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巷道施工、验收档案管理制度.doc
5页巷道施工、验收档案管理制度顶板管理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为了确保巷道开口与回采工作面初采与末采期间的顶板管理安全,作业前先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全面评价,特制定新乐公司顶板管理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一、矿生产技术科是顶板管理的主管科室,对矿井顶板管理负第一责任二、巷道在开口、工作面初采和末采及井巷工程开工时,由生产技术科牵头组织,安全、地测及施工队组参加,组织一次顶板管理专项现场办公三、地测科负责将现场顶板岩性判断分析清楚并提出指导性的顶板管理建议四、生产技术科针对现场顶板情况,提出合理的支护方法五、参与办公的人员对现场顶板情况进行安全评价,判断是否具备开口或初采、末采条件若具备施工条件,参加人员在顶板管理安全许可证上签字,否则,不予签字六、只有所有参加办公人员在顶板安全许可证签字后,生产科方可下达施工通知单,队组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七、所有工作面开口或采面初采、末采时,必须有顶板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否则不准开工八、安全科、生产科应对现场办公确定的措施监督落实,确保施工期间顶板安全1-九、施工队组根据现场办公要求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办公确定的支护要求2-顶板支护设计专家会审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焦煤集团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的规定,从源头抓好设计,推动我矿顶板安全管理的进一步提高。
结合开掘工作面实际情况,特制定新乐公司顶板支护设计专家会审制度,望开掘队组严格落实执行一、成立支护设计专家会审领导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技术科科长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技术员及开掘队组队长、技术员职责:负责审查队组技术员提出的工作面支护设计,对不符合工作面的支护要求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监督检查修改二、支护设计审批程序1、每一工作面开工前一个月由地测科提供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将工作面的煤层、顶底板的地质条件及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可遇到的地质构造及变化情况全面阐述清楚2、支护设计前要进行巷道断面优化,巷道断面形状及尺寸应根据掘进设备、巷道的用途及根据测定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地应力、煤层力学性质等技术参数3、支护设计应采用工程类比法、理论验算法4、支护设计的依据:工程地质的详细资料、预想地质素描图、详细的围岩类别分类及围岩特征,相关已掘井巷工程详细状-3-况5、确定支护参数:锚杆(索)直径、长度;锚杆(索)间排距;锚固剂的数量、直径;锚杆受力情况及扭矩要求等支护参数的明确规定及演算过程6、工作面支护设计由公司生产技术科组织,公司总工程师主持,相关施工队组队长、技术员、安全科、地测科负责人参加,共同对工作面支护设计共同会审,严格审查把关,充分考虑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下支护的安全性,保证支护设计科学经济、安全可行。
7、将审批通过的支护设计下发施工队组,施工队组严格按照审批的支护设计编制作业规程严禁无审批的支护设计或套用其他工作面的设计三、考核办法1、支护设计在工作面开工前一个月必须审批完成,否则处罚生产科相关人员100元2、队组技术员无审批或套用的支护设计编制作业规程的,罚技术员500元4-顶板监测信息反馈及处理制度为杜绝采、掘工作面顶板安全,切实加强现场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搞好采、掘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特制度本制度一、完善矿压观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成立矿压观测组,矿压观测组设在生产技术科在技术科科长领导下,组织完成有关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的各项任务充实观测人员,根据顶板监测需要,最少配备1名专职观测人员:1、制定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设备配备数量2、负责安设顶板离层仪和液压枕3、组织实施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二、顶板离层仪器安装、维护1、所有煤巷锚网支护巷道及时安设顶板离层仪,生产科负责定眼位并安装,队组负责打眼,深基点7m、浅基点2.5m队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打眼生产科矿压组按规范安装离层仪,确保离层仪能准确监测顶板变化情况,提供顶板离层情况,顶板离层仪必须随迎头及时安装(不得大于迎头15m)2、顶板离层仪安装必须按50m间距控制,间距过大的必须-5-补加。
3、特殊条件(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巷道交叉点等)下的巷道必须按规定安设顶板离层仪4、任何单位不能随意损坏监测仪器,损坏按仪器原值1倍罚款三、掘进巷道顶板监测数据处理1、矿压组负责综合监测和日常监测,综合包括锚杆、锚索受力、巷道表面位移,日常监测为顶板离层仪观测2、生产科矿压组负责绘制每个监测站的位置,测站的监测仪器应专门编号,监测站离层位置必须在图中明确标明3、生产科矿压组负责巷道掘进期间距迎头100m以内顶板离层仪监测读数每天不少于1次,距迎头100m以外的范围测量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读数都必须详细记录,并且监测读数必须与牌版填写一致4、生产科专职观测员要认真收集、整理、保存顶板离层仪器读数,并进行简要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不能进行有效测度的顶板离层仪应及时更换,如果不能安装在同一钻孔中,应靠近原位置钻一新孔进行安设,原指示仪更换后,要记录其读数,并标明已被更换6、生产科矿压组通过综合监测和日常监测每月月底编制顶板离层分析报告,生产科长审核后,及时加强离层处顶板支护,确保顶板安全6-巷道巡回检查与顶板隐患排除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