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名人馆部分讲解词(2).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2396266
  • 上传时间:2017-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4.0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安徽名人馆部分讲解词第一展厅1、大禹 /涂山氏 /启历史的年轮到了距今 4000 年左右,大禹不但用自己的智慧,创新的采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滔天洪水,而且顺应历史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奴隶制度相传大禹治水到淮河北岸的怀远县, 为了疏导淮河开凿水道, 将山一分为二, 成为今天蚌埠市怀远县的荆山和涂山 自古美女爱英雄 在安徽怀远一带治水过程中, 大禹迎娶了安徽怀远境内涂山氏之女为妻, 并生子启 尽管大禹生源地众说纷纭, 但他是安徽人的女婿是无可置疑的墙上的多媒体动画展示的正是他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大禹治水十三年, “ 三过家门而不入 ” : 第一次是大禹经过家门, 听见妻子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妻子,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第二次经过家门,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山坡,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妻子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第三次, 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 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 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妻子在对儿子说: 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 大禹听得非常感动, 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 ,私有观念也逐渐形成大禹顺应了时代,建立夏朝,开启了中国奴隶的制度时代为了树立威信,保证王位由 “ 禅让制 ” 过渡为 “ 家天下的世袭制 ” , 大禹召集诸侯于蚌埠怀远境内的涂山, 在涂山大会中树立了自己和儿子启的威信墙面的壁画禹会涂山展示的就是当时的场面禹病死儿子启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 “ 禅让制 ” 变为 “ 世袭制 ” 的第一人这副壁画是夏启建国场景通过 1981 年、 2006 年、 2007 年安徽省蚌埠市西郊 “ 禹会遗址 ” 三次的考古发掘,印证禹会遗址就是历史上禹会诸侯的地方同时也印证了安徽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区域 后人为纪念大禹建禹王宫, 现位于蚌埠荆涂山风景区004、姜尚姜尚, 又 称姜子牙 他的智慧和才能获得了商朝诸侯王周文王的赏识, 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灭商后, 周武王将齐国 (山东) 封赏给他, 他在齐国简化礼仪, 发展工商业,发展渔业盐业, 使齐成为大国 因此他又是齐国的缔造者, 齐国文化的创始人 儒、 法、 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后人尊为 “ 百家宗师 ” 大家看到的塑像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场景。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在商朝末年, 诸侯国周在周文王姬昌领导下不断兴旺起来 文王决心治理好国家, 推翻商朝可是缺少一位文武双全的治理人才他为此夜不能寐一次,文王外出,在河边见到2 一位七八十岁的白发钓鱼老人 让文王奇怪的是, 这位老人一边钓鱼, 嘴里还一边念叨: “ 快上钩呀快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 ” 老人钓鱼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 “ 钩 ” 是直的,而且上面没有鱼饵 文王非常纳闷儿, 于是就同老人攀谈起来, 得知老人姓姜名尚, 又名子牙通过交谈, 周文王发现这位老人是个目光远大、 学问渊博的人 文王恳切地对姜子牙说: “ 帮助我来治理国家吧! ” 后来,姜子牙被立为周国国师,后又升为宰相,协助文王总管周国的政治、军事等事物自此,被人们尊称为 “ 姜太公 ” 在姜尚的辅助下,周灭商建国但后期,周幽王昏庸无能, “烽火戏诸侯”,为博红颜一笑而亡国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东周共分二段“春秋”和“战国”此时,安徽人在诸侯纷争的时代用他们的智慧与精神名垂青史005、管仲、鲍叔牙春秋时共有 140 多诸侯国 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 阜阳颍上人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也都是当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们的故事彰显了安徽人对待朋友真诚,胸怀担荡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

      大家请看这个这个就是鲍叔牙让贤的场景高坐的是齐桓公,站着的是管仲,坐着拱手的是鲍叔牙)管鲍之交当时管仲和鲍叔分别给齐国的公子纪和公子小白当老师齐国的国君齐襄王非常残暴,经常不理朝政,荒淫无度,最后被大臣们杀死了齐襄王死后,为了争夺王位,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鲍叔和管仲也各随其主 公子小白夺得了君位, 人们称之为齐桓公公子纠出逃在外,被鲁国人杀死,他的老师管仲也成了囚犯鲍叔牙得知管仲被囚,就对桓公说, 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 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 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的建议,拜管仲为相国,位居鲍叔之上管仲辅佐齐桓公,最终齐桓公成为春秋 “ 第一霸主 ” 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有一次,管仲和大臣们交谈,对大臣们说,当初他穷困时和鲍叔合伙经商, 每次分利时都是他分的多, 而鲍叔并不认为他贪财; 他做生意亏本时,鲍叔并不认为他愚蠢, 而是说他时运不佳;他三次出仕,三次被逐,鲍叔并不认为他没有才能,而是认为他生不逢时;他三次作战失利,鲍叔并不认为他怯懦, 而是知道他家中有老母要照顾,他在受刑期间,受了许多屈辱, 鲍叔并不认为他鲜廉寡耻, 而是了解他不拘小节而耻于才智无法显露。

      最后管仲感叹到:“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第二展厅3 015、华佗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受伤、 生病的人很多 亳州人华佗是当时最有名的医生, 伤病人员都请他治疗 由于那时没有麻醉药, 每当作手术时伤病员要忍受极大的痛苦 华佗创制 “ 麻沸散 ” ,酒服用后,患者便醉无知觉,手术后,敷以药膏,一月之间即可痊愈麻沸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比西方早 1600 多年,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 “ 外科鼻祖 ” 传说华佗的儿子沸儿误食了曼陀罗的果实不幸身亡, 华佗万分悲痛, 在曼陀罗的基础上加了其他的几味中草药, 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 为了纪念他的儿子将这种药命名为—— 麻沸散华佗也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 他不仅善于治病, 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 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各种动物创 “ 五禽戏 ” ,强调体育锻炼,防病治病有兴趣的来宾可以在多媒体体验区体验一下一次, 华佗看到一个小孩抓着门闩来回荡着玩耍, 便联想起 “ 流水不腐 ” 的道理,于是想到人的大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畅和瘀寒停滞而造成的,如果人体也像 “ 户枢 ” 那样经常活动,让气血畅通,就会增进健康,不易生病了。

      于是,华佗有时间就专心致志地研究锻炼身体的方法,参照当时古人锻炼身体的 “ 导引术 ” ,不断琢磨改进,根据各种动物的动作,创造一套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拳法这套拳,模仿猛虎猛扑呼啸,模仿小鹿愉快飞奔,模仿猿猴左右跳跃,模仿黑熊慢步行走, 以及模仿鸟儿展翅飞翔等动作, 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华佗除了发明世界最早的麻醉药 “麻沸散”外, 他还将野生药草引入田间种植,开中药人工种植的先河,亳州人承华佗之遗风,终成就药都的美誉021、花木兰中国有句古语 ,“自古忠孝不二全”亳州人花木兰曾立下三桩誓愿,若做不到,永不嫁人 "其一,小女子替父从军,一为尽孝,二为尽忠,三也是为天下女子争一口气花木兰对朝廷忠,对父亲孝,一位巾帼英雄做到了许多男儿都很难做到的忠孝两全北魏年间,花木兰代父从军,并屡立战功, 12 年从军的过程中,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 被她婉言谢绝她只要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 好好地去孝敬父母 北魏民歌 《木兰辞》 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战斗的精神(一说花木兰是河南省人)第三展厅022、金乔觉与九华山佛教 /憨山新罗(今韩国)王子金乔觉,在唐朝留学期间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经说: “ 只有佛家思想合我的心意 ” 。

      于是回国后,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金乔觉的九华渊源出家之后, 为了寻找幽静的深山来修行, 一个人驾驶帆船,离开了家乡有一天帆船在4 长江中被沙滩所阻, 他毅然弃船沿途寻找终于在安徽青阳县,找到秀奇的九华山,于是他就选择在此修行九华山也因此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另外三个是峨嵋山、五台山、普陀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金乔觉 99 岁高龄时圆寂于此很多人为了祈求实现愿望,前往九华山中国四大圣地的菩萨, 大部分是神化的存在,而唯独金乔觉是实际存在的人物金乔觉被誉为地藏菩萨的化身他以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带领徒众苦修, 794 年,农历 7 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 “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三年后开缸安葬时, 其遗体绵软如生, 颜貌如常, 撼其骨节有金锁股响声 依佛经所言 :其兜罗绵软,金锁骸鸣,乃菩萨应世于是僧众立三级小浮图供奉,以证金地藏菩萨果体,肉身不朽这就是九华山朝圣的主要圣迹“肉身宝殿”的来历金乔觉成为了肉身舍利, 也实现了自己的誓愿 在他成为肉身舍利后, 人们把他推崇为地藏菩萨的化身。

      为纪念地藏菩萨成道之日,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 九华山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031、杨行密唐末,合肥人杨行密领导农民起义,后归顺唐朝因战功赫赫被封为“吴王”唐灭亡后,建立吴国,为了维护南方的稳定,杨行密在清口大战朱温,并取得胜利墙上的这幅画表现的便是这一场景盛时疆域约为今江西全省及江苏、 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合肥十景之一“吴王踪迹”就是他的故事说的是吴王在官清贫淡泊,死后葬于家乡长丰县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建立吴王庙合肥人对百花井这个地名是不陌生的了, 就是现在淮河路步行街的附近 有哪位来宾知道,百花井名字的由来呢?百花公主与百花井杨行密的女儿叫百花公主 相传杨行密发迹后, 女儿不愿住在吴山乡下, 于是杨行密便为女儿在合肥城内建了新宅在百花公主府第的院中,有一口老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而且不论旱涝常年保持充足的水源 百花公主在城内住过的花园叫花园巷, 百花公主梳洗打扮用过的水井自然叫百花井, 因井而得名的百花井地名沿用至今, 影响了合肥一千年 1979 年,在打通阜阳路过程中,在百花井附近,发现一宋代金饰窖藏, 该窖藏的发现不仅印证了有关百花井“百花公主”的传说,而且还出土了很多国家一级文物。

      吴山贡鹅吴王杨行密为官清正廉明, 深受群众爱戴 吴王每巡视合肥, 故乡人民必以当地特产 “大白鹅” 配美味佐料制成 “卤鹅” 敬奉, 吴王食之大悦, 谓众人曰: 行密自幼贫寒, 不敢忘本,以此卤鹅进餐,堪称“贡品” “吴王贡鹅”因此得名因产自吴山,俗称“吴山贡鹅”唐太宗立国之初, 由于传统宗法思想的观念, 要拉出一个名垂万古, 而天下人人都知道5 的远祖做炫耀, 便晋封老子李耳为道教的教主,尊称为太上老君 并且正式命令天下, 以道教为国教, 位居佛教之先随着老子地位的提高, 家乡亳州弥漫着道教的思想和文化, 成为道教的圣地及活动的中心亳州人陈抟发扬了道家思想032、陈抟大家看的这位保持睡姿的就是亳州人陈抟了, 又被称为“睡仙”大家看到他后面的八卦图, 大致就应该能猜到他精通的是周易, 他继承汉代以来的八卦表现世界生成发育的万有现象,从中寻求万物变化的原则,并糅合了道教、佛教的思想作八卦图前身《无极图》,及64 卦图式《先天图》,他为什么保持睡姿呢?陈抟隐居于武当山,修炼神仙炼气之术曾跟四川的道士学习“锁鼻术”,即不让气从口鼻进出的高深道术,精于睡功,睡下去少则一月,多则半年,有时甚至熟睡三年。

      唐末五代, 封建割剧, 战乱不休 为了更好的发展道家思想, 陈抟周游四方, 了解社会,兼忧天下五代时,朝代更替有如走马灯,每一新朝登台,陈抟听说后都紧皱眉头唯独听说赵匡胤做了皇帝,拍手大笑道: “这回天下定了他曾经向宋太宗进言,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