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床刀具公司企业文化手册(范文).docx
91页泓域/机床刀具公司企业文化手册机床刀具公司企业文化手册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4一、 项目概况 4二、 结论分析 4第二章 企业文化手册 7一、 合作竞争模式与双赢模式 7二、 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 9三、 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探索 10四、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9五、 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40六、 企业文化管理的“旗手” 49七、 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 55八、 造就企业楷模 61第三章 公司概况 64一、 公司基本信息 64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64第四章 发展规划分析 66一、 公司发展规划 66二、 保障措施 72第五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74一、 人力资源配置 74二、 员工技能培训 74第六章 法人治理结构 7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77二、 董事 81三、 高级管理人员 86四、 监事 88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概况(一)项目投资人xx投资管理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30.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326.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672.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9%;建设期利息260.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6%;流动资金2392.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6%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3326.1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8006.15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319.99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40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9112.0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573.31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5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10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9691.30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0000.00约30.00亩1.1总建筑面积㎡38163.88容积率1.911.2基底面积㎡12400.00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2.222总投资万元13326.142.1建设投资万元10672.682.1.1工程费用万元9463.72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941.782.1.3预备费万元267.182.2建设期利息万元260.682.3流动资金万元2392.783资金筹措万元13326.143.1自筹资金万元8006.153.2银行贷款万元5319.994营业收入万元24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9112.04""6利润总额万元4764.42""7净利润万元3573.31""8所得税万元1191.11""9增值税万元1029.50""10税金及附加万元123.54""11纳税总额万元2344.15""12工业增加值万元7975.79""13盈亏平衡点万元9691.30产值14回收期年6.10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9.5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770.15所得税后第二章 企业文化手册一、 合作竞争模式与双赢模式(一)从对立竞争到合作竞争企业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是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
竞争最原始的规则是优胜劣汰、你死我活时至今日,企业的竞争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市场已经呈现战争与和平共有的状态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产业分工协作日益密切,市场需求变得神秘莫测,在这种情形下,一间公司不管有多大规模与实力,也不能做到掌握生产上所需要的所有技术,生产与提供现实和潜在市场所需要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每个企业在造就市场时均为互补者,在瓜分市场时才有相互之间的竞争因此“合作竞争”的概念应运而生,美国人尼尔•瑞克曼写了一本名为《合作竞争大未来》的书,其中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营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获利和竞争力①因此企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在改变:竞争是合作的一种方式,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压倒别人,而是与别人共同谋求繁荣这种游戏规则不仅体现在生产上下游之间,也体现在直接的竞争对手之间通过合作竞争,寻找到自身最合适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定位,与对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这可以称作是一种竞合模式和竞合文化近几年,“蓝海战略”以及“长尾理论”均受到推崇,不与竞争者直面竞争,走出“红海”,开发“蓝海”;不光关注一时利润贡献大的产品,更要关心一时利润贡献不大,但有潜力的产品开发。
这些思想都是竞合文化的发展二)从单赢走向双赢与上述竞合模式相联系,由于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逐渐重视和对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视,也带来企业盈利模式的变化双赢”甚至“多赢”取代了传统的“单赢”关起门来把企业办成像一个制造利润的机器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企业必须面向社会,把自身的目标与社会目标相融合,不仅致力于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与顾客和社会分享所创造的价值,而且要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向好的方面转化这种由“单赢”(企业自身的眼前利益)走向“双赢”(企业与竞争者分享利益),进而走向“多赢”(企业与竞争者、消费者乃至社会共同分享利益)的共同分享利益的盈利模式的形成,给企业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要求企业必须做好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调整,处理好企业眼前利益同长期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利益同竞争者利益、顾客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改组管理流程和营销方式,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化的企业”当然,这只是从竞争角度看盈利模式变化,从企业运作的商业模式角度看,金融创新与资本运作、网络技术的运用将在未来商业模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盈利模式将因此产生革命性变革。
二、 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一)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微观层面看已经并正在被企业发展实践所证实,在新的世纪将得到更充分的证实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未来成长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到首次实现商业化全过程的经济技术活动,这种经济技术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企业的科技创造与市场高新技术需求的结合未来企业的竞争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技术创新的能力大小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优劣因此,有竞争意识的企业都在努力增加自己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面向现实的、尤其是潜在的市场需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世界上不少知名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已经超过营业收入的10%,不少公司一年创新产品已经达到50%以上微软公司把“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作为公司口号,柯达公司则提出“站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开发技术方案不少企业还通过征取“风险资金”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美国20世纪90年代所创造的经济持续增长的神话,主要是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二)技术创新是永恒主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是一时之举,它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持久的企业只有树立持续创新理念,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和“综合”,才能用较小代价实现技术不断创新;只有树立产业化和商品化意识,面向市场需要,明确重点,才能逐渐形成独特技术和核心技术,才能使创新的技术有生命力。
同时,把技术创新作为永恒主题,也要求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视人才为最佳资产、最大投资,坚守能力本位的用人文化,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选拔、培养、使用与激励机制,形成技术创新的人才高地三)创造自主品牌在品牌经济时代,只有加大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品牌当中,创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企业才能赢得持久的竞争力和附加利益就我国企业来讲,创造自主品牌是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重要筹码,是未来经营战略的必然选择三、 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探索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可以预见,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将更加繁荣,作为一门科学将趋于成熟;企业文化实践将更为活跃,并将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第一利器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趋势中国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经历了30余年时间,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当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如对企业文化的界定及其基本理论的理解,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企业文化的实践模式有待深入研究;对企业文化的中国特色还需要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总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激励一大批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家投身于企业文化研究的行列,而且正朝着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方向发展。
近年来,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企业文化学大厦的建设进程加快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出现以下一些新的趋势1、研究基点突破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突破了“企业是经济组织”这样一个单一基点,不但把企业看作一个通过向市场提供有效的产品与服务,以收抵支取得盈利的经济组织,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从一个全新视野,把企业视为一个生命体,视为一个如人一样有灵魂、有情感、有理想,追求快乐、创造幸福的生命体这样,赋予企业物质与精神双重性质,使企业文化研究找到一个新的基点从两个基点研究企业文化,开阔了人们的研究视野,有关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文化基因、企业文化生态等新的理论将会有更多成果问世2、研究领域拓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将进一步突破狭义的企业文化范畴,从单纯的管理领域延伸至技术开发、生产、营销和服务领域,形成一种综合的“文化力”研究,也就是从“文化力”这一更大的视野研究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企业文化学与涉及企业管理的各种实用学科,如企业战略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客户管理、服务管理、品牌管理、实用产品美学、形象设计、组织设计等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企业文化学对这些学科发展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学也在与这些实用科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特别明显的趋势是,企业文化的人本化和市场化两个方向相互结合,互动发展3、研究参照系扩大企业文化学的研究不仅注重把握时代脉搏,从时代精神中吸收营养,而且注重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法家文化对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注重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对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注重计划经济体制和管理方式对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此找到中国企业文化生长的基点和价值源泉,剔除制约优秀企业文化形成的种种障碍不仅如此,未来的企业文化研究将更加注重各国之间的比较研究,如为什么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企业较好地应用了儒。












