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自动化运行规程.doc
2页综合自动化运行规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厂综合自动化运行 2. 综合自动化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 2.1 确保保护装置、测控设备和计算机后台的通讯正常; 2.2 确保后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完整可用性; 2.3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室内月最大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应防止灰尘和不良气体 侵入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室内环境温度应在5~30℃范围内,若超过此范围应装设空调; 2.4 综合自动化后台装置(包括终端计算机、通讯管理机等)防止灰尘和不良气体 侵入综合自动化后台装置室内环境温度应在5~30℃范围内,若超过此范围应装设空调 3. 综合自动化运行检验周期 3.1 新投入运行 1年内进行全部校验,1-2年部分进行校验,以后每5年进行全 部校验; 4. 综合自动化系统维护细则 4.1 综合自动化后台数据库(包括通讯管理机组态) 4.11 综合自动化后台数据库每 3个月备份一次; 4.12 每3个月对综合自动化后台数据库进行核对(包括遥测、遥信、脉冲及在上述 数据基础上的电压、电流、功率、开关、刀闸、电度的属性) ; 4.2 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台界面 4.21 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台界面修改由专职人员进行(包括修改、定义、编辑、生成、 删除) ; 4.21 综合自动化后台界面文件每 3个月备份一次; 4.22 每3个月对综合自动化后台界面情况进行核对; 1电气主接线图:以移屏和分幅显示方式显示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或局部接线图, 并可按不同的详略程度分两层显示,内容包括出线、母线及其有关的断路器、隔离 柜、主变压器、配变、电机等,并表示出运行状态,测量参数: P、Q、COSφ、V、A、F、分接头档位位置等及所选择的“远方中心/站级/就地操 作”的位置在有关的远方中心/站级/就地各处分别显示。
2保护设备配置图:图中能表示出各套保护设备的投切情况、整定值、压板位置等 3定时报表:站内运行的实时信息按运行需要的时间间隔记录并按报表格式显示 4日报表:按变电所要求的日报表格式表示全天运行的实时数据的统计值,并能查 一周内的报表 5月报表:以全月变电所的负荷数据记录及断路器操作记录构成月报表月报表在 月末形成,并能查询一年内的月报表 6年报表:按全年变电所的分月报表数据记录构成年报表,年报表在年末形成,并 能查询三年内的年报表7自动化系统硬件配置图 8各种计算统计结果的显示 用图形方式显示出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配置和连接,应用不同颜色表示出设备状态的 变化,如打印机处于脱机或联机,通信通道处于故障或正常等 5. 综合自动化系统前、后台通讯维护细则 5.1 值班人员在每次开车前检查前台装置送电后前、后台的通讯是否正常; 5.2 值班人员值班期间检查前、后台遥测量是否一致和正确(有功、无功、电流、 电压、总负荷、功率因数) ; 5.3 值班人员值班期间检查前、后台遥信是否一致和正确(开关、刀闸等) ; 5.4 值班人员值班期间检查前、后台遥控功能是否正确; 5.5 值班人员值班期间检查前、后台遥脉量是否一致和正确(电度) ;6 技术管理 6.1 综合自动化装置投运时,应具备如下的技术文件:a)竣工原理图、安装图、技术说明书、电缆清册等设计资料;b)制造厂提供的装置说明书、保护屏(柜)电原理图、装置电原理图、合格证明和出厂 试验报告等技术文件;c)新安装检验报告和验收报告;d)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和程序通知单;e)制造厂提供的软件框图和有效软件版本说明;f)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专用检验规程。
6.2 运行资料(如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缺陷记录、装置动作及异常时的打印报告、检验报 告和6.1所列的技术文件等)应由专人管理,并保持齐全、准确 6.3 运行中的装置作改进时,应有书面改进方案,按管辖范围经继电保护主管机构批准后 方允许进行改进后应做相应的试验,并及时修改图样资料和做好记录 6.5 综合自动化系统各级继电保护机构,对所管辖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应按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评价规程》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装置本身进行评 价对不正确的动作应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并及时报主管部门 6.9 投入运行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应设有专责维护人员,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