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复习第三讲.ppt
61页第五章第五章 唐宋文唐宋文一、概述•1、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 :韩、柳、欧、三苏、王、曾•2、中唐古文运动中唐古文运动•古文:古文:•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A文以明道;文以明道;B不不平则鸣;平则鸣;C词必己出词必己出•3、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理论主张:诗文应有教化美刺功能;文道理论主张:诗文应有教化美刺功能;文道合一;推崇杜诗韩文;倡导简朴平易,文合一;推崇杜诗韩文;倡导简朴平易,文从字顺• 准备期:王禹偁强调准备期:王禹偁强调“文从字顺文从字顺”•蓬勃发展期:欧阳修提出系统的文学主张蓬勃发展期:欧阳修提出系统的文学主张•繁盛期:苏轼等人的创作繁盛期:苏轼等人的创作•欧阳修等人的创作欧阳修等人的创作•4、唐宋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唐宋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二、韩愈二、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张中丞传后叙》》•1.韩愈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文.韩愈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文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 •2..“后叙后叙”的含义•3.以议论为主,叙议结合议论与叙事并.以议论为主,叙议结合议论与叙事并重:重:•4、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三、柳宗元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1.柳宗元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柳宗元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文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
文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 •2.借题发挥的表达方式.借题发挥的表达方式•借题发挥,寓情于景在记叙游览西山的借题发挥,寓情于景在记叙游览西山的经过是,突出在游览中获得精神感悟的同经过是,突出在游览中获得精神感悟的同时,作者以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相映照,时,作者以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相映照,写山水即写自己,明写写山水即写自己,明写“不与培不与培 为类为类”的的特立的西山,实则是自己高尚人格与品德特立的西山,实则是自己高尚人格与品德的写照,从而使游记具有深刻的内涵的写照,从而使游记具有深刻的内涵 •3、、《《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如何以是如何以“始得始得”二字结构二字结构修全篇的?修全篇的?•答:答:“始得始得”二字贯穿全文,文中五次强调二字贯穿全文,文中五次强调“始得始得”::“未始知未始知”、、“始指异之始指异之”、、“然后知然后知”、、“未始游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游于是乎始”为了突出为了突出“始得始得”,作,作者采用曲折入题的手法,先写自己以前游览众山的情者采用曲折入题的手法,先写自己以前游览众山的情形,为后游西山作铺垫,同时将西山与众山的高下作形,为后游西山作铺垫,同时将西山与众山的高下作对比,通过侧面烘托和对比突出了西山的与众不同,对比,通过侧面烘托和对比突出了西山的与众不同,进一步强调了进一步强调了“始得始得”,表现了自己的感悟。
作者之,表现了自己的感悟作者之所以强调所以强调“始得始得”,目的在于突出西山之景是永州最,目的在于突出西山之景是永州最美的,游览永州胜景是从美的,游览永州胜景是从“始得始得”西山开始的,更主西山开始的,更主要的是自己精神上真正地得到了解脱要的是自己精神上真正地得到了解脱四、欧阳修四、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 •1.欧阳修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欧阳修的朝代、字号、主要文学成就、文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文学主张、作品集、代表作 •2、本文的论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本文的论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主要取决于人事 •3、论证方法:对比论证论证方法:对比论证•4、警句识记警句识记•“满招损,谦得益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多困于所溺”五、苏轼五、苏轼《《前赤壁赋前赤壁赋》》•1.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作.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热爱生活的积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乐乐——悲悲——喜喜”的情感线索的情感线索•文章通过泛舟江上、扣舷而歌和主客问答三个文章通过泛舟江上、扣舷而歌和主客问答三个场景,表现了作者从乐到悲、转悲为喜的感情场景,表现了作者从乐到悲、转悲为喜的感情变化过程:先写泛舟的超然之乐,再写由哀婉变化过程:先写泛舟的超然之乐,再写由哀婉洞箫声对历史兴亡的凭吊,跌入对人生闷洞箫声对历史兴亡的凭吊,跌入对人生闷 抒抒发,最后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变悲为喜,发,最后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变悲为喜,尽欢而散非常真实地写出了作者在谪居时于尽欢而散非常真实地写出了作者在谪居时于苦闷中求解脱的思想苦闷中求解脱的思想 •3、主客问答的表现方式主客问答的表现方式 •赋的传统表达方式,也叫抑客伸主其实,赋的传统表达方式,也叫抑客伸主其实,主客双方对人生的看法,都是作者的自制主客双方对人生的看法,都是作者的自制独白,是其思想上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具独白,是其思想上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最终,他以旷达乐观之体体现,最终,他以旷达乐观之“我我”战战胜了胜了“人生如寄人生如寄”之下,表现了一种健康之下,表现了一种健康的思想情怀的思想情怀。
•4、景、情、理的有机结合景、情、理的有机结合•文章虽以记游写起,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文章虽以记游写起,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秋江浩阔,月夜泛舟,举酒诵诗,流露出作景图,秋江浩阔,月夜泛舟,举酒诵诗,流露出作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景,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景,景中含情第二段通过对景中含情第二段通过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的描绘,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为下文怀古伤的箫声的描绘,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为下文怀古伤今的悲情作了铺垫第三段,通过客人对水、月的今的悲情作了铺垫第三段,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第四段,苏子关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第四段,苏子关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直接抒情自然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直接抒情自然过渡到说理上来由情入理,以理达情总之,这过渡到说理上来由情入理,以理达情总之,这篇散文赋以水、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巧妙地将抒篇散文赋以水、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巧妙地将抒情、议论处于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使全文具有强情、议论处于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使全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烈的艺术感染力 •5、背诵、背诵P13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段•6、 试析苏轼试析苏轼《《前赤壁赋前赤壁赋》》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手法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手法•答:情感内涵:(答:情感内涵:(1)旷达、超然,不为环境所屈;)旷达、超然,不为环境所屈;((2)用老庄哲学来抵消和化解其在政治上的不幸用老庄哲学来抵消和化解其在政治上的不幸•艺术手法:(艺术手法:(1)作者艺术手法高超,把情、景、理)作者艺术手法高超,把情、景、理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还有月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还有月下泛舟纵饮,无不让人心驰神往作者毫不费力地将下泛舟纵饮,无不让人心驰神往作者毫不费力地将我们引进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主客对话,含有浓厚的我们引进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主客对话,含有浓厚的哲学意味,而语言却充满艺术性,富有诗情画意寓哲学意味,而语言却充满艺术性,富有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并同感情的变化紧密结合,行文情于景,借景明理,并同感情的变化紧密结合,行文波澜起伏波澜起伏2)在体裁上,作者它突破了传统赋文)在体裁上,作者它突破了传统赋文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模式,注入了更多的散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模式,注入了更多的散文因素,尤显流畅自如。
文因素,尤显流畅自如第六章中国古代戏曲第六章中国古代戏曲 第一节第一节概概 述述一、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源流一、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源流•原始社会的祭祀歌舞;原始社会的祭祀歌舞;•先秦的先秦的“俳优俳优”、、“弄人弄人”、、“倡优倡优”;;•汉代的汉代的“百戏百戏”(角抵戏与歌舞戏)(角抵戏与歌舞戏)•唐代歌舞(参军戏)唐代歌舞(参军戏)•宋代戏曲形成:杂剧宋代戏曲形成:杂剧•北宋辽金:金院本北宋辽金:金院本•南北两宋之交:南戏南北两宋之交:南戏二、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征二、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征•1、综合性、综合性•2、写意性、写意性•3、技艺性、技艺性三、元杂剧体制与代表性作家作品三、元杂剧体制与代表性作家作品•元杂剧剧本:曲文唱词、宾白、科范元杂剧剧本:曲文唱词、宾白、科范•元杂剧角色分工:元杂剧角色分工:•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杂剧的发展:•初期:历史剧:初期:历史剧:《《单刀会单刀会》》、、《《赵氏孤儿赵氏孤儿》》、、《《梧桐雨梧桐雨》》、、《《汉宫秋汉宫秋》》• 社会剧:社会剧:《《窦娥冤窦娥冤》》、、《《秋胡戏妻秋胡戏妻》》、、《《潇湘夜雨潇湘夜雨》》等等• 公案绿林剧:公案绿林剧:《《鲁斋郎鲁斋郎》》等等• 婚恋剧:婚恋剧:《《墙头马上墙头马上》》、、《《曲江池曲江池》》、、《《张生煮梅张生煮梅》》、、《《柳毅传书柳毅传书》》代表作家•关汉卿:奠基人。
关汉卿:奠基人•白朴白朴《《墙头马上墙头马上》》、、《《梧桐雨梧桐雨》》•马致远马致远《《黄粱梦黄粱梦》》 《《汉宫秋汉宫秋》》中期:繁荣期、风格转化期•王实甫王实甫《《西厢记西厢记》》•晚期:走向衰微晚期:走向衰微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南戏四大传奇: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荆钗记》》、、《《刘知远白刘知远白兔记兔记》》、、《《拜月亭拜月亭》》、、《《杀狗记杀狗记》》•南戏之祖:南戏之祖:《《琵琶记琵琶记》》四、明清传奇体制与代表作家作品四、明清传奇体制与代表作家作品•传奇:传奇:•转变期:丘濬转变期:丘濬《《五伦全备记五伦全备记》》、邵灿、邵灿《《香香囊记囊记》》•成熟期:三大传奇:李开先成熟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宝剑记》》、、梁辰鱼梁辰鱼《《浣纱记浣纱记》》、阙名、阙名《《鸣凤记鸣凤记》》•繁荣期:繁荣期:•高潮期:李玉高潮期:李玉• 洪昇洪昇《《长生殿长生殿》》、孔尚任、孔尚任《《桃花扇桃花扇》》第二节第二节中国古代戏曲选中国古代戏曲选一、王实甫一、王实甫《《西厢记西厢记·长亭送别长亭送别》》•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元大都人。
剧本多以名德信,元大都人剧本多以“儿儿女风情女风情”为题材,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的为题材,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批判压制人性的封建势力大胆追求,批判压制人性的封建势力•《《西厢记西厢记》》最早出自唐元稹传奇小说最早出自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莺传莺传》》,又名,又名《《会真记会真记》》•分析分析《《西厢记西厢记》》中莺莺的心理活动中莺莺的心理活动•A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与心爱之人分别的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与心爱之人分别的痛苦•B 表现了她对张生深切的关爱之情表现了她对张生深切的关爱之情•C 惧怕张生移情别恋惧怕张生移情别恋•《《西厢记西厢记》》的语言特色的语言特色•一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二是情与景相交一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二是情与景相交融,以景写情,借景色渲染离情三是化融,以景写情,借景色渲染离情三是化用前人诗词,出以新意,并能做到自然而用前人诗词,出以新意,并能做到自然而贴切《《长亭送别长亭送别》》的曲词将叙事、写景的曲词将叙事、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极具诗情画意,沁人心和抒情融为一体,极具诗情画意,沁人心脾,自元明以来,脍炙人口,盛传不衰脾,自元明以来,脍炙人口,盛传不衰。
•背诵背诵《《正宫端正好正宫端正好》》、、《《二煞二煞》》二、汤显祖二、汤显祖《《牡丹亭牡丹亭·惊梦惊梦》》•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汤显祖,字义仍,名海若,又号海若居士,汤显祖,字义仍,名海若,又号海若居士,别号清远道人别号清远道人•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还魂记还魂记》》(即(即《《牡丹亭牡丹亭》》)、)、《《邯郸记邯郸记》》、、《《南柯南柯记记》》、、 《《紫钗记紫钗记》》 •《《紫萧记紫萧记》》•“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一生儿爱好是天然”释义释义 :杜丽娘处于深闺之中,家规甚:杜丽娘处于深闺之中,家规甚严,不但将她与外界隔离,而且请腐儒陈最良对她进行教育,严,不但将她与外界隔离,而且请腐儒陈最良对她进行教育,希望把她培养成合乎标准的封建官僚家庭的千金小姐但她没希望把她培养成合乎标准的封建官僚家庭的千金小姐但她没有在青春欲望的折磨中向礼教投降,而是与礼教抗争,对情爱有在青春欲望的折磨中向礼教投降,而是与礼教抗争,对情爱作不懈的追求青春的苦闷搅得她心烦意乱,但她没有刻意地作不懈的追求青春的苦闷搅得她心烦意乱,但她没有刻意地进行压制,而是任其自然地发展当她随春香到后花园去散心,进行压制,而是任其自然地发展。
当她随春香到后花园去散心,融进姹紫嫣红的春色中时,她的身心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更引融进姹紫嫣红的春色中时,她的身心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更引发了她心中的春情她面对着良辰美景,不但唱出了发了她心中的春情她面对着良辰美景,不但唱出了“可知我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而且怀着一颗渴望的心直言不讳地表,而且怀着一颗渴望的心直言不讳地表达对爱情的强烈追求:达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春情,怎得蟾宫之客?”“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在和梦中的柳梦梅相亲相爱之后,.她沉醉在梦幻的爱情给她在和梦中的柳梦梅相亲相爱之后,.她沉醉在梦幻的爱情给她带来的欢乐之中,此后,她为不能再品尝那爱情的芬芳而痛苦,带来的欢乐之中,此后,她为不能再品尝那爱情的芬芳而痛苦,她为此而献出了生命然而,即使到了阴间地府,她也毫不犹她为此而献出了生命然而,即使到了阴间地府,她也毫不犹豫、大胆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在这出戏中,杜丽娘是一豫、大胆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在这出戏中,杜丽娘是一个开始挣脱精神枷锁、热切追求自由、美好的封建少女形象。
个开始挣脱精神枷锁、热切追求自由、美好的封建少女形象•《《牡丹亭牡丹亭》》的语言特色的语言特色•一是既继承了元杂剧语言富有本色的传统,又融一是既继承了元杂剧语言富有本色的传统,又融入了前代人辞赋、诗词的绮丽风格自然,真切,入了前代人辞赋、诗词的绮丽风格自然,真切,但又含蓄空灵,如但又含蓄空灵,如《《皂罗袍皂罗袍》》中的中的“良辰美景奈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就是受到谢灵运与王勃诗句的影响二是情景,就是受到谢灵运与王勃诗句的影响二是情景交融,意蕴含蓄,如交融,意蕴含蓄,如《《步步娇步步娇》》曲中的曲中的“袅晴丝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吹来闲庭院”,既借杜丽娘之口描述了春天晴朗,既借杜丽娘之口描述了春天晴朗的早晨游丝随风飘荡的景象,又表现了杜丽娘心的早晨游丝随风飘荡的景象,又表现了杜丽娘心中情思绵绵却没有着落的淡淡的孤寂此外,像中情思绵绵却没有着落的淡淡的孤寂此外,像《《绕地游绕地游》《》《醉扶归醉扶归》》等曲子,均以写词的手法等曲子,均以写词的手法来写曲,语言优美,生动细腻,浓富诗情画意,来写曲,语言优美,生动细腻,浓富诗情画意,加之优雅的韵律,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
加之优雅的韵律,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三、孔尚任三、孔尚任《《桃花扇桃花扇·却奁却奁》》•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孔尚任,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岸孔尚任,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岸堂,自号去亭山人堂,自号去亭山人•分析李香君的形象分析李香君的形象•分析戏中对比衬托的手法分析戏中对比衬托的手法•首先是李香君与侯方域的对比面对阮大铖的诱惑和首先是李香君与侯方域的对比面对阮大铖的诱惑和杨文骢的巧言游说,侯方域表现出了政治上的头脑不杨文骢的巧言游说,侯方域表现出了政治上的头脑不清和言行上的动摇,而李香君的批评和表现,使他受清和言行上的动摇,而李香君的批评和表现,使他受到了巨大的震动,深感自惭,也更觉李香君之可敬可到了巨大的震动,深感自惭,也更觉李香君之可敬可爱,于是和李香君一起挫败了阮大铖的政治阴谋;侯爱,于是和李香君一起挫败了阮大铖的政治阴谋;侯方域和李香君在对阮大铖的态度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方域和李香君在对阮大铖的态度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衬托出李香君以节操自重的人品和不为利诱的刚也更衬托出李香君以节操自重的人品和不为利诱的刚烈性格其次是李香君与杨文骢的对比杨文骢在此烈性格其次是李香君与杨文骢的对比。
杨文骢在此出戏中充当的是一个不辨是非的好好先生,实则是为出戏中充当的是一个不辨是非的好好先生,实则是为权奸阮大铖游说效力的掮客,正如侯方域醒悟后所唱:权奸阮大铖游说效力的掮客,正如侯方域醒悟后所唱:“平康巷,他能将名节讲平康巷,他能将名节讲”;;“偏是咱学校朝堂,混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贤奸不问青黄一个饱读诗书的朝廷士大夫,还不一个饱读诗书的朝廷士大夫,还不及一位风尘女子,更对比和衬托出李香君的凛然正气及一位风尘女子,更对比和衬托出李香君的凛然正气和巾帼豪侠的鲜明形象此外,本出戏中的小旦李贞和巾帼豪侠的鲜明形象此外,本出戏中的小旦李贞丽,也对李香君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丽,也对李香君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第七章第七章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第一节第一节概概 述述一、魏晋南北朝小说:雏形一、魏晋南北朝小说:雏形•志怪:干宝志怪:干宝《《搜神记搜神记》》•志人:刘义庆志人:刘义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二、唐代传奇:成熟和繁荣二、唐代传奇:成熟和繁荣•初盛唐:王度初盛唐:王度《《古镜记古镜记》》、无名氏、无名氏《《补江补江总白猿传总白猿传》》、张鷟、张鷟《《游仙窟游仙窟》》•中唐:陈玄祐中唐:陈玄祐《《离魂记离魂记》》、沈既济、沈既济《《任氏任氏传传》》和和《《枕中记枕中记》》、白行简、白行简《《李娃传李娃传》》、、元稹元稹《《莺莺传莺莺传》》、陈鸿、陈鸿《《长恨歌传长恨歌传》》、李、李朝威朝威《《柳毅传柳毅传》》、许尧佐、许尧佐《《柳氏传柳氏传》》、李、李公佐公佐《《南柯太守传南柯太守传》》、蒋防、蒋防《《霍小玉传霍小玉传》》等。
等•晚唐:李玫晚唐:李玫《《纂异记纂异记》》、袁郊、袁郊《《甘泽谣甘泽谣》》、、裴铏裴铏《《传奇传奇》》、皇甫枚、皇甫枚《《三水小牍三水小牍》》•代表作品:代表作品:《《错斩崔宁错斩崔宁》》、、《《碾玉观音碾玉观音》》、、《《西湖三塔西湖三塔》》等三、宋元话本:形成三、宋元话本:形成四、明清章回小说:繁荣四、明清章回小说:繁荣•明章回体:明章回体:《《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水浒传传》》、、《《西游记西游记》》、、《《西洋记西洋记》》、、《《金瓶金瓶梅梅》》《《列国志传列国志传》》、、《《杨家府演义杨家府演义》》•清代:清代:《《水浒后传水浒后传》》、、《《续金瓶梅续金瓶梅》》、、《《金云翘传金云翘传》》、、《《平山冷燕平山冷燕》》、、《《玉娇梨玉娇梨》》、、《《醒世姻缘传醒世姻缘传》》、、《《姑妄言姑妄言》》、、《《儒儒林外史林外史》》、、《《红楼梦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孽海花》》•明清拟话本、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拟话本、文言短篇小说:•三言二拍:三言二拍:《《警世通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二刻拍案惊奇案惊奇》》(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
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第二节第二节小小 说说 选选一、刘义庆一、刘义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任诞任诞》》•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义庆,南宋刘义庆,南宋•《《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的性质和主要内容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兴之所至兴之所至”体现的体现的“得意忘言得意忘言”的人生的人生态度二、蒋防二、蒋防《《霍小玉传霍小玉传》》•1、作者蒋防的相关常识作者蒋防的相关常识•2、分析霍小玉的形象分析霍小玉的形象•霍小玉是一个才貌双全、有着非凡才能、冰心霍小玉是一个才貌双全、有着非凡才能、冰心玉洁、敢爱敢恨的女子玉洁、敢爱敢恨的女子A 作者满怀激情写出霍小玉对爱情的纯真和执著作者满怀激情写出霍小玉对爱情的纯真和执著B 写出了霍小玉对于自己爱情生活的清醒和理智写出了霍小玉对于自己爱情生活的清醒和理智C 写出了霍小玉爱情理想破灭后的刚烈性格和复写出了霍小玉爱情理想破灭后的刚烈性格和复仇勇气三、蒲松龄三、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聊斋志异叶生》》•1、作者的相关常识作者的相关常识•2、、《《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的成就•3、思想意义:通过对才华出众而遭遇悲惨、思想意义:通过对才华出众而遭遇悲惨的读书人叶生生前死后不同命运的描写,的读书人叶生生前死后不同命运的描写,抒写了科举时代读书人为科举制所害的苦抒写了科举时代读书人为科举制所害的苦痛,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痛,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不平之情。
愤不平之情•3、本文的艺术特色本文的艺术特色•首先,情节曲折而集中,真幻结合首先,情节曲折而集中,真幻结合•其次,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次,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再次,强烈的抒情色彩再次,强烈的抒情色彩•最后,语言简洁,富于变化最后,语言简洁,富于变化四、曹雪芹四、曹雪芹《《红楼梦宝玉挨打红楼梦宝玉挨打》》•1、曹雪芹的相关常识曹雪芹的相关常识•2、、《《红楼梦红楼梦》》的相关常识的相关常识•3、贾政与宝玉冲突的社会意义贾政与宝玉冲突的社会意义 贾政与宝玉的矛盾焦点在于两种价值观念的取向与两种贾政与宝玉的矛盾焦点在于两种价值观念的取向与两种文化思想的矛盾文化思想的矛盾• 贾政是封建文化的代言人,热衷于道德文章、仕途经济,贾政是封建文化的代言人,热衷于道德文章、仕途经济,希望宝玉成才,光宗耀祖希望宝玉成才,光宗耀祖;宝玉是新的社会观念的代表,热衷宝玉是新的社会观念的代表,热衷于情场、知己,拒绝走父亲为他设定的道路于情场、知己,拒绝走父亲为他设定的道路• 宝玉的思想与贾政所代表的封建正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宝玉的思想与贾政所代表的封建正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这不仅因为贾政是父亲,还因为贾政是正统,宝玉是异端,这不仅因为贾政是父亲,还因为贾政是正统,宝玉是异端,正是这样一种世界观的冲突,最后才演变为暴力冲突,形成正是这样一种世界观的冲突,最后才演变为暴力冲突,形成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局面。
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局面• 贾政认为现在的宝玉在外 贾政认为现在的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荒疏学业,淫辱母婢”,那么将来,那么将来“弑父弑君弑父弑君”也并非没有也并非没有可能,因此他打宝玉的出发点是要把宝玉拉回到正统的道路可能,因此他打宝玉的出发点是要把宝玉拉回到正统的道路上来• 作者通过家庭父子的矛盾来折射社会政治矛盾,深刻揭 作者通过家庭父子的矛盾来折射社会政治矛盾,深刻揭示出贾政、宝玉父子之间的亲情是如何被双方社会价值观念示出贾政、宝玉父子之间的亲情是如何被双方社会价值观念的矛盾所取代的真实状况的矛盾所取代的真实状况第八章第八章 现当代诗歌现当代诗歌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一、现代诗歌概述一、现代诗歌概述 •1、现当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用白话写作,现当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最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最早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早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新青年》》•2、、1920年胡适年胡适《《尝试集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白话新诗集冰心的冰心的《《繁星繁星》》、、《《春水春水》》,,汪静之、冯雪峰等汪静之、冯雪峰等“湖畔诗社湖畔诗社”的的《《湖畔湖畔》》、、《《春的歌集春的歌集》》,都曾经轰动一时。
代,都曾经轰动一时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郭沫若的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郭沫若的《《女神女神》》,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一代诗风 •3、、“新月派新月派”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闻一多有诗集朱湘等人闻一多有诗集《《红烛红烛》》、、《《死死水水》》 “三美理论三美理论”•4、、象征派象征派诗歌代表人物是李金发、戴望舒诗歌代表人物是李金发、戴望舒戴望舒的戴望舒的《《雨巷雨巷》》曾传颂一时,是现代诗曾传颂一时,是现代诗的经典之一的经典之一 •5、、“现代派现代派”诗歌流派,是指诗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后年之后围绕围绕《《现代现代》》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等等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等等 •6、、“左联左联”倡导的革命诗歌运动,代表性倡导的革命诗歌运动,代表性诗人有殷夫诗人有殷夫(白莽白莽)、蒲风、蒲风(有有《《茫茫夜茫茫夜》》、、《《六月流火六月流火》》等作品等作品)等•30年代成名的艾青和臧克家也是贴近现实、年代成名的艾青和臧克家也是贴近现实、有强烈的革命使命感的诗人。
有强烈的革命使命感的诗人 •7、解放区、解放区“新歌谣新歌谣”,李季的,李季的《《王贵与李王贵与李香香香香》》、阮章竞的、阮章竞的《《漳河水漳河水》》等长篇叙事等长篇叙事诗,是其中的佳作诗,是其中的佳作 •9、、“七月派七月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胡风为中心的作家诗人群,代表人物有绿胡风为中心的作家诗人群,代表人物有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等这一流派原、阿垅、曾卓、牛汉,等等这一流派的作品选集有的作品选集有《《白色花白色花》》 •10、、“九叶派九叶派”则是则是40年代以年代以《《中国新诗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又称“中国新诗派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浞、袁可嘉等唐祈、唐浞、袁可嘉等80年代出版有他年代出版有他们们9人的诗歌合集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集》》,,“九叶派九叶派”由此得名由此得名 二、当代诗歌概述二、当代诗歌概述•1、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郭小川的特色,郭小川的《《投入火热的斗争投入火热的斗争》》和和《《青纱帐一甘蔗林青纱帐一甘蔗林》》,贺敬之的,贺敬之的《《放声歌放声歌唱唱》》、、《《雷锋之歌雷锋之歌》》和和《《桂林山水歌桂林山水歌》》,,等等。
李瑛、闻捷、邵燕祥、公刘、未央、等等李瑛、闻捷、邵燕祥、公刘、未央、梁上泉,等等,在这一时期都写出了优秀梁上泉,等等,在这一时期都写出了优秀的诗作 •2、、 新时期李瑛的新时期李瑛的《《一月的哀思一月的哀思》》、艾青的、艾青的《《光的赞歌光的赞歌》》、雷抒雁的、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小草在歌唱》》、、张志民的张志民的《《祖国,我对你说祖国,我对你说》》、白桦的、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阳光,谁也不能垄断》》,等等 •天安门诗歌运动天安门诗歌运动•3、、“朦胧诗朦胧诗”因其作品在艺术上多用总体因其作品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被称为被称为“朦胧诗北岛、舒婷、顾城、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等,是江河、杨炼,等等,是“朦胧诗朦胧诗”的代表的代表作者 •4、、90年代的年代的“新生代新生代”,影响较大的有海,影响较大的有海子、王家新等为代表的所谓子、王家新等为代表的所谓“后朦胧后朦胧”诗诗人,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人,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第三代”诗诗人 第二节诗歌选第二节诗歌选一 、郭沫若郭沫若《《天狗天狗》》 •1.了解郭沫若生平、文学成就、代表作品、作品集等。
•2.“天狗天狗”的象征含义:的象征含义:“天狗天狗”是五四时期个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征,是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征,是“开辟洪荒的大我开辟洪荒的大我”;借;借“天狗天狗”自由、无羁、破坏与反叛的形象,自由、无羁、破坏与反叛的形象,发出气吞一切的绝叫诗歌用剥食自己皮肉、心发出气吞一切的绝叫诗歌用剥食自己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要扫荡一切、彻底破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要扫荡一切、彻底破坏一切,非常自信而又有些惘然的情绪;那是觉坏一切,非常自信而又有些惘然的情绪;那是觉醒之后的渴望和焦灼,是典型的五四醒之后的渴望和焦灼,是典型的五四“暴躁凌厉暴躁凌厉之气之气”•3.艺术特色:想象奇特,句式短促,节奏跳脱,用语粗犷;直捷的呼喊和痛快淋漓的宣泄适合表达五四青年的反叛与追求 二、徐志摩二、徐志摩《《再别康桥再别康桥》》 •1.了解徐志摩生平、文学成就、代表作品、作品集等: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徐志摩是现代诗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之一,“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诗集:《志摩的诗》《悲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2..《《再别康桥再别康桥》》体现的新月诗派的体现的新月诗派的“三美三美”理论:理论: •“音乐美音乐美”,诗句有和谐的韵律和韵脚;,诗句有和谐的韵律和韵脚;“建筑建筑美美”,诗歌在整体上有节的匀称、句的均齐;,诗歌在整体上有节的匀称、句的均齐;“绘画美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突出意象,诗歌具有,强调诗画相通,突出意象,诗歌具有画面感。
画面感《《再别康桥再别康桥》》一诗,每节两韵,节节转一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音乐美”每节四句,每一小节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果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地轻轻地”、、“悄悄地悄悄地”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建筑美” 三、闻一多三、闻一多《《一句话一句话》》 •1.了解闻一多生平、文学成就、代表作品、作品集等: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新月诗派”的领衔人物之一,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并提出了“三美”理论, •2.“爆一声: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所表达所表达的思想P204四、余光中四、余光中《《乡愁乡愁》》 •1.了解余光中生平、文学成就、代表作品、作品.了解余光中生平、文学成就、代表作品、作品集等:集等:“乡愁诗人乡愁诗人”,乡愁是其永恒的主题之一乡愁是其永恒的主题之一。
诗集有诗集有《《莲的联想莲的联想》》、、《《白玉苦瓜白玉苦瓜》》、、《《天狼星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与永恒拔河》》 •2、、 《《乡愁乡愁》》中的四个意象中的四个意象•3、艺术手法艺术手法五、舒婷五、舒婷《《致橡树致橡树》》 •1.了解舒婷生平、代表作品、作品集等 •2.诗中独立的女性观 •3.象征:P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