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ppt
37页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第七章 内战1945-1949,第一节 和平的幻影 第二节 惨烈的内战,第一节 和平的幻影,突然到来的胜利:日本在两颗原子弹袭击,及其苏军远征东北的打击下,迅速投降,令国民政府措手不及: 共产党在全国有十八个根据地,占有大片地盘;苏联进驻东北;国军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这对中央政府极其不利苏联的远东战略,两点目标:控制独立后的蒙古;恢复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为此愿意支持蒋介石,放弃中共 1945年8月迫使蒋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苏联在确保自身既得利益前提下,背叛蒋介石,支持中共夺取东北 8月始,中共13万大军突入东北,并接收了苏联缴获的关东军装备,苏联,苏联对国民党让步,国军进驻东北,占领了山海关、锦州,向沈阳推进因苏联阻止而止步于长春 中共“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美国支持蒋介石,将政府军运至沦陷区,并派五万美国大军登陆到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 令日军向蒋介石投降 结果,政府军赢得城市和交通线;共产党赢得广大农村中共地盘1945,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蒋介石:拥有11:1的军事优势;得到美国援助;中苏友好同盟;威信达到最高点。
因此不愿作实质性让步毛泽东,毛泽东:比较灵活,但在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上坚持底线 军队:国军减至120个师,共产党仅保留20-24个师 解放区:坚持在华北、内蒙古和一些重要城市不受约束谈判成果,在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上无实质性进展 1945年10月10日《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946年1月10日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确立内阁制: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地方自治均对共产党有利,对国民党不利马歇尔调停,1945年11月,美国新政策:支持国民政府,但反对蒋介石内战 派马歇尔来华 国共之争:国民党要求共产党在宪政之前交出军队;共产党要求宪政之后才合并军队 国共互不信任,都对马歇尔不满马歇尔于1947年1月回国第二节 惨烈的内战,歼灭国军807万; 国民党败退台湾、澎湖、金门等岛屿国民党与共产党实力对比(1946年7月),中共,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力争东北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五四指示》,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中共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和后勤供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运动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作战原则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国民党全线进攻1946年6月,分割围剿各解放区,实施“全线进攻、速战速决”战略。
全线进攻: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军7月,进攻苏北和山东解放区 8月,进攻河南东西两线解放区10月,进攻东北进攻晋察冀解放区 国民党占领了一些地盘,但损失了有生力量,更未歼灭解放军主力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年2月,3月,胡宗南突袭陕北率领西北野战军顽强阻击 4月,进攻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歼灭第74师解放军外线出击 1947,战略反攻,将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中央“大举出击,经略中原”,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6月挺进大别山 敌人哑铃战略进攻山东、陕北,外线出击砍掉哑铃的“把”,内线反攻1947,5月,林彪、罗荣桓在东北发动夏季攻势 8月,指挥西北野战军反攻 9月,许世友、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反攻 10月,聂荣臻指挥晋察冀解放军在华北反攻 10月,华东解放军苏北兵团反攻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47年10月10日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三大决战,歼敌154万,1948年9月,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歼敌10万,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动 “关门打狗”25日包围锦州,截断东北出关南下通道10月,歼灭锦州守敌11万。
解放长春11月,沈阳投降 52天,灭敌47万东北野战军80万入关作战,成为解放军战略机动力量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等在江淮平原地区(以徐州为中心)歼灭刘峙部 消灭了蒋介石的嫡系精锐,解放了华东、中原广大地区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2月,华北傅作义军队固守张家口-北平-天津一线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指挥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作战11月,进攻张家口,切断其西逃绥远的通道12月,灭张家口守军 12月,分割包围北平、天津1月,灭天津守军 北平成孤城,1月31日和平解放渡江战役,1949年1月,李宗仁代理总统 4月,北平谈判破裂 21日渡江战役二野与三野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战线上,同时出击23日解放南京,5月,解放上海解放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政府失败原因,虚有其表的军事力量: 国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士兵不愿内战 国军战略失误:冒险进入东北,损失惨重;攻占延安无必要应该集中兵力守卫长城以南 共产党军队:士气高涨,实力大增。
盟军未通过中国大陆打击日本,从太平洋进攻日本,国民政府对胜利毫无准备 如果美国从中国沿海攻击日本,将收复的领土交给国民政府,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战后通货膨胀完全失控因滥发纸币,结果1945-1948年,物价每月30%递增 这彻底破坏了政府信誉失却民心和政府威信,对沦陷区的接收大失民心: 劫收、劫搜他们强行以200:1的比例将日伪货币兑换成法币民众的财产完全蒸发 五子登科有条有理(有金条就有理) 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社会和经济改革迟滞,国民政府一直内忧外患,无暇改革 国民政府并不代表下层群众(如农民)的利益 “耕者有其田”从未付诸实施减地租也未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