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农课研二阶段工作计划.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5564710
  • 上传时间:2024-0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农村青年中心为依托 架教育服务三农桥之梁》第二阶段研究计划联合课题组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中学共青团苏仙区桥口镇委员会2005年9月《以农村青年中心为依托 架教育服务三农桥之梁》第二阶段研究计划一、指导思想1.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业增收为主线,整合并统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农村培养大量创业人才,全面落实“科教兴农”、“教育促小康”战略同时积极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学生不断了解新情况,认真研究新问题,努力寻找就业、创收的新途径、新方法,进而带动广大农民科技致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适应性,让教育真正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2.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继续完善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在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上,改革过去国家管理过于集中的做法,通过这次课程改革逐步放权,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适应性二、本阶段研究目标、任务1.以农村青年中心为依托,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培训青年农民600人,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探索出对青年农民的培训模式。

      到2006年,使我镇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的骨干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明显提高;到2010年,使受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总体上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全面推动全镇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2.实施“科教兴农”、“教育促小康”的战略,强化政府行为,整合并且统筹利用我镇资源优势,探索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有效途径 3.研究乡镇学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为我镇经济建设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真正发挥乡镇学校是地方经济建设的“排头兵”的作用 4.研究探索农村教育在农科教结合中的切入点农村经济的发展着眼点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中人是决定因素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义不容辞,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工作的思路以此为切入点,拓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5.以农村青年中心为依托,转变观念,加强青年农民和在校初中生学习实用技术的紧迫感、责任感;让青年农民和在校初中生学会学习,多层次、多渠道提高他们职业技术素质,为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让青年农民和在校初中生较好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远程教育等)和职业技术,为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大力开展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建设,促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服务。

      6.立足我镇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创建学农基地,积极开发教育服务“三农”资源,促进农民创业增收7.上教育服务三农学科研讨课,探索学生学习实用技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8.探索提高青年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和方法三、本阶段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继续完善“农村青年中心”和校本教材《实用技术》2.继续探讨教育服务“三农”意义、方法和途径3.开展电脑扫盲培训,提高青年农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4.认真组织镇青年干部、教师进行教育服务“三农”教学研究及青年农民培训,紧紧围绕课题开展系列活动,定期做好研究问卷调查及检测工作,探索出农民青年培训新模式5.组织围绕课题研究的教学比武,优秀教案展览,服务三农观摩课、表演课,组织评选服务三农优秀论文等6.充分利用远程教育 ,努力探索出现代网络信息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7.开设实用技术和就业知识培训课,创建学农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用技术运用能力,为毕业学生创业、就业创造优良环境8.积极开展科教扶贫,实施帮贫扶困“结对子”工程,促进农民科技致富9.组建服务三农网站,为教师的服务“三农”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园地,为农民朋友提供一定的产销信息和技术咨询10.汇总第二阶段研究资料,分类别整理好附件材料,写出阶段性总结,并送区教研室。

      四、课题研究分工及活动安排表(一)研究分工:农村青年中心研究及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廖秀峰、李吉亮、董峰农民培训研究及资料搜集整理小组:曹翊鹏、邱莲花、冯光辉学生职业技术教育与“三农”研究及资料搜集整理小组:杨晓晶、李斌华、张华信息教育与“三农”研究及资料图片存档小组:廖名忠、李春才、李方勇服务“三农”实习基地和乡土教材开发研究及资料搜集整理小组:廖小辉、贺春芬、肖艳飞(二)主要研究活动安排:1.拟写第二阶段研究工作计划;2.学习职业技术、实用技术、教育服务三农系列丛书;3.完善农村青年中心,组织政府干部、教师学习服务三知识;4. 教育服务三农研讨课设计、演练;5.开展教育服务三农研讨课比武活动;6.听课、评课、抓教材研究和处理教法、学法等;7.各研究小组开展各种教育服务三农实践活动;8.青年农民网络信息技术运用比赛;9.开设实用技术和就业知识培训课,创建学农实习基地,开展服务三农实践活动;10.组建服务三农网站;11.编辑、推广使用校本教材《实用技术》;12.聘请专家讲座,举办课题研讨会;13.服务三农说课教学比武;14.开展科教扶贫,实施帮贫扶困“结对子”工程;15.出版优秀课题研究论文集、教案集;16.编辑出版《青年农民致富经》;17.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18.评先、评优;19.搞好第二阶段课题研究总结工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