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地图绿色是同盟国(浅绿色为珍珠港事件后加入),蓝色是轴心国,灰色是中立国二战爆发后,交战双方在世界分裂为轴心国及同盟国集团,其中大部份的国家均加入同盟国。
轴心国是由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和日本领导,被视为战争的侵略国同盟国方面,在欧洲战场,最初是由英国和法国领导,1941年6月后苏联加入, 1941年12月后美国加入;在亚洲战场,最初中国主力抵抗日本侵略,但在1941年12月美国因珍珠港事件后加入抗日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军队越过波兰边境,正式侵略波兰,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正式爆发在二战初期,当时只有三个同盟欧洲国家向德国及意大利两个轴心国宣战,他们分别是英国、法国及波兰 可是,波兰及法国均无力抵抗德国的入侵,故此迅速战败投降1941年初,德国侵略巴尔干半岛,击败南斯拉夫及希腊,这使德国在欧洲独大并且导致英国必须在欧洲单独面对德国的扩张轴心国最初建立在罗马-柏林轴心(钢铁协约)的概念上,以后成为三国同盟条约,轴心国不是一个正式联盟每个主要国家都以自己的主动性进行作战(1939年的纳粹德国,1940年的意大利,和日本在1937年对中国以及 1941年对美国)彼此不一定互相协助,但有少许的技术或资源分享,以及战略计划上的合作随着意大利的崩溃,德国和日本成为完全分散的力量各自发挥作用,各自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动战争(德国在欧洲以及日本在太平洋)。
虽然有些更小的势力在轴心国这一方,不过在很大的程度上战争主要仍由德国和日本指挥及发动同盟国原属同盟国的国家,主要是由英国和法国主导,承诺波兰安全的成员国所组成法国在秋季脱离,使得英国成为同盟国的主力国家其他剩余的成为多半是英联邦国家或地区在1936年和 1937年二次大战已经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与日本侵略中国时,在非洲与亚洲展开但是欧洲战场一直尚未正式进行战事,直到1939年德国和苏联入侵波兰时才爆发随后欧洲、太平洋与中国就成为了二次大战的主要战区1944年印度派遣部队协助英国,并帮助其自日本手中夺回缅甸 1941年,苏联成为对抗纳粹德国的主力,因此英国接受了属于共产主义的苏联进入同盟国一开始英国对于带领苏联显得缺乏信心,因为苏联曾是身为入侵波兰的敌对国家,即使丘吉尔在 1939年表示,苏联是位于德国边界、希特勒无法攻破的最有力反纳粹前线不过在苏联加入同盟国后,也的确成为要努力消灭德国“ 威玛共和国 ” 的主要力量 1941年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正式参与了战争成为了同盟国一方的美国决定支援盟军的两个主要战区在此之前美国对战争的帮助是在于补给与运输物资的后勤工作,但是在受到日本的攻击后,美国开始提供了武力作战的支援。
在战争期间加入同盟国的国家数量多于轴心国,不仅是受到轴心国攻击的国家参政,也有许多其他间接支援同盟国的国家,在战争期间与战后都提供了许多支援,藉以取得同盟国提供的武力保护西、北欧卢森堡卢森堡虽然与比利时及荷兰一样,在二战期间宣布中立,力图避免卷入德国与英法之间的战争然而,德国却无视低地国的中立原则及立场,并于1940年5月派遣军队取道比荷卢进入法国,以图绕过马奇诺防线由于卢森堡国境狭小,故此德军并没有遭到任何强烈的反抗下便轻易占领卢森堡由于卢森堡迅速被击败,故此卢森堡由战争开始到结束也从未正式向德国宣战希特勒在占领卢森堡后将它划入纳粹德国的版图内,直至同盟国军队于1944年解放卢森堡为止比利时比利时与荷兰一样,于1939年宣布为中立国在外交上,比利时努力维持其和法德两国的和平状态,以避免比利时被卷入战火之中然而纳粹德国为了突破法国的马其诺防线,无视比利时的中立原则,于1940年5月时取道比利时的阿登高地以侵略法国,比利时亦迅速的被德军占领而后比利时成立,并加入同盟国该国势力维持在海外殖民地如比属刚果比利时最后于1944年获盟军解放荷兰与邻国比利时一样,荷兰于1939年宣布中立 1940年5月,在挪威陷落后,荷兰也在激烈的抵抗后落入德国手中。
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和米德尔堡遭受德军严重轰炸荷兰加入同盟国后在防卫东亚地区中贡献了自己幸存的海陆军力量, 特别在荷属东印度地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荷属东印度迅速的被日军占领这使盟军失去一些战略物资的生产地,这些物质有金鸡树纳 (抗疟疾药之原料) 及橡胶直到 1945年荷兰本土被盟军解放,从太平洋战事到不列颠战役,荷兰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盟国并肩作战荷属西印尼的阿鲁巴岛上的大型炼油设施对于欧洲战事的进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作为保护措施,一支数目可观的美军驻扎在该岛丹麦丹麦在二战爆发初期宣布保持中立,可是希特勒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侵略丹麦1940年4月9日,德国展开 “ 威塞尔演习 ”(Weserubung)计划,取道丹麦以进攻挪威德国声称这是为了防止英法首先占领挪威这个原本中立的国家,从而切断德国从瑞典进口矿产的联系弱小的丹麦在未赶及向德国宣战下已经迅速战败及投降丹麦政府在德国的支配下继续在哥本哈根维持运作并加入《协定》直到1943年,丹麦政府被迫终止运作并直接由德国的外交部接管丹麦的管治另一方面,丹麦的附属国─冰岛则于1940年5月10日被英国占领,直到 1944年宣布独立。
1945年,随着德国的战败,丹麦才得到解放冰岛冰岛在二战爆发前原本是丹麦的附属国但自丹麦于1940年遭到德国的袭击并迅速投降后,英国故此立即出兵并接管冰岛的管治,以作为英国继续在北大西洋地区抵抗德国入侵的海军基地直到 1944年,冰岛才宣布独立列支敦士登一次大战结束不久后,列支敦士登便与邻国瑞士签订共同货币与关税的条约随着列支敦士登于1919年将外交事务委托瑞士代为执行,两国间的关系更见亲密二战爆发后刚继承王位的弗朗茨 · 约瑟夫二世(列支敦士登大公)决定保持公国于二战中的中立地位,并且在军事和外交上依赖友好邻国瑞士的保护这时出现了政变在1939年3月的政变之后,全国的社会主义者 “ 列支敦士登的德国全国运动German National Movement in Liechtenstein” 开始了小规模活动这个组织和其它纳粹同情者一样,在战争暴发后就消失了爱尔兰当时爱尔兰岛在政治上分裂为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当时使用爱尔兰语名称 “é ire”)和英国控制的北爱尔兰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共和国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虽然是大英国协的一员,但仍保持中立,成为唯一大英国协的成员作出此举北爱尔兰北爱尔兰作为大英帝国的一部份,北爱尔兰充分地参与战争并成为同盟国集团的一部份。
北爱尔兰在对抗轴心国的贡献包括提供人力 (约37,000 北爱尔兰公民自愿成为英国军人并投入二战 )、食物 , 工业制品及开放军事基地德国纳粹德国是由阿道夫· 希特勒主导的欧洲战场上的重要的轴心国随着希特勒上台,德国便着手准备扩张和开战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德国重整军备,实行征兵制,把10万陆军迅速扩充至60万,破坏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国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0万的最高限额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借口法国与苏联订立《互助协定》,违反国联规定而进兵莱茵河非武装地区1938年3月12日德国兼并奥地利,1939年时又进军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并于同年3月时完全吞并整个捷克1939年9月1日,波德战争爆发, 英、法向德国宣战,标志着二战正式于欧洲展开德国击败波兰后,便发起战争攻陷了挪威、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在内多个西欧国家1940年掀起不列颠战役,大规模向英国空袭轰炸1941年之际又侵占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和希腊等地,同年6月22日发动苏德战争,并占领苏联西部广泛的领土,德国可谓取得空前的成功,进展顺利 1943年时德国因史太林格勒战役役严重失利,欧洲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德军渐渐丧失战场的主动权,而苏联由防守开始转为反攻德国。
1945年4月25日,苏联发起柏林战役;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投降,结束了欧洲的战争英国英国在二战之前就是同盟国成员之一1939年在波兰被纳粹德国入侵后,英国正式对德宣战自法国战事的失败后,盟军狼狈撤回英国,陆军失去作战能力而后德军发动海狮计划,意图登陆英国英国仰赖海军及空军力量,于不列颠空战制住德军计划,使英国安定在收复希腊前英国便成为欧洲唯一的同盟国而后英国在西欧、大西洋、地中海、非洲和东南亚战役扮演重要角色,成为战争期间的三大强国(英国、美国、苏联 )之一 英国亦与英联邦成员国合作,将成员国的军事力量纳入英国军事阵营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英国成为联合国创会成员国,也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英伦海峡群岛这些位于法国沿岸外海处的群岛,是拥有自治权的英国附属地区,也是唯一在战争中被德国占领的英国属地虽然“ 海峡群岛 ” 在法律上并不属于大英联合王国,但在此仍适合将其视为其所属的一部份此处在法国战败与英国武力撤退后被德国占领在战争中他们扮演着并不积极的小角色,强大的德国军事力量在此部属,但这些群岛并未反击,除了一些突击部队偶尔会发起零星的游击战,因此德国部队在战争结束之前一直能包围此地虽然几乎所有犹太人都已经计划在德国占领前逃离此地,但仍有许多留下来的人最后被送往“ 奥斯威辛集中营” 。
法国法国 (1939-1940) 纵使二战爆发之前,法国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并且于1939年9月3日,即波兰遭到德国入侵后48小时向纳粹德国宣战,可是波兰的抗战并没有得到法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援相反,法国反而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1940年5月,德国取道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等低地国,绕过马其诺防线进入了法国的北部,并于1940年6月17日迅速占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