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选育方案.doc
14页重庆泰华牧业重庆泰华牧业( (集团集团) )有限公司种禽场有限公司种禽场 选育方案选育方案南川鸡选育方案南川鸡选育方案一、选育目标一、选育目标(一)总体目标 通过选育,形成白皮粉脚和乌皮乌脚两个品系的南川鸡,培育四个纯系(白皮粉脚父系 A、白皮粉脚母系 B、乌皮乌脚父系 C、乌皮乌脚母系 D),通过白皮粉脚父系与白皮粉脚母系配套杂交以及乌皮乌脚父系与乌皮乌脚母系配套杂交进行商品代生产二)选育指标 质量性状的选育以羽色、肤色、冠型、胫色、喙色的提纯为目标数量性状的选育以提高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以及繁殖性能为目标二、选育路线和方法二、选育路线和方法(一) 选育路线父系基础群 核心群 商品代母系(二) 选育方法用表型选择法,从基础鸡群中选留的核心群分为两个群体,建立父系和母系然后采用改良的正反交反复选择法同时对父系和母系进行选育图示如下:各世代选留种鸡时,首先以纯繁后代的成绩决定家系的选留(家系选择) ,然后根据杂交后代的成绩决定各家系中个体的选留(家系内选择) ,力争在提高纯系成绩的同时提高两品系间杂交的配合力三、选育基础群的管理(三、选育基础群的管理(0 0 世代)世代)(一)基础群的建立(选种)以种鸡场已有的鸡群作为选育基础群,基础群的优劣是选育的关键。
在组建选育基础群的过程中,要以下列标准对个体进行选择1.外貌特征:所选留个体必须符合各品系的选育目标,体型外貌良好、健康无病2.生产性能:具有完成育种目标的遗传潜能,即应选择性能高或某一性状优异的个体父系注重选择生长速度、产肉能力(胸角) 、胫长和胫围、羽色和肤色、性成熟期、配种能力、受精力等母系注重选择产蛋性能、受精率、孵化率、早熟性、羽色与肤色等G0: A♂ × A♀ B♂ × B♀ A♂ × B♀G1: A♂♀ AB♂♀ B♂♀ 3.亲缘关系:为避免群体近交系数增长过快,要求个体间无亲缘关系,使遗传基础广泛4.无遗传疾病:凡有遗传疾病或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均不能选入基础群二)组建家系(选配)各品系中按照公母比例 1:9~10 组建家系,各品系各世代不少于 30 家系所有个体采用单笼饲养方式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和操作,一般以一组笼具的一层饲养一个家系,在第一个鸡笼中饲养公鸡,其他鸡笼中饲养母鸡家系建立时须严格控制亲缘关系,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不放入一个家系三)基础群繁殖1.配种方式:由于所有种鸡均采用单笼饲养,故繁殖均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
2.配种管理:各选育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人工授精的配种计划在制种阶段,严格按照家系进行人工授精,不得采用混合输精在选育群的繁殖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强调对系谱记录的管理和运用3.孵化方式:严格按照家系进行种蛋收集、记录,严格采用谱系孵化的方法进行孵化,对所有个体进行编号和记录四、性能测定(从四、性能测定(从 1 1 世代起)世代起)1.生长发育性能 所有纯系鸡只和杂交后代鸡只,出壳时编号,测定出壳重,0~14 周龄每周进行称重,同时做好相应记录2.产蛋性能 对各世代选种后备群体,母鸡在育成后经初步筛选然后上笼进行单笼饲养,各品系组建家系 60 个左右记录各鸡只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每天的产蛋情况,然后统计各周、各月产蛋量和 300 日龄、500 日龄产蛋量3.繁殖性能 对各品系中所建立的 60 个左右家系,分别按家系进行人工授精,种蛋按家系进行收集,孵化记录并计算各家系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健雏率等指标4.屠宰性能 对各公鸡的杂交后代在 12 周龄时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在每只公鸡的后代中随机选取 2~3 只商品代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等指标。
5.肉质性能 对所有屠宰个体进行胸肌、腿肌采样,测定肌肉嫩度、肌间脂肪和肌内脂肪含量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肉质指标五、选种五、选种各家系从一世代开始建立,每个家系公母比为 1∶9~10,进行单笼饲养,记录个体产蛋核心群的选留日龄分 1 日龄、30~40 日龄、80~100 日龄和 300~340 日龄共 4 个阶段进行各品系于 1 日龄选取健康、发育良好、雏毛光亮、毛色一致的母雏 1000~1500 只(每个家系 40~50 只),公雏 300~450 只(每个家系 10~15 只),分别建立基础备选群30~40 日龄选留生长快的个体,80~100 日龄是核心群选留最重要的时期,父系选留生长速度快,羽色、肤色、胫色符合本品系要求,体形相对一致的个体;母系选留体形、体重、毛色一致的鸡群300 左右日龄父系以家系成绩选留受精率、孵化率高的家系;母系母鸡按个体产蛋数和蛋重选留,母系公鸡则按其家系的产蛋数和孵化率选留另外,根据杂交后代(作商品生产用)12 周龄时的体重、屠宰性能及肉质性能的测定结果决定对相应父系公鸡的后代以及相应母系母鸡的后代进行选留,经以上选留后,父系、母系分别建立下一世代核心群,每个品系的核心群由 20~30 个家系组成。
各世代家系的选育,采用独立淘汰选择法,观测父系和母系各世代日龄的体重,母鸡产蛋量、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等项性状指标 六、配种和孵化六、配种和孵化各世代育种核心群建立后,进行配种和孵化以生产下一代鸡只配种和孵化的方式与基础群的繁殖相同,严格按照所选留的育种核心群中的家系进行人工授精和谱系孵化,并做好详细记录七、饲养管理规范七、饲养管理规范按照现行饲养管理规范执行八、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八、资料的收集与处理(一)记录表格: 由选育工作组统一制定各种记录表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配种记录2.谱系孵化记录3.生长发育测定记录4.母鸡产蛋记录5.屠宰和胴体分离记录6.饲料消耗记录7.肉质测定记录(二)资料记录、保存与整理:1.数据资料应由专人负责收集、保管与整理2.所有数据资料,均需准确地进行记录记录表一式两分,一分归档保存,一分现场使用3.所有数据资料,除用表格记录外,均及时准确地输入电脑贮存,以便整理资料4.每一世代选育结束后,分析整理资料,并写出总结报告数据资料处理时,不可任意挑选或舍弃,以便能客观地反映群体性能水平麻旺鸭选育方案麻旺鸭选育方案麻旺鸭具有体重较轻、开产日龄早、产蛋量高、适应性较强、耐粗饲、耐高温高湿环境、抗逆性强、宜于稻田及河谷饲养等优点,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价值。
几百年来,在酉阳县相对封闭的山区自然条件下保存下来,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关心下,麻旺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保证麻旺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不发生或少发生漂变,选用适当的保种方法在保证重点保护性状特征的前提下,把群体遗传漂变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方案一、保种选育的目标一、保种选育的目标保持麻旺鸭的外貌特征,建立家系保种群保持品种的生长速度,个体重量,产蛋量等相对稳定建立选育Ⅰ系(蛋多系) :其早期生长速度为 90 日龄体重:公鸭:1200 克、母鸭:1300 克,年产蛋270 个,建立选育 II 系(兼用系) :其早期生长速度为 90 日龄体重:公鸭:1500 克;母鸭:1600 克、年产蛋率 230 个,二个选育群的饲料利用率在选育开始进行基础性能测定后,制订提高目标二、保种选育方法和规模二、保种选育方法和规模考虑到保种和选育的要求不同,采取不同的选育办法和规模1、家系保种群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以保存麻旺鸭的品种多样性是用人工控制各家系繁殖平衡,控制家系品种保护过程中世代间近交系数增量,使保种群原有的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保持相对稳定,减少群体的基因频率漂变在选择手段和交配制度上,做法如下:(1)建立 50 个家系,每个家系 10 只母鸭、1 只公鸭。
2)选留的与配公鸭,均来自上一世代的每个家系,选留的母鸭均为上一世代的每只母鸭的后裔个别母鸭无后裔时,在该家系中的其他母鸭的后裔中,随机选留递补3)选留的鸭只按保种群分别全部合并随机重组新的家系根据系谱核对新家系,每一家系中应严格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组配4)保种模式:根据以上配种方法,我们组建两个保种群互为对照,以10个家系的后裔组成第Ⅰ保种群和以 40 个家系的后裔组成第Ⅱ保种群,形成 0 世代,以两个保种群各自闭锁,互为对照每年繁殖一个世代经观测保种群各世代近交系数及其增量5)鉴测保种效果为了使保存的鸭种减少衰退,饲养鸭群的环境每年尽量保持一致,减少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保种鸭各世代均在同一季节繁殖,在同一育雏室中育雏,在同一育成鸭舍饲养,并在同一幢鸭舍观测生产性能,种鸭分家系圈养,保证产蛋性能个体记录和按系谱繁殖的准确性根据饲料来源,鸭群的生长,产蛋、疫病、气候等情况,饲料配方适时调整,保证鸭群正常生长,各世代饲料营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监测各世代的保种效果,以生产性能和质量性状为主2、 选育群Ⅰ系:采用闭锁群选育法建立选育群Ⅰ系和选育群Ⅱ系1)Ⅰ系选育鸭几项性能计划指标:采集种蛋时产蛋率80%,种蛋合格率95%,受精率90%,孵化率80%,健雏率95%(2)I 系选育(繁育)程序:每世代在母鸭群产蛋80%时采集 10 天种蛋入孵,留键雏3300 只,公母各1559只,公鸭在60、90日龄时称个体重,母鸭称 90 日龄体重,至开产前,约 120 日龄,按家系平均公鸭留180 只、母鸭留 1200 只。
母鸭测 300 日龄产蛋量90 日龄至开产前按个体体重及家系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选择,300 日龄后按家系产蛋量和成活率选择羽毛颜色及喙、腿脚的颜色始终作为首要选择指标在两个选择阶段均需对体质作严格选择公鸭留种数量,第一次选择每家系留 3 只,母鸭每家系留 20 只,第二次选择后留 30 个家系,公鸭 60 只,母鸭 600 只,此外再留公鸭 6 只、母鸭 60 只的后备鸭3)II 系选育指标:Ⅱ系选择侧重早期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受精率和成活率母鸭仅在产蛋率达70%时检查迟开产个体,测产蛋量,按品种产蛋水平应能保持230个左右公鸭90日龄体重是主要选择指标四川白鹅选育方案四川白鹅选育方案一、一、基础群选择和组装基础群选择和组装采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选择;二是根据记录资料选择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选择1根据体型外貌进行选择:从种蛋开始,到雏鹅、育成鹅、产蛋鹅,每一个阶段都要按该品种的固有特征(蛋壳颜色、雏鹅绒毛颜色、成年鹅的羽毛颜色、体型、肉瘤、喙、胫的颜色),确定选择标准,进行严格的挑选,凡不符合标准的变种,即使生产较快,也不能留作种用严格选优去劣,才能提高种鹅群的质量。
2根据记录资料进行选择 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有一定相关,但单凭外貌进行选择,常会发生差错,尤其是产蛋性能,选择更困难只有依靠科学的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才能作出较正确的选择一个种鹅场,必须以种鹅的各项生产性能进行比较系统的测定,做好完整的记录必须记载的项目有:产蛋量、蛋重、蛋形指数、开产日龄、饲料消耗量、公鹅的受精率、种蛋孵化率、雏鹅初生重、4 周龄重、8 周龄重、育成期末重、开产期重等,肝用品种还要测定种鹅后裔的肥肝重,毛用品种还有测定每年产毛量和含绒率等(1)系谱资料选择:就是根据双亲及祖代的成绩进行选择,因为亲代的表现,在遗传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据此对被选的种鹅作出大致的判断在运用系谱资料进行分析时,血缘关系愈近则影响愈大,即亲代的影响比祖代大,祖代比曾祖代大(2)本身成绩选择:系谱资料反映的是上代的情况,只说明生产性能可能会怎样,而本身的成绩,则说明其生产性能已经怎样了这是选种工作的重要根据但依据本身成绩进行的选择,只有应用于遗传力高的性状,才能取得明显的选择效果,而遗传力低的性状,选择的效应很差(3)同胞成绩选择: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叫全同胞,同父异母的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叫半同胞,它们之间有共同的祖先,在遗传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选择公鹅的产蛋性能,可以作为主要依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