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S-CAD方法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研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6222406
  • 上传时间:2021-10-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3.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S-CAD方法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政策研究鑫赵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摘要:文章采用S-CAD政策分析方法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的内在逻辑性、充要 性、可行性及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论证,从政府主导观点角度梳理出新能源汽车推 广应用政策从前提/立场到预期结果的逻辑链条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S-CAD方法;实施效果;作者简介:董昊鑫(1991-),男,汉族,山东省安丘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投资理论与实践;作者简介:赵惠(1989-),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 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投资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17T0T1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zx20150120)Received:2017-10-11—、刖吉新能源汽车以其电能驱动和零排放的特性迎合节能减排要求,得到政府的大力 支持自2009年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2014年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 见》(简称《意见》),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意 见》的颁布实施,一方面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暴露出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存在众多不足。

      因此,需要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进行评估 分析本文采用S-CAD政策分析评估方法,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进行系统性评 估,分析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传递机制,检验政策在推行过程中的预期结果 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二、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S-CAD分析1. S-CAD方法介绍S-CAD分析方法从一个分析观点(S-subjectivi ty)入手,从政策一致性 (C-consistency)、充要性(A-adequacy)、可行性(D-dependency)三个方面 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分析S-CAD政策分析方法适用于事前政策规划和事后政策 评估一方面辩证看待不同观点,另一方面构建逻辑体系甄别不同观点间的联系 (梁鹤年,2009) o S-CAD方法解析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主要分为三步:(1)进 行主导观点分析,明确政府制定该项政策的立场、目标、手段及预期实现效果;(2) 政策设计是否具有逻辑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3)对政策作出评价,梳理 出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中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2. 主导观点分析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S-CAD分析,选定从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即政府角 度的“主导观点”出发,从四个方面进行解构:(1)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前提/立场(Premises and Stances,简称PS)。

      《意见》明确提出了此次推广政策三个前提/立场:PS1 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PS2 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PS3 促进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2)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目标(Goal,简称G) o《意见》的制定主体是政府,通过对政府角色和职能的具体分析及结合政策文本 的指导思想,可以总结出三个政策目标:G1: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G2:创造统一开放、发展有序的竞争环境;G3:加快培育市场;G4: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3)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政策手段(Strategy,简称S)通过对《意见》归 纳总结,推广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七点:S1: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包括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S1. 1),完善 城市规划和相应标准(S1.2),完善充电设施用地政策(S1.3),完善用电价格 政策(S1.4),推进充电设施关键技术攻关(S1.5),鼓励公共单位加快内部停 车场充屯设施建设(S1.6),落实充屯设施建设责任(S1.7) oS2: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包括加快售后服务体系建设(S2. 1),积极鼓 励投融资创新(S2.2)以及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S2. 3) oS3: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应用,包括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 模(S3. 1)和推进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使用新能源汽车(S3. 2) oS4: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包括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S4.I),改革完 善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S4.2),给予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S4.3), 多渠道筹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资金(S4. 4),完善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体 系(S4.5),制定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政策(S4. 6),建立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 管理制度(S4. 7),实行差异化的新能源汽车交通管理政策(S4. 8) oS5: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包括统一标准和目录(S5. 1)和规范市场秩序(S5. 2) oS6: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和产品质量监管,包括加大科技攻关支持力度(S6. 1), 组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S6. 2)以及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S6. 3) oS7:进一步组织领导,包括加强地方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S7. 1),加强部门间 的统筹协调(S7. 2)以及加强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S7. 3) o(4)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预期结果(Result,简称R)。

      结合政府制定《意见》 的三个前提/立场和四个目标,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预期结果可提炼为新能源 汽车销售规模扩大(RD和大气环境污染状况改善(R2) o3.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S-CAD分析(图1) o(1) 逻辑分析(C-consistency)逻辑分析着眼于检验“主导观点”的前提/ 立场与政策的目标、手段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即目标是否代表了前提/立场, 手段是否能达成目标,结果是否是手段的体现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逻辑 性分析,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分析前提/立场与目标间的逻辑关系1) 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G1)、创造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发展环境(G2)、加快培育市场(G3)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G4)有利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PSI) o因此,Gl、G2、G3和G4逻辑 代表了 PSlo(2) 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G1),比如制定财政补贴 标准,加快培育市场(G3)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 展(G4),增加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利于缓解能 源和环境压力(PS2) o因此,Gl、G3和G4逻辑代表了 PS2。

      3) 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G1),如采用经济激励手 段和政策引导实现产学研结合,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G2),减 少地方保护主义,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G4)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 转型升级(PS3) o因此,Gl、G2和G4逻辑代表了 PS3其次,分析目标与手段间的逻辑关系1) 与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G1)相关的手段是进一步完 善政策体系(S4)和加强组织领导(S7) o通过政府的积极推动(S7. 1),加强 部门间的协调(S7. 2),减少部门间、区域间行政隔阂,完善各项与新能源汽车 相关的政策文本,有利于保障政策体系的科学性因此,S4和S7逻辑体现了 G12) 与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G2)相关的手段的坚决破除地方保 护主义(S5)和加强组织领导(S7)地方政府应该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行业标 准,不得阻碍区域外新能源汽车进入本地市场,坚决清除各地区不利于新能源 汽车发展的违规政策,这样才能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的公平、公开因此, S5和S7逻辑体现了 G2o(3) 与加快培育市场(G3)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G4)相关的手段 是加快充电设施建设(S1),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S2),推动公共服务领域 率先使用(S3),完善政策体系(S4),破除地方保护(S5),加强技术创新和 产品质量监管(S6)以及加强组织领导(S7)。

      从政策主体约束、政策体系完善、 产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产业的良性发 展因此,SI、S2、S3、S4、S5、S6和S7逻辑体现了 G3和G4最后,分析预期结果与手段间的逻辑关系1) 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扩大(RD有赖于充电设施的完善(S1),商业模式 包括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投融资体系的完善(S2),政府采购以及示范效应 (S3),完备的政策体系(S4),政策上平等对待(S5),产学研结合及严格的 质量监管(S6)以及政府的坚强领导(S7)七项措施顾及了从新能源汽车研 发、生产、销售、售后、使用等全产业链环节,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规 模的增长因此,R1逻辑体现了 SI、S2、S3、S4、S5、S6和S72) 大气环境污染状况改善(R2)有赖于公共服务领域的率先推广(S3),政 策体系的完善(S4)和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监管(S6)大气环境污染的重 要污染源之一是汽车尾气排放通过政府购买,促进新能源公共汽车的普及,以 及通过降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成本、加强质量监管,促进新能源小型汽车的普及, 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大气污染状况因此,R2逻辑体现了 S3、S4和S6。

      2) 经济分析(A-adequacy)经济分析用来分析资源配置效率,也即政策的实 际效率经济分析着眼于目标对前提/立场、手段对目标以及预期结果对手段的 充要性分析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经济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分析目标对前提/立场的充要性1)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PS1),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 (G1),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G2),加快市场培育(G3)以及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G4)具有较高的充分性和必要性2) 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G1)、加快市场培育(G3)及促进新能源汽 车产业的快速发展(G4)对与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PS2)是必要的但充分性或 有不足以汽车行业对能源及环境影响为例,需要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电力来 源、废弃电池的处置和传统汽车的油耗技术进步和排放标准汽车仅为影响能源 和环境的因素之一3) 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G1),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的发展环境(G2)以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G4)对于实现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充分且必要的其次,分析各个手段对目标的充要性1) 完善政策体系(S4)和加强组织领导(S7)对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 车发展政策体系是充分旦必要的。

      政府高层设计和执行部门的有力推动,着重于 制定设计全产业链的政策体系,对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大有裨益2) 破除地方保护(S5),包括统一标准和目录(S5.1),规范市场秩序(S5. 2) 及加强组织领导(S7)对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G2)是必要的 但充分性不足政府对厂商的补贴力度相对比较大,厂商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 由于监管不力滋生了套取补贴行为,影响了市场环境的公平性 图1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S-CAD分析图 下载原图(3) 加快充电设施建设(S1),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S2),推动公共服务领 域率先使用(S3),完善政策体系(S4),破除地方保护(S5),加强技术创新 和产品质量监管(S6)以及加强组织领导(S7)对加快培育市场(G3)和促进 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G4)是充分且必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G4)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培育市场(G3)的内涵,而且还包括了技术创新、品 牌提升等方面的考量因此,完备的政策手段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和质量的双 提升最后,分析预期结果对手段的充要性1)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扩大(R1)对加快充电设施建设(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