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串讲(六).doc
5页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串讲(六) 第六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1.劳动投入数量、2.资本投入数量、3.劳动生产率、4.资本的效率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两因素分解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三因素分解法: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利用经济增长核算方程,我们还可以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就是所谓的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叫“索罗余值” 经济增长方式:1.粗放型增长,是指在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不变或提高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或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2集约型增长指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或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或提高生产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我们可以用索罗经济增长因素分解法测度经济增长究竟是属于粗放型增长还是属于集约型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应以何种经济增长方式为主,是由该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说,初期以粗放型为主当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后,可从粗放型增长为主逐步转向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核心是:技术进步、制度创新、改善管理为此,①必须调整投资方向,大力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②必须增加教育的投入,为增加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③继续推进和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创造必要的制度条件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或个别经济总量指标经济周期类型:1按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分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2按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不同,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经济周期阶段:扩张、紧缩、衰退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条扩张阶段又可以再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复苏是扩张阶段的初期,繁荣是扩张阶段的后期紧缩阶段的最低点叫做谷底,扩张阶段的最高点叫做峰顶谷底和峰顶也叫转折点或拐点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的一般特征:投资增长,产量扩大,市场旺盛,就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相反,在经济的衰退或萧条时期,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破产企业的数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1)投资率变动(2)消费需求波动(3)技术进步(4)预期变化(5)经济体制变动 价格总水平:即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叫做价格总指数,一般称为价格指数根据对比基期的不同,价格总指数可分为:环比价格指数、定基价格指数和年距价格指数年距指数是环比指数的一种特殊形态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报告期按现价计算的GDP÷报告期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货币供给量M×货币流通速度V=价格总水平P×各类商品交易量T)总需求和总供给 就业和失业:在发达国家,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 登记失业率失业一般分类:1.自愿失业,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的情况。
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形式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即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2.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处于繁荣与高涨时期,失业率比较低;在经济运行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失业率比较高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失业的经济影响:失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使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正常的水平或者说潜在的增长率奥肯定律所提出的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具体数量相关关系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差别更大但是,这一定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注意书上的说法是错误的),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在20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罗在20世纪60年代把它改进成为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后来十分流行的图形,图形表明失业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我国就业和失业:由于二元结构和体制转轨,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矛盾将比较严重所谓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中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该理论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另一个是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