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第5章第2节课时作业含解析.pdf
8页基础巩固 读河北 “环京新城 ”位置示意图,回答12 题1 “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 “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 “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京新城”转移将() A带动“环京新城”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京新城”的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解析: 第 1 题,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生产成本等,珠三角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等, 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故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 ”转移 第 2 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主要有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化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但会加大交通、环境压力对转出区的影响主要有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答案: 1.A2.B (2016 湖北襄阳保康一中期中)江苏省内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将部分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读表回答34 题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环保门槛苏南某市5 000 万元100 万元左右3 000 元左右要求高苏北某市1 000 万元20 万元左右1 000 元左右要求较低3.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应具有的特点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轻4江苏省内部出现的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BCD解析: 第 3 题,苏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使得该地工资水平逐渐提高,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转移。
第 4 题,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的方向是由苏南向苏北地区转移,这将使苏北地区就业机会增加,市场繁荣,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可能给该地带来环境质量下降、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答案: 3.A4.B (2016 北京海淀区期末)近年来, 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 ”渐成燎原之势 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 读资料,回答56 题5“西进运动”() 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的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6 “西进运动”的影响有()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第 5 题,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价格上涨; 西部内陆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低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利润,产业向西部迁移第6 题, “西进运动 ”促进了西部经济、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答案: 5.A6.D 读两区域发展图,回答78 题7如图所示,从A 地向 B 地发生了 () A产业升级B资源调配C信息传递D产业转移8假如 A、B 两地均位于我国,最可能的是() AA 地、 B 地均位于东部沿海BA 地位于东部沿海,B 地位于中部地区CA 地位于西部地区,B 地位于东部沿海DA 地位于中部地区,B 地位于东部沿海解析: 第 7 题,读图可知,到T1阶段, A 地相对优势产业变成了相对劣势产业,而B地 L 产业成为相对优势产业,所以从A 地向 B 地发生了产业转移。
第8 题,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中西部相对落后,图中产业发展到T1阶段, A 地相对优势产业变成了相对劣势产业,说明该产业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A 地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竞争优势,因此出现产业转移;假如A、B两地均位于我国,最可能的是A 地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B 地位于中西部地区答案: 7.D8.B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家具制造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近年来逐渐向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我国成为承接该产业的最佳国家近年来, 由于家具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加大了对国内木材资源的开发材料二图甲是美国家具进口额、中国家具出口额及中国对美国家具出口额分析图,图乙是我国家具行业各省市出口占比示意图1)据材料描述美国家具进口额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我国成为家具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国的原因3)我国在承接家具产业转入时,哪些省份具有突出优势?请说明理由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家具进口额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高,家具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等方面阐述第(2)题,我国成为家具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国的原因可从我国的劳动力、土地等方面分析。
第(3)题,沿海省份,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答案: (1)美国家具进口额不断提高,呈上升趋势原因: 家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家具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本土家具产量减小,进口量增大2)我国家具市场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经济快速增长3)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具有承接优势交通便利,海运发达;劳动力充足;劳动力素质高;经济发达,市场广阔10 读世界三次产业转移示意图(图甲 )和我国京津唐地区近年来产业转移示意图(图乙 ),完成下列问题1)从转移产业的类型看,最先是从_密集型产业开始的2)根据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图乙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从转移方向、转移企业、迁入地工业布局三方面分析) 解析: 第(1)题,产业的转移最先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的第(2)题,不但要答出转移的方向是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而且要答出迁移产业的特点以及迁入地的特征答案: (1)劳动(2)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转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地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能力提升 我国东部某地区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
十多年来, 该地区的甲市作为 “雁头 ”,带动了作为 “两翼 ” 之一的乙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读表,回答12 题行业层次产值比重/% 甲市乙市1998 年2006 年1998 年2006 年一18 通信二1518 交通三1215 纺织交通、通信四912 钢铁、通信、纺织交通化学化学、钢铁五69 电气、化学钢铁、电气通信、电气纺织、电气注:表中交通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钢铁指钢铁工业;通信指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指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学指化学工业;纺织指纺织工业1如果某一主导行业比重在一个市下降,而在另一个市比重上升,表明该行业发生了转移读表判断,没有在甲、乙之间发生转移的工业部门是() 交通钢铁纺织化学ABCD2下列关于行业的转移对两个城市经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促进了甲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乙市产业发生衰退使甲、乙两市产业结构差异增大使甲、乙两市产业结构趋于相似ABCD解析: 第 1 题,甲市的钢铁工业和交通工业在1998 年到 2006 年间比重下降, 而乙市在此时间段内比重上升的工业类型包括钢铁工业、交通工业, 说明这两种工业从甲市转移到了乙市; 而纺织工业的比重在两个城市均下降,说明都出现了产业的移出;化学工业在乙市没有明显变化,因此B 正确。
第2 题,低端产业的移出,促进了甲市产业升级,正确;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城市通过产业转移有了更多相同的工业部门,正确答案: 1.B2.C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 ”投资有 30 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 南通纺织城 ” 据此回答34 题3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D基础设施完善4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解析: 第 3 题,太康位于河南省东部,相对江苏南通而言,劳动力丰富、廉价,南通纺织产业迁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太康在交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和南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第 4 题,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有利于南通市产业升级; 由于使用的劳动力主要以太康县的人口为主,因此不会造成南通人口性别比失衡和社会失稳,但会造成南通短期内部分劳动力失业。
答案: 3.C4.D 5(2016 嘉兴月考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示意图材料二21 世纪以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竞争优势逐渐丧失,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不断承接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材料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度地向区外转移对区内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应以区外异地转移和区内就地转化两种途径并重,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转化1)根据图中信息,从能源和交通角度,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条件2)从发展非农产业的角度,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内就地转化的具体途径解析: (1)从能源上看广西北部湾有丰富的水能和石油资源;从交通上看,广西北部湾有河运和海运2)可以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答案: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海湾等地的石油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海港,发展海运,有便利的内河航运2)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本区特色工业,如与石油、金属开采和冶炼有关的工业;引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等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